2010(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9月8日至12日在世贸商城(兴义路99号)盛大举行。
在本届盛会开幕前夕,由上海艺博会组委会和上海美术馆主办,作为今年上海艺博会前期热身造势活动之一的“畅气和韵·曹齐书画作品展”,将于9月3日—7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届时将展出曹齐先生的近百幅书画、绘画、金石作品,这些展品均为他近二十年来积累的艺术精品,凸现了书画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精神。
此次展览的主题非常鲜明:气畅和韵。整个展览格局按“气畅和韵”分成“畅”、“气”、“和”、“韵”4个分馆。走进展馆,右侧墙上挂着曹齐中学时同学余秋雨先生写的序,还有绘画大师贺友直的题词:“好看、高雅、功夫”。耐人寻味的是,在展厅一角有曹齐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一张琴桌上放着一座烛台,烛台上的蜡烛已燃烧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烛台旁有一笔筒,插着一支毛笔和篆刻刀;笔筒旁放着一幅齐白石的木刻像。曹齐在琴桌上书写着“人磨墨、墨磨人;人刻字、刀刻人”12个字,蕴含“艺术人生”的真谛。
“畅”字分馆,以曹齐书写王羲之的“兰亭序”的作品为主体,他选用清代光绪年宣纸,以不同的墨色、技法、字体、样式书写“兰亭序”,从而表达作者对书圣王羲之的敬仰之情,体味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千秋不朽的艺术魅力。泛黄斑驳的古纸,浓淡枯湿的字迹,错落有致的印痕,使曹齐的书法多了一层文化历史的沧桑感,散发出中国传统书道的浓浓墨香。还有4幅书法作品也很新奇,那是曹齐于1994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书画展时的作品,以道家的咒符为元素创作的抽象书法作品,曲曲弯弯的天书,意为驱邪祈福。
“气”字分馆,有两幅榜书特别醒目:一为“龙”字,一为“风”字。曹齐书写时非常注重速度,他认为有速度才有力度,有力度才有深度,情感在速度中得以迸发,气韵在速度中得以流畅。飞舞的笔墨,幻化成“龙”字,仿佛龙首仰天呼啸,腾云驾雾,傲视天宇;疾驰的墨韵,裹挟成“风”字,犹如耳边掠过疾风,墨间的飞白,击打旋风的混响。
“和”字分馆,几幅风格鲜明的山水画格外引人注目:泼墨山水画《黄山小景》,曹齐运用水和墨的特性,水墨淋漓地表现晨雾中的黄山丛林小景,在淡墨、浓墨、焦墨的层层渲染中,挥洒黄山清晨云气氤氲、如梦似幻的朦胧之美。令人称绝的是,画家在大面积的泼墨中,巧妙的布下几处小小的留白,而这几处留白激活了画面的光影效果,将几缕晨曦的光影投射在林间小径,增添了画面的诗情画意。曹齐的山水画还有一个特点:全花青色调。他爱用花青烘染、洒泼山峦叠嶂;他爱用花青点缀竹林、板桥、茅屋、山石、行人;他爱用花青吟诵宁静、空灵、幽雅的诗篇。曹齐的山水画笔墨简练,从容不迫,由淡入深,磊落者存之,甜俗者删之,纤弱者足之,板重者破之,在着意不着意间,纵横驰骋,挥洒自如。
“韵”字分馆,大都是曹齐创作的小品,其中12幅小品系年画原作,充满着春节喜庆、祥和的气韵,这12幅小品不同于传统年画,画中的梅花、水仙花、牡丹、兰花、紫砂壶、青花盆在现代构成的魔法中,呈现清新、吉祥、万物更新的韵味。
展厅中还展出曹齐的部分篆刻作品,“百寿图”是其代表作之一。曹齐自幼酷爱篆刻,他恰与篆刻大师来楚生为邻,经常到大师家讨教,耳濡目染,自入门而渐入佳境,由实践而生理论,我国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他的专著《篆刻之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刻印技法图解》、《少年刻印入门》。曹齐的印谱很有特点:右为印拓,左为诠释印名的书法。如一方《读云听雨》印章,题记写道:“天籁之音能读懂能听其宇宙之道乃悟性也。”
