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学古变古 米寿抒怀——夏湘平的书法艺术

时间:2018/11/14 15:55: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夏湘平是当代书坛军旅书法大家。他的隶书,取法汉碑,汲古出新,自成一格,被书法界称作“夏隶”。沈鹏著文称其作品:“宽博与淳厚,下笔徐疾自如,重轻相间,章法稳重平实,疏密得宜,严而不拘,松而不散,时而流露出潇洒自得之趣。”欧阳中石评价其作:“疏淡率真,出入于两汉刻石之间,甚得其中之典雅风致,清秀才逸而情在青檀之外,此讵大方之家写到极处之必然也。”林岫亦赞曰:“人书俱老,清雅独芳,文情墨趣,交映生光。”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同行赞誉的书法大家,今年已是米寿之年,日前,其学生和朋友为他举办了“米寿抒怀·夏湘平书法艺术展”,此次展览颇具特色,作品以小品为主,包含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内容全部是其自作诗句和感言。其中有件作品写道:“既已有米,相期以茶。风和日丽,福寿无涯。”这是朋友们共同的祝愿,也是夏湘平对自己的勉励。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队培养的美术、书法工作者,夏湘平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就已创作出许多作品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在负责全军美术、书法的组织领导工作期间,兢兢业业、认真担当,组织举办多届全军性展览,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还向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推荐输送了大批会员。1979年,夏湘平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与华君武、吴作人、李可染等艺术大家一道积极参与美协工作;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他是首届常务理事,并且连续3届任常务理事,参与书协工作20年,频繁的书法活动以及夏湘平从画到书的长期实践的过程,使他在书法艺术上独出机杼,得到书法界广泛的认可。

   从自幼习书,至今研求八十余载,纵观夏湘平的师法与变法之路,实质上就是一条继承与创新之路。对于如何看待书法传统这一问题,夏湘平认为,书法创作有一定的法度、一定的规律。书法经典的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书法家,要在传承中体会古人的心境。因此,他以古为师,博取精华,通临过颜真卿、何绍基及《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法帖、碑刻,同时对金文、汉简、帛书、残纸、北朝墓志等各时期书法艺术,远溯近临、反复琢磨,以期取之一二为己所用,尤其对汉碑的学习,使其获益良多。

   “师法,第一是对古法的定向选择,第二是对古法的深刻认知,第三是对古法的广涉博取,第四是对古法的永久关注。”在中国书协理事、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继看来,这正是对夏湘平书法艺术在师承先贤方面较为准确的概括。不同于当今书坛有人面对古代书法遗存选择独辟蹊径,夏湘平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在常人熟视无睹或无能为力创变的碑帖上发现新的闪光点,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发扬光大。

   以其数十年坚守的汉碑为例,夏湘平能够从万千习书人熟识的《石门颂》中解读他人难以窥得的信息。《石门颂》用笔劲健苍古、方折露骨、奔放纵逸等特征,结字势态高古、篆隶并用、重心多变等特点均被夏湘平一一识出并撷取精华。然而,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对古法加以灵活运用,其笔下点画运动所蕴含的力与神,结字构成所营造的势与趣,整体布局所生成的气与韵,无不彰显出夏湘平对于古法的深刻掌握与灵便发挥。比如,在主导法帖《石门颂》的基础上既能驾轻就熟地旁涉诸法、体外借鉴而不露痕迹,又能依周边之态势及前后之节奏随机应变。夏湘平用精炼的线条、简单的黑白关系,在笔底形成提按缓急之势、线条交错之空间以及水墨交融之象,产生了既能抒发自我情性,又独具文人审美的书法艺术风格。

   夏湘平说:“对于传统学习,我的观念是不重复古人。在研习传统的过程中,我主张要学习古人的精神,而不重复古人的形式。”几十年来,他也一直践行此观点,不重复固有的形式,做到常变常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湘平1992年为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碑林写就的《汨罗江屈原离骚碑》,全文2500余字,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其中,180多个“兮”字结构有变化,笔画有粗细,距离有疏密,可谓是各有面貌,即便是普通字句,也根据内容呈现不同风貌,令人叹为观止。

   他50多岁书写了《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碑》,60多岁书写了《汨罗江屈原离骚碑》,70多岁书写了《山西寿阳朝阳阁赋》,似乎每隔10年,便是夏湘平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伴随着一幅幅古拙而恣意、典雅而潇洒的作品跃然纸上,独树一帜的“夏隶”自然而生。近年来,夏湘平还创作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正气歌》《爱莲说》隶书长卷等代表作品。

   虽然已年届九旬,但夏湘平仍然在创作中保有激情,他认为,书法创作需要激情,这种激情是笔和纸接触的那一刹那所表现出来的力度、节奏和运动感,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在书法创作中经常会有情感迸发的体会,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给国防大学创作刘邦的《大风歌》,激励士兵用尚武的精神来保卫自己的祖国。另外一次是部队举办了一场‘军之魂’的展览,我创作了一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作品,内容来自陆游的诗句。我写这两幅作品的时候,从始至终饱含着强烈的冲破现状的情感,为了表现出这种感觉,我借助用笔一瞬间的力度、节奏、运动感来表现,这种情感是尚武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是敢于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夏湘平说,只有跟随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去创作,去表达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见解,才能真正达到“翰墨随心可通神”的境界。

   刚健豪迈的生命气息,委婉丰沛的情感寄托,环顾此次“米寿抒怀”展出的夏湘平作品,无须逐一检索,回眸可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