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时代需要中国画“四全”作者

时间:2024/4/29 21:03:35  来源:美术报

  去年岁末,浙江省杭州国画院建院十周年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这个展览最大的亮点在于展览作者都是诗书画印“四全”,且水平较高。这给当今中国画队伍吹来了一股正本清源的清风。正如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所说:“杭州国画院十年对培养诗书画印‘四全’人才的深度思考与实践,在全国画院体系中有独到的一面,为画院同道提示了一种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确实,当下不少“中国画家”和“画师”,对什么是真正的“以书入画”还浑然不知,更不要说诗文印的水平了。

  笔者一贯认为,“四全”中的书法是国画技法之本。宋代之前,由于权力规矩的约束,国画作品上鲜有题字,偶尔有也是题在不起眼的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书法的苦练和以书入画等笔墨的锤炼,并不是像某些外行人说的“古代画家也不懂书法不题字”之类可笑之语。

  唐代张彦远提出了“书画异名同体”和“书画用笔同法”论,明代唐寅形象地说:“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而清代华琳则表示:“夫作画而不知用笔但求形似,岂足论画哉?作画与作书相通……”我们从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中那用笔及线条,就能获知并判断笔墨水平的高下,高级的国画肯定书画一脉相通,如北宋赵佶的收筋体(俗称瘦金体)书法,与他画上的用笔就是浑然一体。元代之后,我们更加方便地从题跋中,一眼就能判断画家书法水平的高下与国画作品的吻合度。赵孟頫和“元四家”,“明四家”和董其昌,清代龚贤、“四王”和吴、恽等,他们均为各朝代的代表画家,其书法各有千秋,却都与其画之用笔浑然一体。再看近现代的著名画家,也都做到了书画一体。吴昌硕的石鼓文用笔、黄宾虹的金文用笔、潘天寿的金文行草书用笔、张大千的行楷书用笔,还有齐白石以天发神谶碑入画,徐悲鸿以魏楷入画等。再有,这几位除了书法,哪一位不通诗文、金石篆刻?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瑰宝,她的所有技法和表达形式,是经过我们无数代艺术家实践、总结、提炼、规范而成,并至唐宋形成了高度成熟又在世界艺林中具有强烈特色的东方艺术。

  中国书法到唐代,完成了五体书法的完整与完美,中国画到了宋代,也已经形成了高级的审美标准。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美术、绘画、中国画三者之间的差异简单作一点阐释。所谓“美术”,说白了就是对创造美的技术的总称,即使是建筑以及各种制造业等也可列入大美术范畴。再说“绘画”,相对有指向性,就是用墨或色彩、画笔等工具在纸、布、板等媒介上绘制创作出可视的形象。而绘画又有东、西方之分,种类繁多,“中国画”则是其中独特的绘画艺术,除了工具和材料都是特制的,就是书法入画,这便是与西画的本质区别。画具如餐具,中国人是用筷子勺子,而西方人是刀叉。书法入画,就像油画家要以油画笔油彩颜料来说话,歌唱家用嗓子来说话等是一个道理。

  当下很多所谓的“中国画”作品,除去墨汁,其它几乎被糟蹋式地改良,不少作者生怕露怯连墨也不敢用,而是以西画的色彩理念堆积画面,中国画元素荡然无存,有的人还借口以“没骨画”来开脱遮丑。“没骨画”并不是画色块,而是将以色为主的用笔替代了墨笔,“骨法用笔”的线条与书写性要求依然存在。

  由此想到不少展览在标注画种时,对中国画的定位太随意,只要是用毛笔、墨汁或中国画颜料画的作品,就标注为中国画,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宋代及之后,特别是元代开始,中国画作品上除了兴起题款钤印,而且将诗文、印章作为整体来对待,追求诗(文)书画印融为一体。“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同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书画印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文化系统,不仅是高雅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人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这对画者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可以有效地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使之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文化自信,是国力强盛的表现,何况我们的中国画本身就是伟大的东方艺术。笔者并不反对“洋为中用”,关键是绝不能舍本逐末降低标准而去迎合庸俗者的眼光和审美标准,甚至用西画技法来改变中国画的核心技法。“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是石涛画语录中一句完整的话,意思是如果笔墨随着时代转变,就如不学古诗词而写当代诗(清代)那样越来越差。可时下很多人断章取义将前半句作为自己中国画不入门的遮羞布,十分可悲可笑可叹。

  我们不能因为当下很多人达不到纯粹中国画的标准要求,就降低标准或偷换概念。其实真正要在中国画艺术上有所作为,必须要有一种精英意识才是,即标准要求越高,达到目标的人肯定越少。

  一个民族的根就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兴旺发达并绵延不断,在以金鉴才院长为领衔的杭州国画院,每位作者都在努力做“四全”者。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时任副秘书长)王平说:“杭州国画院一直在探索中国画院体系如何深入发展的问题,其对诗书画印的提倡和‘国艺重光’的学术追求为当下画院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杭州方案。”

  但愿杭州国画院的此展能唤醒当今有识之士对国粹中国画“四全”学习、创作、赓续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