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4 20:20:04 来源:新意象水墨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习完字,去涮笔 转身的一刹那,看到一束光从侧窗漫射进来,心中一喜。仿佛偶遇有点惊艳的感觉。其实禅意是无处不在的。
大地音声皆佛说,这个“起点”的画面,好象给予我什么启示!令人深思!发我深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适量的动动,有均衡的营养,有充足的睡眠,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疯劲,也有山中“驿站”的无为而为,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跑步的好处,前人之述备矣。我的切身感悟“在落魄的时候,鼓起我困兽犹斗的勇气,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永在征程”,跑步会让我从天地间吮吸浩然之气,从丹田里涌出岩浆般滚热的信念,让吃奶的力量涨满每一个细胞。
当在我有点得意忘形的时候,会警示我,寄蜉游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在天地之间我们就是蝼蚁一般的存在,算什么呢?况路很远很长,我们极毕身所跑的里程也极为有限,比的上小动物么?有什么值的自大自狂的?”
只有心平气和,随遇而安,激流勇进,尽天由命,安安静静的休养生息。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今天超哥按排上午的第一站是来瞻仰一代宗师吴昌硕故居,其旨弘大,寓意深远。
作为丹青同道绘画学子,我们来瞻仰吴昌硕大师的故居是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来的。也是一次深刻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体验。
故居不仅展示了吴昌硕先生的生活环境和他艺术生涯的起点,还反映了他的个性和艺术成就。我们打造了环境,环境也造就了我们。
故居内设有“吴昌硕生平陈列室”、“大师画室”和“作品展示厅”,展示了吴昌硕先生的生平和艺术作品。其中,“作品展示厅”中的画作展现了吴昌硕苍劲有力的笔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让人感受到他艺术生涯的高峰。1986年作为师院学生的我到上海博物馆参观了馆藏吴昌硕大师的原作展,其震撼人心的感觉至今依然清晰。
故居内的展示也反映了吴昌硕先生自幼酷爱诗词篆刻,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耕读中度过的生活。厨房的大灶大鑊大圆桌大水缸等展示了农家的“百科全书”,让人可以遥想先生当年在家乡耕读生活的情趣。
让我油然想起我幼时居“亚元府”祖宅,一座明代的进士府邸,在恩师景黄先生膝下承欢启蒙的画面。常言“幼学如锲”。
参观了安吉生态博物馆,对吴昌硕大师的生存空间更多了一份解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坐标。
百年来,古老而又灿烂的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换型时期,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荒野上艰苦卓绝地探寻着中国艺术现代重振的道路。
无疑吴昌硕大师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然而“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画界百余年来东施效颦者有多少人出的来的?向我学习的人,他们最终都会成功,而向我模仿的人,他们最终都走向失败。
笔墨当随时代,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学艺术是否也相应有所发展?
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我将走向何方?
下一站是“天池”,这个名称就令人向往,我曾经去过新疆的天池,这个海拔高度不足1000米的山上的天池?带着疑问带着向往在盘山公路上御风而行,我把车窗打开一道缝,不时吹进的山风让我觉得清新怡人, “舟摇摇以轻扬 风飘飘而吹衣”,多希望这上山的路长一些长一些,莫问前程更何有,人间斯境足徜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二人同行,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艺术当作如斯观!
晚日低霞绮 碎影舞斜阳
黄昏回到山庄,一杯安吉白茶,静静的回味今天的一行,是给我上了一堂“装置行为”艺术的大课。
感谢超哥的厚爱与良苦用心。在艺术的征程上在此山庄小憩、品茗、发呆……是上苍藉着良友给我的晓谕啊!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