近年来,曹齐为江南各名刹庙宇书写巨幅匾额,如上海玉佛寺的“高山仰止”匾额、上海城隍庙大殿楹联、浙江天台国清寺的“慈氏如来”匾额、宁波奉化雪窦寺藏经阁“千丈万卷”,又应九华山百岁宫慧庆法师之邀,书写“大雄宝殿”匾额等等。
曹 齐 简 介
曹齐,男,1942年生于上海,祖籍山东蓬莱。
197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入陕北中学执教。
1978年9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班,师从常任侠、邵大箴、汤池。
1981年进上海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1986年赴四川青城山“中国道教讲习班”讲授“道家与中国文化”。
1988年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美术”条目。
199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学刊《美术研究》发表《中国历代皇帝陵墓设计思想》。
1992年我国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篆刻之美》。
1992年参加上海虹桥宾馆《五千年风流》歌舞剧演出,扮演书圣王羲之。
1994年赴新加坡艺术中心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
1995年参加中日书法展。
199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刻印技法图解》、《少年刻印入门》。
1996年书法作品捐赠上海慈善基金会。
1998年在上海科技会堂讲授《建筑与环境》。
1999年书法作品捐赠上海玉佛寺。
1999年任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国宝极限制作组委会艺术顾问。
2000年为上海玉佛寺天王殿书写“高山仰止”巨幅匾额。
2000年为上海城隍庙书写大殿楹联及“祖师殿”匾额。
2000年作品《书法匾额》捐赠大境阁管理处。
2002年任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
2002作品《辋川诗意》被评为中日书画交流展优秀作品。
2003年书法作品捐赠上海红十字会。
2003年为上海地铁绘制兰花地铁纪念磁卡。
2005年为九华山重修百寿宫书写“大雄宝殿”巨幅匾额。
2010年为上海世博园中国园林区书写“碧池浮香”巨幅匾额。
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宗教协会会员、山东胶州画院顾问、林风眠研究会会员。
笔端走雷霆 纸上升祥云
——赏读曹齐书画作品
曹齐是学者型书画家,他通文史、精书法、擅丹青、妙金石、运勘术,博学多才,虚怀若谷。
观曹齐挥毫是一种审美享受,他伏案执笔时,完全进入专情、放松、自然、坦荡、豪爽的创作状态,你可以看到他挥墨飞笔时的激情,你可以听到他凝神运气时的节奏,你可以闻到他驰笔摩纸时的墨香。他在一气呵成的瞬间,完成心灵与笔墨的对话,登上心旷神怡的彼岸,演绎宾主分明、前呼后应、开合有度、虚实相间、藏露得当的章法之美。书与画皆为“心画”,即由心现——心灵的表现,性情的流露。曹齐在水墨画〈荷塘清趣〉题款中写道:“画乃心画也,胸中之荷非眼中之荷,而手中之荷非胸中之荷乃缘也。”书与画通理,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曹齐的书法象画,画象书法,在书与画的水乳交融中,在墨色浓淡枯湿、线条粗细曲直的交响中,他的书画艺术得到不断升华。
