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萤火师生展作品集锦

时间:2018/5/19 19:37:04  来源:新浪收藏

  序

  姜建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坐标,只是生活的曲折和艰难迫使他们放下了心中的理想。然而勇者却在漫长的时光河流中历经沧桑而不忘初衷,他们默默地在内心坚守着儿时的梦幻,回避沉溺平庸的、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小心地呵护着心中那一块净土。在人生旅途中,也许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新遇见了自己。那一刻你才会懂得,走遍天下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路。

  见谷,陆廷,吴华,吴可,怡欢,小军就是在艺术的道路上锲而不舍的人。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在生活和事业上经过颠簸的旅程之后,他们不同程度都是佼佼者。然而艺术却永远是他们最美丽的梦想,魂系梦萦,挥之不去。虽然他们的艺术水准不尽相同,然而我试想,这次我和黄老师共同的师徒展也许是他们各自一次圆梦的机遇。

  近三十年来国内的艺术现状基本形成了两条线索, 一条是继承和改造传统, 一条是颠覆和切断,另起炉灶。其实, 国内当代艺术家依然纠在个人与社会, 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 集体与个人,政治与艺术的窠臼中。究竟涅槃如何获得重生?

  宏大叙事似乎有点油腻了,“小时代”正悄然而至……作为体制内外的艺术家们都宅在画室,正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喃喃自语,与画布共呼吸。人生所谓的成功,其实是做好自己喜欢的事 。 绘画是个人与自己的对话,完成自己,于他人无关。也许,你偶尔可以瞧瞧北京时间,遥望一下纽约时刻表……但更重要的是遵照内心的时刻表一路驾驶,自娱自乐。

  从学术的视角探讨,装置艺术以后绘画的道路如何走?绘画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如何把自己做得最好?我想我们应该在旧体制中自我解放,在新形式中自我更新。

  现在是否是一个“梦飞”时代呢?还是一个沉沦的时代?无论如何人们真想把梦幻折叠成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让她飞回过去和投向将来,把所有的曾经和未来抛向远方……

  2018年4月 

  写于上海韫玉书屋

  韩 硕

  (特邀)1945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姜建忠

  1957 年8 月生于上海。1983 毕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3-1985 任北京总政歌舞团舞美设计,1986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造型部主任,油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黄阿忠

  1952 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见谷

  1956 年生于山东莱州。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会理事、上海浦东南沙油画院名誉院长、上海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浦美术馆馆长。自2016 年师从姜建忠教授。

  陆 廷

  1956 年5 月生于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海炎黄书画院执行院长。自2017 年师从姜建忠教授。

  黄小军

  1970 年生于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油画高研班。浦东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颜文樑艺术促进会理事,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17 年师从姜建忠教授。

  吴 华

  1963年出生,现供职于浦东新区财政局。2016年起师从海上画家黄阿忠教授。

  吴怡欢

  1969 年生于上海青浦, 字秉泽, 余仁堂主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早年在张德宝先生启蒙下, 研习传统。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2014 年师从海上画家黄阿忠先生。

  吴 可

  原名吴军,1969 年生于上海。一两山水居、问松草堂、含烟草堂主人。为海上画家石禅先生、黄阿忠先生的入门弟子。

  为《萤火》师生展说几句话

  黄阿忠

  我把我教的学生戏分成两类:一为"圈养":所谓"圈养",说的是体制内的,也就是学校所带教的研究生、博士生,当然也有本科生,教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为"散养":所谓"散养",重点在一"散"字,这也告诉大家,他们不是学校安排的,而是散在外面的学生,有点类似先前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他们的学习方式是松散的,随性的,没有任何升级考试的。

  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制度、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的优劣,我不作考论,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利弊,任何评价也都是有偏重的。我说的这两种学生,最主要的是关心他的"悟性",以及学习态度等等。

  今天一起参加展览的,是我"散养"的三个学生,他们都画国画,而且都是山水,巧的是连姓都一样。

  这三个学生的特点,也在一个"散"上。首先,各自的工作履历"散",他们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老师,顺便办些辅导班之类的、有的也做过老师,后来脱开了体制,自己当起了职业画家;其次,他们山水作品的风格也"散",其取法不知是石涛还是八大,画法亦不是董其昌,"四王",分不清属于哪宗哪派。再加上我这个师傅的国画,搞的完全是自己的一套,打的是"迷宗拳",与之"真宗"的国画来看,只能是"野狐禅"了。这样综合来看,用这个"散"字归纳也不为过。

  不过他们的山水画法,他们对于水、墨、笔趣、意韵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对他们的要求。中国画历来是讲笔情墨趣的,纵然不谈什么宗派,中华沿承的文化就已经解开了中国画笔、墨的密码。他们对这些都有共识,也都感悟到了笔情、墨趣,仅凭这一点,我己经非常的欣慰。

  就画中国画而言,脱离门派,按照自己的理解探索,就比较独特;于传统来说,散在外面的追求,也是难能可贵的。这是我对中国画的认识,这也是我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理解。或许,这样的国画自有一种逸气;这样的国画也有一点清凉。我想,如果有这样认识的画家集结起来,大概会形成一种力量,至少会拓展中国画的视野。就像是夏夜郊外路边的萤火,随着习习凉风,闪闪烁烁飞舞;如若萤火聚在一起,那将光亮倍增,加上与之星斗相应,就一定会照亮天空、田野和城市。

  2018年3月29日 

  巴黎至上海飞机途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