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随诗人游雁苍山

时间:2024/5/25 21:43:07  来源:美术报

潘天寿 记写雁荡山花 150×359.6cm 纸本水墨设色 1962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位于浙东宁海雁苍山下的九龙瀑布和瀑水下的一泓碧水自然是去雁苍山必看的一处绝美的风景。雁苍山四季晨昏变化莫测,眼前的景色一步一景,绝不雷同,特别是在这早春的蒙蒙细雨中别有一番景致。清新绵绵的雨丝细细的,轻轻的、悄悄的,纷纷洒洒、飘飘扬扬。

   雨中观瀑,定会别有一番情趣。轻风中微雨淅淅沥沥,且尚有一丝清凉之意。不紧也不慢,不大也不小,不急亦不燥。于谷底观瀑,需微微仰视。飞瀑流泉,山岚雾绕,石石见露,树树生烟,置身于树色苍翠,青峰葱茏,山岩薄雾飘渺的境界里,宛如穿行于亦梦亦幻之中。云雾缠绕于山间树冠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里常见的留白,使人生出无限的遐想,恰似走进一幅烟雨迷蒙的江南水墨画卷中……雁苍山入口的山下刘村,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雁苍山的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口口相传、津津乐道。九龙飞瀑就深藏于这幽静的山谷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沿一路风景寻路而上,时而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掏出速写本,打开油画箱,支起画架,展开画纸,端上相机……只叹“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山脚下两侧映入视野,进入画境的淙淙溪涧,奇峰怪石,知名或不知名的珍禽杂树,奇花异草,藤蔓植物不就是国画大师潘天寿笔下《雁荡山花》《小龙湫》《耕罢》的原型吗?不知当年潘先生是否也曾经在此处驻足流连,写生构图过?

   踏着大旅行家徐霞客留下的艰辛足迹,拾级而上。画一阵、拍几幅、走一段、留一处。怱然一抬头,那视线尽头苍紫色的雨后春山,可否又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笔墨里的浑厚华滋?宾虹先生的黑团团里墨团团,可曾有浙东群山留下的影子?而那位擅于“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四僧”之一石涛和尚也曾驻足于此?那么,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的木履足迹可曾丈量过这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否曾经漫游过雁苍山?史书中并不见记载,但我确信,他登临佛道圣地天台山,遥望东海仙山时的目光一定掠过这里吧!不禁使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绪飞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陆凯赠与友人范晔的诗。我也愿意将这一枝春色赠与远方的亲朋故友,只可惜眼前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驿使。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诗人陆游笔下的傲雪寒梅,经历了一个冬季的风刀霜剑,阴晴雨雪,被历代文人墨客、学者雅士,推为“四君子”之首,被奉为具有人格化身,被赞誉为开在山野间的君子之花的剪剪寒梅正在风中傲然绽放。

   于斜风细雨中饱览雁苍山美妙景色,也许会是一种绝佳的体验和感受。“上有乱石如雁齿行,且色苍然也,是故得此名”。或许雁苍山之得名,真的来自于它的“形与色”。至少,古代文献方志有如此简略的记载。

   自古名山僧占多。来雁苍山不能不来一趟吉祥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不知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著名诗歌中所说的四百八十寺中是否就包含有吉祥寺?无从考证,因此不得而知。但若说吉样寺是雁苍山的眼睛,是点睛之笔,我觉得确不为过。

   深藏在雁苍山深处的吉祥古寺历史可谓久远,南北朝时期就已初具规模,唐末到两宋时期达到鼎盛。并于宋宁宗年间被御赐为“吉祥禅寺”匾额。得神佛护祐,因此也躲避了历朝历代的刀兵战火之劫难。雁苍山怀抱里的吉祥寺有左右两溪挟持而下,涓涓溪流,清可见底,水草丰茂,有小鱼小虾顺流而下。实为幽静的修行之所,祈福诉愿之吉祥之地,也可谓是风水宝地。

   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寺院阔大,金碧辉煌,前后递进,层次分明。寺院已并非只是世俗人们想象与认知中的清苦修行之地,而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丰盈之所。忽见厨房地上存放有一堆老南瓜,土头土脑,颜色老旧,真可谓是古香古色,很适合入画。不禁使人想起了“长安画派”开创者,著名画家石鲁先生笔下晾晒在黄土高原窑洞顶上那些饱经风霜土黄色的老南瓜。知吉祥寺不单单是知名古寺,清雅幽静,而且饮食来源皆为原生态,不仅仅是风光奇丽,风物更是怡人,人文底蕴亦是丰厚,令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心驰神往,并留下丰富的人文遗产。

   人不留客雨留客,山不留人水留人。许是与雁苍山有深缘,我们一行当日便留宿山中。一宿听花落,半夜闻风雨。

   昨夜闲情梦落花,也曾信步入仙家。听闻过晨钟暮鼓,佛号声声;饱览过落霞飞泉,空山鸟语。身心体验过清风明月照,飞鸟入空山的意境。也曾学佛家一日三省,诵经礼佛。素口静心,与世无争。许是上天不经意间弄翻了瑶池的水,将一池春水轻轻漫向人间,山间云雾缭绕,水气蒸腾,好似刚起锅的蒸笼,云气弥漫。好一个,“山中一夜雨,树稍百重泉”。

   晨起,山中万籁皆俱寂,林中飞鸟相与还。住持送客至山门,询问方得知法号:妙涵,俗家姓名不便告之……我们彼此挥手辞别,相许日后方便再来讨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