曹齐长期研究道家文化,造诣颇深。早在1984年,他就赴四川青城山“中国道教讲习班”讲授“道家与中国文化”。他将“道可道,非常道”的哲理运用在书画创作上,认为:艺术创作是道家气场的应用,气场存在于天、地、人之间,道家的大周天是宇宙,小周天便是艺术创作。他把道家咒符作为书法元素,创作了一批既有道家文化特点,又有现代韵味的书法作品,于1994年赴新加坡艺术中心举办书法个展,受到当地收藏家的追捧。道家的气场说,给了曹齐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形成他书画创作的理论根据,他的每幅作品无不烙上气场说的印记,而且在大都数的书画金石作品的题款中,都写有他弘扬气场说的真知灼见。后经书坛泰斗沙孟海的指点,他将书法气场说具体化为“提按疾涩”4个字,即书写时提笔上下、速度快慢,均在气场中完成,而且表现得丰富多彩,风格鲜明,既有大江东去的豪放,又有春江花月夜的柔情;既有泰山压顶的气势,又有虚怀若谷的宽容;既有感时怀古的深沉,又有羽化登仙的飘逸,从而达到以情入书、书中寓情的艺术意境。他的两幅榜书特别醒目:一为“龙”字,一为“凤”字。曹齐书写时非常注重速度,他认为有速度才有力度,有力度才有深度,情感在速度中得以迸发,气韵在速度中得以流畅。飞舞的笔墨,幻化成“龙”字,仿佛龙首仰天呼啸,腾云驾雾,傲视天宇;疾驰的墨韵,裹挟成“凤”字,犹如耳边掠过疾风,墨间的飞白,击打旋风的混响。
曹齐的书画气场说还突出一个“韵”字,他在国画《香茗》的长款中写道:“书画之道炼气为上,余画梅求神韵以真气弥漫溢画,画面以气平衡。”这幅《香茗》中的梅花,既有现代构成之韵味,又有传统人文画的情趣:一根细长枝干自上而下通贯画面,数条曲枝横斜其间,梅枝竖横对比、曲直呼应,数点花瓣绽放枝头,轻轻松松的点、线、面,形成了画面内在舒缓的节奏,弥漫出悠然自得的气韵,映衬出品茗者悠闲清雅之趣。画面下方并不见人品茗,只留下一把茶壶两盏茶杯,人到哪儿去了?也许品茗之余,到梅林赏梅去了,也许……还是让观者自己去想象吧。
曹齐喜欢画梅兰竹菊,主张形象“似与不似”、“不似之似”,着力刻画梅兰竹菊的性格特征,以花喻人,以花抒志,以花传情。他在构图时,讲究上下之分、横竖之分、疏密之分、虚实之分。他画梅以简为贵,从千万朵横斜的梅花中截取两三朵入画。正如清代画家李方膺所说:“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他画梅兰竹菊,多用花青色构线。中国人钟爱青色,它给人以幽雅、清新、明朗、端庄的审美情趣。他在画中融入中国书法的韵味,通过用笔时中锋、侧锋、出锋、方笔、圆笔等变化,以书入画,以画写书,他画的“地铁兰花纪念磁卡”,奔放飘逸的兰叶,无不彰显出笔笔中锋的张力,用他的话来说,兰花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曹齐笔下的梅兰竹菊之所以传神,是因为他深谙:传神必先形似,形与心相凑而相忘,神韵便呼之欲出。古时画家高兴时画兰,发怒时画竹,兰花叶势飘逸,花芯吐舒,得喜之神;竹枝纵横,如矛刃错出,又饰怒之象。曹齐笔下的竹叶,似刀劈斧砍,颇有矛刃出鞘、所向披靡之势。他用简练的笔法,营造出梅兰竹菊清香、淡雅、挺秀、洒脱的审美意境。
曹齐的山水画自成一体,如泼墨山水画《黄山小景》,他运用水和墨的特性,水墨淋漓地表现晨雾中的黄山丛林小景,在淡墨、浓墨、焦墨的层层渲染中,挥洒黄山清晨云气氤氲、如梦似幻的朦胧之美。令人称绝的是,画家在大面积的泼墨中,巧妙的布下几处小小的留白,而这几处留白激活了画面的光影效果,将几缕晨曦的光影投射在林间小径,增添了画面的诗情画意。曹齐的山水画还有一个特点:全花青色调。他爱用花青烘染、洒泼山峦叠嶂;他爱用花青点缀竹林、板桥、茅屋、山石、行人;他爱用花青吟诵宁静、空灵、幽雅的诗篇。曹齐的山水画笔墨简练,从容不迫,由淡入深,磊落者存之,甜俗者删之,纤弱者足之,板重者破之,在着意不着意间,纵横驰骋,挥洒自如。
曹齐自幼酷爱篆刻,他恰与篆刻大师来楚生为邻,经常向大师讨教,耳濡目染,自入门而渐入佳境,由实践而生理论,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出版他的专著《篆刻之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刻印技法图解》、《少年刻印入门》。曹齐的印谱很有特点:右为印拓,左为诠释印名的书法。如一方《读云听雨》印章,题记写道:“天籁之音能读懂能听其宇宙之道乃悟性也。”
曹齐虽年近古稀,但其书画之树常青,且不断绽放新芽,给人以新的惊喜!
