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春天写生好时节!70年前,李可染是如何写生的?

时间:2024/4/12 22:11:59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复原了李可染写生的遮阳伞与画夹 摄影/许柏成

  又是一年春好时,神州大地美如画。祖国辽阔的疆域上,由南至北,焕然新绿,顺次花开。油菜花、海棠花、丁香花、樱花……争相怒放。美术学院的学子们以及美术摄影的大众爱好者又要拿起画笔、颜料、相机等设备,往户外走去了。

  七十年前,有一位老人带上画具,与友人从北京出发,赴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富春江等江南地区写生,历时三个月,归来后在北海公园举办展览,引起热烈讨论,对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位老人就是李可染,为了纪念李可染江南写生70周年,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纪念展”,详细呈现了李可染写生的这段历程,展现出写生在李可染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展览展出了李可染不同年代的写生精品70幅,可谓件件精彩,幅幅生机盎然,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我认为写生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踏实认真画一张,比随随便便画十张要得益的多。

——李可染

1954年,李可染在黄山写生

  1946年,李可染受徐悲鸿之邀,北上到北平艺专任职,教授中国画。新中国成立初期,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向中国画坛提出了展现新山河、新面貌、新成就的时代需求。然而50年代初,中国画处在一片质疑声中,盛行的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画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认为中国画缺乏表现力。此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受此影响,取消了中国画系,李可染只能凭借着早年西画的基础在绘画系教授水彩课,中国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不畏条件的艰苦,无惧改革的艰难,李可染将改革中国画的命运与自己相连。1950年,他在《人民美术》的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谈中国画的改造》,率先提出了要深入生活和自然,重新挖掘中国画之源泉。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罗铭决心南下写生,带着从《新观察》预支的一百元稿费,在祖国的广阔山河中找寻艺术灵感。在外出写生前夕,他还专门请邓散木刻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枚印章,以此表明他对变革中国山水画的决心。

李可染写生之旅示意图

  李可染与张仃、罗铭结伴,三个月中途径无锡、太湖、苏州、上海、杭州、富春江和黄山。他们一路住马车店,吃路边摊,100元花了几个月,饱览江南风景,写生收获颇丰。面对灵秀又诗情画意的江南烟雨,李可染以中国画的笔墨还原视觉的真实。他留意写生时所见到的一切,并尝试用新的形式语言表现其静观自然收获到的一份天趣。《雨亦奇》、《家家都在画屏中》等作品中技法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令人耳目一新。

  1954年9月19日在北海公园悦心殿举办的李可染、张仃、罗铭水墨写生画展览会,他们的作品犹如巨石投湖,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在美术界掀起写生的高潮,点燃了艺术家们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与激情。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不得不铭刻的一笔。

李可染《家家都在画屏中》40.5x44.5cm 1954年 设色纸本

  多年后,吴冠中曾如此评价这次展览:“1954年在北海公园山顶小小悦心殿中举行了李可染、张仃和罗铭三人的山水画写生展览,这个规模不大的画展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里程碑,不可等闲视之。他们开始带着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直接到山林中、生活中去写生,冲破了陈陈相因、日趋衰亡的传统技法的程式,创作了第一批清新、生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新山水画。新中国成立30余年来的山水画新风格蓬勃发展,大都是从这个展览会的基点上开始生长的,我认为这样评价并不过分。”

  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中国画革新小组,因写生而得以突破的李可染作为成员之一继续出发,在“看尽天下名迹,踏遍天下名山”的自我鞭策中寻找中国山水画的新源泉。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可染画景,画人,画生活,也画时代。他二下江南,踏足巴蜀,漫游漓江,信步德意志的街巷……笔下所绘景致越多,山水新法越莹然于心,在他的笔下诞生出一大批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他将中国传统笔墨、文脉精神与现实生活、天地自然相结合,开创山水画新的审美意境。

展览现场 摄影/许柏成

  学习自然,再现自然,超越自然。从1943年《松下观瀑图》,经历数十年的写生实践,到1989年《万山重叠一江曲》,李可染走过了一条漫长艰苦的艺术道路。他以中国人的哲思关照山水,以艺术家的美学重绘天地,既追求中国画的新境界,又激发传统的新活力。晚年李可染臻于墨天神境,真正做到了心画合一。他自豪于中国文化内涵,自信于中国画之精神。李可染的山水探索,不但推进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更是开创出屹立世界艺坛的民族风格。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李可染艺术的开创性不仅留于纸上,更在于他的理念与行动。当中国画遇到危机之时,可染先生不曾黯然神伤,更无高谈阔论,他最懂得‘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价值。在以李可染为代表的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不仅将中国画从危机重重的沼泽中拉了出来,还逐步形成了一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属于中国画的新创作方式,而写生则是这一方式的第一步。”

展览现场 摄影/许柏成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刘莹在前言中写到:“李可染先生大半生是在灾难、战争、震荡中度过,深知民族强盛的重要性,作为文化人,他立志要为‘拂去厚积在中国文化上的浮尘、重现民族绘画艺术的光彩’而奋斗。先生生前曾反复书写‘中国人’三字,可以感受到他高度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心怀让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理想,一生不曾改变。先生在四十年代已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提出‘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数十年在传统文化海洋中的遨游,李可染先生的传统修养已达到较高境界,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中国画要在发展中存续,于是毅然决定走出画室,“师造化”从自然中汲取养分,通过‘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认识生活、全面的艺术修养’,有计划的完成了中国画现代化历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晚年的可染先生‘胸中丘壑,笔底烟霞’,创建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样式,也开辟出‘李家山水’的风貌。”

李可染《雨亦奇》44x59cm 1954年 水墨纸本

  本次展览题取题为“雨亦奇”,此题源自李可染在1954年江南写生过程中,在西湖上的一幅写生,这幅作品将自然与作品融为一体,幻化出苏轼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内质的创作。本次展览,将70幅作品与李可染所走过的写生之路相链接,进而形成一个地图志式的展览。在依时间顺序行进的展览之中,李可染先生在写生作品中将大自然给予的灵感和启发表现地淋漓尽致,多年之后再看,仍然跃然纸面,生动而奇妙,水与墨的晕染幻化出天地造化之钟灵毓秀、百般神奇。

  “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纪念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持续至2024年5月5日。(编辑_许柏成,部分资料由北京画院美术馆提供,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京画院提供)

展览现场 摄影/许柏成

展览现场邀请观众体验山水写生 摄影/许柏成

李可染《苏州虎丘》45x37.5cm 1956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 《鲁迅故居百草园图》58x43.5cm 1956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夕照中的重庆山城》45x53cm 1956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德累斯顿暮色》53.5x44cm 1957年 水墨纸本

李可染《漓江边上》59.5x44cm 1959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人在万点梅花中》57.5x45.5cm 1961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 《万山红遍》79.5x49cm 1964年 设色纸本

李可染《万山重叠一江曲》82x105cm 1989年 设色纸本

展览海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