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自在苏杭”林海钟艺术展

时间:2019/8/8 20:09:01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9-07-02 - 2019-08-18
  开幕时间:2019-06-30 15:30
  展览城市:江苏 - 苏州
  展览机构:苏州博物馆
  展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策 展 人:吴洪亮
  参展人员:林海钟
  展览备注:研讨会时间:2019年7月1日 上午9:00
  研讨会地点:苏州博物馆畅观楼
  展览介绍

  “自在苏杭——林海钟艺术展”将于2019年7月2日在苏州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策划,是对林海钟近年艺术创作和思想的一次系统梳理。

  展览的题目“自在苏杭”正合艺术家林海钟的状态。四字可拆可合,意涵丰富。“自”,在这里有三重含义:一是来源,找寻林海钟艺术的出处;二是自我,关注他的艺术表达方式;三是自然,意指画家随性而有规律的状态。“在”,代表着林海钟在不同地方的停留,“造化”对他创作的启示以及心灵栖息的所在。当然,在哪里都不如在“苏杭”。自古以来苏杭一体,共同传承着江南的文脉。这里是他的出生、求学之地,也是他的居住、创作之所,甚至他身上的文质与坦然也暗合着苏杭的基因。所以,说渊源,“苏杭”影响了林海钟的“自”;看去处,“苏杭”也是他最常态的“在”。“苏杭”还是林海钟的理想国,甚至是他梦境的现场。

  围绕“自在苏杭”的主题,本次展览将呈现林海钟摹古、佛道、写生、苏杭等多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摹古和佛道题材的作品为观众提供了理解林海钟艺术来源和精神追求的门径。在摹古范畴的作品中,《拟董其昌册页》可为代表。作品在形式、笔墨上尽力贴合原作的同时,还在批注中注入了个人思考,首页所题“透网鳞”三字更见作者化古为我的用心。值得一提的是,画家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了《笔授图》,表现自己于梦中求道的奇妙经历和感悟。这件不大的作品,甚至成了本次展览的内置能量来源。所谓“传灯”之盼,心诚则灵。《钱塘宋人笔意应真图卷》是佛道作品的代表,此画延续了宋以来的禅画题材,人物身处山水林泉之间,笔墨老到,意味深远。这一作品显示出林海钟全面的艺术修养,山水、林木、人物皆能。同时也反映出林海钟在画史画论之外,对佛道之学的浓厚兴趣,隐约可见宋代以来三教合流的思想传统,也正合于他所追求的“以画入道”的境界。

  写生作品主要呈现林海钟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对象的艺术处理。他的写生地域十分广阔,北至太行,西达黔贵,南到福建、广东等地,作品形态多以册页形式呈现。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兴国写生册》、《太行山写生册》等都是林海钟面对不同自然造化的创作,其中《太行山写生册》颇为突出。与林海钟以往淡雅细腻的风格不同,这套册页整体偏重用墨,多以泼墨之法表现夜景或烟雨中的山石,将太行山雄浑厚重、气象苍茫的特征表现得十分到位。

  苏杭题材的作品最能体察作者日常创作的所思所感和精神、记忆承载。《太湖》是作者专门为此次展览而绘,堪称近年来的巨制。此画广大与精微兼具,远观可见其势,芦苇婆娑,幽燕低掠,波澜壮阔;近看则笔精墨妙,一笔一笔水的勾勒,一片一片叶的姿态,一点一点苔藓的变化,都是眼睛的福分。在所有的景色中,西湖是林海钟尤为钟情的对象,此次展览中就有多件关于西湖的作品。既有《吴山大观》《平湖秋月》《白堤》这样的西湖名胜,也有《西湖泛舟》《湖上风柳》这样的幽情小景。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西湖之景不仅激发了林海钟的创作灵感,也锤炼了他的笔墨技巧。《沧浪之水手卷》表现的是苏州名胜沧浪亭。此画是作者在三十八年前梦境的基础上绘制而成,以连贯图景写沧浪四季,构思精妙,平淡天真。正如策展人所说,此画之中:春夏秋冬是时间,“濯吾缨”“濯吾足”是态度,沧浪之亭更是生命的容器。

  总之,此次展览以“自在苏杭”为题,试图在既传统又现代的苏州博物馆空间中引导观者走入林海钟的艺术世界。

  此外,7月20日,林海钟教授还将在苏州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7月23日将有一部分新作品换上,其中《舞鹤图卷》、《丽水看山图卷》、《秋塘疾风图卷》、《真山环秀图册》都是首次展出,值得期待,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