王金海
跋
本册收集了作者曹齐多年的书画篆刻精品。由于跨越年代较长,许多流散的佳作并未编入。但从中已可以看出: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探索,不断前进。终于在早已形成的风格基础上突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来。
从曹齐的风格形成过程来看,在艺术道路上,吸收了许许多多的前辈的教诲和营养。早年他师法来楚生,后来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的常任侠、邵大箴、汤池教授,研究道教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雄伟质朴的风格。在此之后,他又接受各名家点拨,得到指点启发,例如沙孟海的直接辅导点拨。使他融会贯通,深得心源,更上一层楼。所刻印章,直接源自汉代古印,而又有自己的面目。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终于窥得中国艺术的堂奥。在人民美术社的时候,更有机会与前辈同行的长期切磋,象陆俨少,程十发、贺友直等。终于引来了春华秋实,不知不觉之间,他已人书俱老,得到的却是他的艺术青春。正象他画的劲松,主干挺拔,高逾十丈,枝丰叶茂,郁郁葱葱,滋润华丽。形成了自己的横跨书、画、印的独特风仪。现在二十一世纪初,他在艺术上正是当龄,喷发着青春的气势,散发着生命的光辉。我们期待着今后他有更多的艺术佳作问世。
中国的艺术各个门类,其精神是相通的。书法、绘画、篆刻同源。以海上画派一代宗师吴昌硕来说,他是精通书法、篆刻和绘画的,三者都创造了出雄浑博大,邃密精深的一个个新时代作品,我们从曹齐的作品中也能欣赏出书法、绘画、篆刻三者是共成的。从自己和自己比较来说,在曹齐这里,字、画、印三方面可说是齐头并进的,而以书法统领全局。书法是他的艺术的基础。我们细读曹齐的作品,还体会到他作品深入雄浑而出笔华丽,每每突出时代美的特色。我曾带领一个在北美从小长大的青年参观他的画室,在他的一幅幅字画作品前,尤其是他的绘画前,长久伫立,留连忘返。在离开的时候,他说:“在这里,我读到了一个‘静’字。”可见曹齐的作品是跨越国界,与时代齐进。
他的书法、绘画和治印,都非常注意整体的效果,不拘泥于个别字或细部的描述与交代。这并不是他不重视局部和细节,而是细节服从全局。突出自己总体的艺术语言期望的目的:想告诉人们什么。所以对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值得读者仔细品味。
工夫在书外。曹齐与当前市场的主流作者相比,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更重视对中国文学和哲学的学习和修养。
仅以本跋向读者再次推荐这本专集。
徐绳墨
曹齐 《荷塘翠鸟》 国画
曹齐 《寒梅小鸟》 国画
曹齐 《李太白敬亭诗意图》 国画
曹齐 《陆羽品茗图》国画
曹齐 《香茗》 国画
曹齐 《同修仁德》 书法
友情提示
2010(第十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
举办日期:9月8日—12日
举办地点:上海世贸商城(兴义路99号)
2010上海艺术博览会官方网站 www.sart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