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每件藏品都足够珍贵——盛蕾《我的博物馆》读后

时间:2024/3/16 20:36:5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盛蕾开始向我说起要写《我的博物馆》时,说实话,我想不清楚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待陆续看了一些她发来的书稿,渐渐才有了感觉;读完她寄来的新书《我的博物馆》,让我喜出望外。

  大概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包括省、市、县,甚至有的乡镇和村子也有博物馆。分门别类的博物馆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汽车博物馆、丝绸博物馆、黑土地博物馆、知青博物馆、算盘博物馆、石榴博物馆等等。那么,作为有灵魂、会思考、懂情感、知冷热的个体生命,如何构建自己的博物馆,并让读者流连其中,驻足沉思,又有所发现、有所受益,盛蕾做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盛蕾博物馆的“馆藏”与其他以物质形式展示的藏品不同,她把自己人生的经历、发现、感悟,经过认真筛选、挖掘、淘洗、提炼,最终选定入馆“藏品”。这些“藏品”涉及她的童年往事、求学经历、职场生涯、旅行所得、生活感受等等,让人领略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也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获得健康向上的精神享受。

  《我的博物馆》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缤纷世界。我相信对于作者来说,“收藏”的内容是难忘和独特的,也是非同寻常的,不仅反映了其生活阅历、心路历程,更伴随着精神成长。通过“挂在脖子上的钥匙”,作者小小年纪就领悟到一种责任和担当,以及忘我牺牲的家国情怀。这很难说与作者成年后做电视纪录片编导时,执意要深入海岛,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大学生军官海岛生活纪实的专题片制作没有逻辑关系。“集体来信”记录读小学时因转学带来的分离之苦,述说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和童年友谊的珍贵。还有历史老师的第一课、老爸的录影带、躲在被窝里看的书等等,都成为作者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无形中成为激励她成长、成熟的动力。而“诗心引发的蝴蝶效应”“来自高考低谷的温暖”“消失的保安”等对于作者来说又从另一个侧面鞭策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磨练了自己,并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了自己。

  盛蕾的“藏品”既丰富广泛,又能量满满,往往以小见大,真实反映了人心的善良美好,读来让人感动。比如一块钱的午餐、人民文学的悲悯之心、佛香阁的抱抱大传递、奥地利咖啡馆的“你最珍贵”等等。有些是童年记忆,有些为无意遇见,有的出现在同事朋友之间,有的则发生在异国他乡的外国人身上,但这些小事、琐事,无不闪现着人性的光芒和爱的力量。最让人感动的是中戏附近胡同里的残疾人夫妇。因为“我”曾无偿辅导过他们的女儿高考,这对夫妇一直念念不忘,不仅当时每天给宿舍送西瓜,以至10年后在校门口等“我”的情景,感人至深。

  此外,对丝绸的“收藏”,有制作工艺和品质的介绍,有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释,也有丝绸享誉世界的动人故事,更有作者自己与丝绸如丝如缕的联系。对作者来说,丝绸不仅仅是一种高档面料,一种独一无二的饰物,而深深融入日常生活和情感深处。《一个砸了饭碗的决定》和烫发经历等相关“藏品”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读来让人更全面、立体地了解作者本人。

  总之,盛蕾的“馆藏”有的是她的亲身经历,日积月累,相伴良久;有的看似偶遇,随手拈来,但都是经过认真把玩打磨,精心鉴别比较,最后谨慎收入。通过这些“馆藏”,我们不仅看到了今天的盛蕾,也看到了童年和学生时代的盛蕾;不仅看到了她外表的端庄随和,也看到了她内在坚毅、倔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可以说《我的博物馆》中所有的“藏品”都弥足珍贵。

  不知听谁说过,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缩影,任何个体的历史都是国家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是不是可以说,《我的博物馆》也从一个侧面或某种程度上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变化呢?不用说《我的过滤嘴裤子》《挂在我脖子上的钥匙》《老爸的青春录影带》等都是大事件背后的小故事,作者本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变迁,以及满世界的游走经历,不正是国家发展进步和国人生活方式改变的生动写照吗?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那一张张相聚与分离的票根》。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跟随妈妈乘绿皮火车远行写起,到来北京读书后每次乘火车往返过程,一直写到如今乘坐高铁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了车速的提升、候车条件的改善、乘车舒适度的提高、购票及验票方式的变化等等。作者通过她的个人“收藏”具体而生动地记录了我国40多年来铁路发展的历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些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见证,更能引起人们的温馨回忆和广泛共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博物馆的展陈利用高科技手段,模拟出真实的画面、场景和音视频效果,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盛蕾“博物馆”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把真实的感情注入笔端,通过入情入理的文字描述,具有生动、真实的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几个小伙伴防空洞遇险,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呼之欲出;早年春节期间回家过年,与同学一起赶火车的狼狈相写得惟妙惟肖;在奥地利的乡间小路上,热心善良的女孩手举着相机,追车呼唤失主的画面更让人感动和难忘。这样的场面在书中比比皆是。

  由此,盛蕾的“藏品”就有了温度,有了情感,生动鲜活起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