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6/8 8:52:4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法国百合飘进紫禁城
——记“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历史上都曾是国家行政中心、宫廷生活场所、文化艺术荟萃之地,引领过各自国家的时代潮流,而今作为各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彰显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即日起至6月30日,它们于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中“遇见”。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以下简称凡尔赛宫)联合主办。
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分“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龙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标识,百合花是法国王室的标志,龙与百合花的相遇源于1688年。
这一年,路易十四派遣的“国王数学家”到达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其中白晋和张诚留在宫廷,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策展人郭福祥介绍,虽然两国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出使,但其交往从一开始就是在两国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下进行的。
中法之间的交往呈现出两国宫廷始终高度关注积极推进、以科学和艺术交流为主旨、以服务清宫的耶稣会士为沟通桥梁的特点。大量法国耶稣会士东来,对清代宫廷在科学、艺术、建筑、医学、地图编绘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乾隆末年。同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与历史著作的西传,促成了法国近代汉学的诞生。
其中艺术的交流也反映在宫廷画像上。展出的清人绘雍正帝洋装像屏中,雍正的穿戴受到路易十四的影响,绘画表现方式受当时欧洲流行的“扮装舞会画像”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了雍正内心标新立异的特质以及清代宫廷对于欧洲时尚的浓厚兴趣。
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清代宫廷收藏中,来自法国的物品种类丰富,或来自两国交往的礼品,或来自传教士的贡献,或来自两国之间的贸易,其中不乏对清宫科学、地图编绘等诸多领域颇具影响的物品。
展出的绘图仪器是康熙时期由造办处将法国制和清宫自制仪器组合配套而成。只见黑漆方盒分上下两层,摆放有各类仪器30余件,包括比例尺、直尺、矩尺、圆规、测角尺等。盒内另有铜镀金三角支架及蓝色珐琅水丞,水丞底部镌刻“康熙御制”款。整套仪器功能齐备,摆放有序,简单实用。
另一方面,随着中法交往的不断深入,不乏清宫向法国定制物品的情形。展出的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就是一款私人定制。外形上,繁杂的花纹和多巴胺的配色,是发挥稳定的“乾隆风格”,壶底署“乾隆年制”款,并有工匠签名“coteau”,壶盖沿内侧有金匠标章、巴黎地区征税标章、金属纯度标章戳印痕记,可确定为1783年在法国巴黎地区制作金质胎体、烧制珐琅。此壶由粤海关画样后,送到法国制作,后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送入清宫。
清宫内有诸多受到法国技艺影响或带有法国文化印记的器物,中法两国深厚而精致的文化在紫禁城内密切互动,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创意。
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随着中西交往的深入,大量中国物品输送欧洲市场,诸多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同时,法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物品进行装饰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审美需求,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在凡尔赛宫的私人房间“中国人厅”便是如此。
该房间在王后授意下以中国风格为主题经过两次重新布置:一次是在1747年,房间壁板上的图案为中国风格的“印度”壁纸,成为一间“中国厅”;另一次是在1761年,王后向当时国王藏品厅的画家们定制了8幅描绘中国人茶叶种植和贸易活动的巨幅油画,装饰整个房间,“中国厅”变成“中国人厅”。王后本人也参与了这些画作的创作。房间内还配以珍稀瓷器和非常漂亮的大理石花纹漆家具,成为当时凡尔赛宫中国风格房间的代表。展览现场也复原了“中国人厅”。
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着法国的艺术风尚,对中国瓷器的仿制是法国“中国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了法国艺术家和知识精英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后者在诸多领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展出的青花加彩描金纹章瓷产自中国景德镇,这套餐具为18世纪30年代末在中国为路易十五定制,上有法国王室纹章。这套餐具是凡尔赛宫廷使用的首套中国产瓷质餐具,也是首套中国产带法国王室纹章的餐具,可能用于1738年为路易十五布置的餐厅。餐具样式均为欧式,纹章形状和图案由法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给中国工匠。
本展览追寻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一百多年间,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中国和法国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却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他们彼此间的吸引,相互间的兴趣,一直深藏于历史记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