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16 20:42: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为文物资源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考古研究、大遗址保护利用、博物馆体系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
河南省是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的核心分布地区,而且是体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续性”发展特性的代表性地区。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介绍,为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河南省组织省内各考古发掘研究单位,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动相关仰韶文化、夏文化重要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等工作。每年向国家文物局争取10余个仰韶文化、夏文化相关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省与中华文明探源相关的仰韶文化、夏文化研究工作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已有巩义双槐树遗址、南阳黄山遗址、淮阳时庄遗址、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4个仰韶文化、夏文化相关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叶县余庄遗址、淮阳时庄遗址、偃师二里头、禹州瓦店遗址等重要考古新发现得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宣发平台上发布,引发社会各方高度关注。
此外,河南省还结合仰韶文化、夏文化研究工作,指导各地市文物部门、各考古单位举办多届高规格仰韶文化、夏文化研究相关学术论坛,举办系列考古学术报告会,办好夏文化专题展览,积极宣传推广仰韶文化、夏文化研究方面的考古学知识,为提高民众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努力。
“考古前置”改革成效显著
考古勘探是考古发掘研究以及行政审批等文物考古工作的排头兵,做好了考古勘探管理,就相当于从源头上抓住了考古管理工作的牛鼻子。
近年来,河南省为了抓好考古勘探工作,通过河南省政府发文推动、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省文物局督促指导等方式,持续在全省推行基本建设、土地出让活动中“先考古、后出让”工作。截至目前,河南省各省辖市已全面出台“考古前置”改革政策性文件。
据介绍,“考古前置”实施以来,河南省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勘探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已经由改革前的每年1300项左右,逐步增加至每年1900项左右。考古发掘项目数量由改革前的每年140余项,逐步增加至每年300项左右,改革成效显著。“考古前置”改革确保了建设单位在拿到土地时,相关土地已经是开展过考古工作的“净地”,不需要再额外投入相应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建设单位大大节约了资金和时间,文物保护从过去的被动保护变为现在的主动保护。为此,有专家呼吁,“考古前置”改革应成为基本建设和国有土地出让中的改革举措。
为市民提供有品质的文化空间
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在河南安阳正式开馆。“殷墟博物馆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以殷墟宫殿宗庙区与王陵区、博物馆、考古文旅小镇等为代表的遗址展示、文物阐释、文旅文创活化利用的展示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介绍。
“通过史前大遗址保护展示,展现中华文明在中原大地上的起源历程。通过历史时期大遗址的展示利用,展现中国王朝历史的主根主脉。通过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使考古遗址公园成为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名片。”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介绍,河南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对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行谋篇布局。
在遗址博物馆建设方面,河南省已推动全省各地建成开放殷墟遗址博物馆新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安阳高陵遗址博物馆等15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另有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等4座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河南省已有殷墟、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挂牌并对外开放,另有大河村遗址、偃师商城、平粮台古城等10处考古遗址公园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河南省挂牌和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如今,河南省内建成开放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已成为文物部门向社会公众宣传文明探源成果的主要窗口和服务社会公众的重要文化设施,考古遗址公园则为市民提供了有品质的文化生活空间,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