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寻根沂蒙,为美塑魂——刘善军和他的油画世界

时间:2024/6/28 20:19: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年关(油画) 刘善军

  “沂蒙画派”在山东乃至全国绘画界都自成一脉,并因其题材、内容到风格上的独特性而备受业界瞩目。近些年来,伴随一大批新生代画家的接续涌现,更使得这一画派声名远扬。

  刘善军,1970年生,山东沂南人,也是“沂蒙画派”中的一员。他专攻油画并在艺术理念上自成一体。他的油画创作以对沂蒙乡土风景、风情、风物的生动描画,对沂蒙红色革命主题的多元表达,特别是对“红女系列”“小芳系列”“青廊系列”等形形色色女性青春形象的艺术建构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在他的油画世界中,沂蒙元素无处不在,从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摹绘,到对女性青春之美的塑魂,更凸显其在当代“沂蒙画派”中的典型性。

  立足于沂蒙红色资源,发掘和讲述沂蒙人民拥军支前故事,特别是表现战争背景下的各类“红女”在战火中的青春之美,首先构成了刘善军油画创作中极具特色的主题向度。《常山,常山》系列组画,形象再现了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壮举。这类作品在本质上是用绘画方式讲故事,带有“主题创作”的鲜明倾向。但他把战争仅作为背景,着重表现战争环境下人之本真的风景。他专注于对各类富有青春气息和牺牲精神的“红女”形象的形构,长于表现女兵在战火中的青春之美,揭示其内心世界。如为沂蒙女战士朴实而纯美的青春形象赋型的作品《年关》:在节日里覆雪的山村胡同中,一名女兵在老乡一门楼前驻足端详,从其修长的背影和目视红灯笼不舍且优柔的眼神中,不难体悟到“红女”之独特气质,引发观众的一系列追问:革命战争环境下,节日里白雪覆地的村庄,在此,她在沉思、默想或期待什么呢?

  追溯“过往”,以恋歌或挽歌调子缅怀沂蒙乡土传统,或表达山水自然之爱,是刘善军致敬沂蒙、抚慰精神的寻根之旅。他创作了大量的以沂蒙村落、山水、故园等老乡土时代的自然遗迹或风景为写生素材的油画作品,并以此表达其精神深处的乡土情结。代表作主要有《黄烟屋》《远去的故乡》《山上人家》《回不去的故乡之旮旯》《写生常山庄》。他在“意象故园”系列和“意象山水”系列中描画古旧的村落,或以复调方式立体建构记忆中的乡村风景,或者原生再现故乡山水原貌,都不难看出其对故乡家园刻骨铭心的纪念。其中,《远去的故乡》由落雪、老树、鸟窝、老屋、泥墙等绘画要素或意象构成的画面及其所表达的乡土情感,更是来自乡村世界的“地之子们”的魂牵梦绕、欲说还休。色块里隐匿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故土乡愁,光影中照见熟悉的场景,构图中留存着关涉一代人的乡土记忆。由此,爱山,乐水,思人,恋故乡,这种古今文人所共有的情感在其油画创作中得到充分表达。

  为青春之美塑魂,即用油画表现种种女性之美,构成了刘善军绘画创作中最引人瞩目的实践向度。这主要有三类:一类形构沂蒙乡村少女或村姑形象的作品。在这些被作者称为“小芳系列”的作品中,女主人翁毫无例外地全为沂蒙乡村世界里的普通女性,但她们又无一不以其勤劳、纯朴和美善而彰显自身品格。代表作有《古船》《沂蒙·雪》。其中,《沂蒙·雪》中叫“雪”的小姑娘——上身穿着普通的小棉袄,戴着常见的花披肩,挎着盖有花包袱的小提篮,坐在石碾上远望前方——从穿戴、眼神到气质,都典型地带有沂蒙乡间女性朴实而又内敛的形象气质。在刘善军描绘乡土风情或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这类少女或村姑作为一个绘画要素或形象较为常见。

  另一类专注闺阁女性题材的作品,代表作有“青廊系列”。这类作品画风古朴、典雅,主题表达含蓄、内敛;青廊和青廊女子是该系列作品所共有的两大要素。在《青廊1》和《青廊2》中,女子分别独自在楼下门口矗立和楼上远望的姿态,其中所蕴含的故事及可阐释的精神空间足够宽广。不同于前一类的明晰化,这一类作品中的形象趋向模糊,但内在意蕴更丰满。还有一类是表现现代女性形象的作品,对于“美”之形象及内涵的持续探察和表现。《汶河雪霁》描绘汶河岸边优美的自然风光,辅之以身材曼妙、秀发飘逸的两位女郎形象,是对纯粹自然之美和内在女性之美的双重歌咏。

  刘善军的油画创作根植于沂蒙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他对油画的认知、体悟与改造,更多奠基于中国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本土文化,不乏文人式的笔墨情趣。西式的造型手法、色彩表现和空间想象,与中式的意象建构、意境生成和细节表现,彼此相映成趣,达成了某种颇有意味的平衡,并昭示出较为丰富而悠远的意蕴阐释空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