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陆美术馆收藏与捐赠的思考



时间:2007/5/29 15:48:14
    李向阳(上海油画雕塑院)


    收藏是美术馆立馆之本,也是美术馆区别于美术展览馆的主要标志;藏品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美术馆的规模与水准,而藏品的方向与体系,又决定了美术馆的定位与风格。

  捐赠是美术馆收藏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美术馆专业水准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参数;捐赠增进了收藏,收藏刺激了捐赠;捐赠越多收藏越丰,而收藏越丰捐赠越多。

    在当代美术馆事业的建设中,我们始终面临着喜忧参半的被动局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内的美术馆事业正处于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阶段,更多的人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规划馆舍的同时,建立收藏一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虽然我们有了收藏的主动意识,但怎样建立收藏、建立怎样的收藏,则是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困扰收藏工作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费严重短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包括在建的美术馆,大都为国家美术馆,其收藏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及领导认知程度的不同,各地美术馆之间的投入极不平衡。有些馆常年没有专项拨款,有些馆虽有拨款,但拨款额度严重不足,杯水车薪,难于济事。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的收藏经费稍显宽松,却是台湾地区美术馆的一个零头,更不能和欧美的同行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国内的艺术市场则显得异常兴旺活跃,先不论其真实性可信与否,动辄百万、千万的行情,就足以让所有的美术馆退避三舍。除了历史的馈赠之外,国内美术馆目前的收藏是少有从拍卖会、博览会和画廊等市场渠道选购的。因此,提高专业认知,形成社会共识,加大资金投入,持续科学发展,是做好美术馆收藏与捐赠的前提。

    二是政策尚不完善。如果说经费的短缺造成了收藏的先天不足,那么政策的滞后则制约了捐赠的健康发展。接受捐赠是积累收藏的重要渠道,完善机制则是鼓励捐赠的重要保障,没有完善的抵税政策,没有完善的基金会制度,就不可能使捐赠公益蔚然成风,也不可能从艰本上弥补美术馆收藏经费的缺憾。纵观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的重要馆藏,大都来自于捐赠,同样,上海美术馆最有学术质量、占总量半数以上的藏品,也是接受于捐赠。因此,在呼吁各界加快立法的同时,与艺术家、收藏家广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赢得他们的支持,是做好美术馆收藏与捐赠的要务。

    三是程序有待规范。为做好“无米之炊”,美术馆的“巧妇”们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放下架子后逐步摸索出一条积累藏品的便捷之路——为艺术家、艺术家群体举办展览,以作品抵场租,这条路虽不是专业之路,却不失为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艺术家不仅不花钱实现了进美术馆办展的愿望,还留下了慷慨捐赠的美誉和精致实惠的证书;美术馆不仅不花钱扩大了藏品的数量,还能从转账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捐赠与收藏,虽不是美术馆收藏工作的全部,但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中也不乏较高学术水准的个案,而更多的则可能因为行政对学术的干扰、法人对作品的趣味使捐赠和收藏流于平庸。因此,在确保收藏资金的前提下,规范操作程序、建立评审机制、减少决策风险,是做好美术馆收藏与捐赠的保障。

    四是体系难以健全。目前,国内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之间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博物馆定位于20世纪之前的收藏与研究,美术馆着眼于20世纪以来的收藏和展示。尽管,美术馆的收藏因经费短缺而显得能力不强,也因政策滞后而显得渠道不畅,但是,当习惯于求大求全的国内美术馆们一旦行动起来,与强势的海外藏家共同瞄准20世纪的时候,本来就不丰厚的资源将面临枯竭的危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由此带来的藏品质量不高、体系不全、面目不清,大概是当下美术馆收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因地制宜,因馆制宜,量入为出,以小见大,确立与众不同的收藏方向和学术品格,是做好美术馆收藏与捐赠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