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如何应对“回南天”?广东的博物馆这样保护文物

时间:2024/3/8 20:45:04  来源:羊城晚报 黄宙辉

  前几天,广东遭遇独特的“回南天”天气,到处湿漉漉,人们戏称住在巨大的“水帘洞”里。有网友感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回南天的杀伤力,博物馆的玻璃直接起磨砂效果,自带滤镜”,影响了观感。

  春季气候气温反复,“回南天”不时出现,令人担心湿度太大对博物馆里的文物更不利。

  专家介绍,湿度确实是影响馆藏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潮湿会导致金属藏品锈蚀,常见的青铜病就是储存环境潮湿导致的;潮湿会降低纸质文物耐久性,导致纤维素水解、溶胀、加剧灰尘破坏力,缩短保存年限;潮湿会导致字迹褪色,使文物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潮湿会导致文物及馆内设施受潮、发霉、损坏;此外,湿度过高还会导致木质、纸质以及丝绸品等藏品变形,而湿度过低则导致开裂。

  应对“回南天”,保护文物的安全,广东的博物馆有何妙招?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各博物馆了解到,开空调、开抽湿设备、勤擦拭、勤拖地,是大家普遍的做法。

  库房文物:恒温恒湿,精准控制

  “库房里的文物有除湿设备保护,处于恒湿恒温的环境下,‘回南天’对其影响不大。”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根据要求,库房里的湿度维持在50%RH-60%RH,温度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温湿度监控设备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部主任石浩斌也表示,在库房里面保存的文物,由于库房环境相对密闭,馆员可以对其温湿进行精准度控制。

  展厅文物:开抽湿设备,勤擦拭、勤拖地

  对于展厅、展柜里的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就要颇费心机了。

  “对于在古建筑展厅里面的文物,我们就需要特别留意。”石浩斌介绍该馆的做法。

  第一是从环境监测入手。展厅空间和展柜内都布设了大量的温湿度传感器,馆员可以实时掌握展厅空间和展柜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

  当出现异常时,馆员将迅速作出针对性的调控。同时,展柜里面还放置可以维持微环境湿度稳定的调湿剂,能起到调节作用。

  第二是调整展厅环境。馆方选择密封性比较好、温湿度相对比较可控的展厅,在不损害文物建筑本体的大前提下安装空调设备,并对展厅的密闭性进行升级。

  在“回南天”湿度升高时,便开启抽湿模式,调整厅堂的湿度。对于展出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展品,馆方会安排在这类展厅里面展出。

  第三是保持展柜的密封性。该馆受现状古建筑半开放展示条件的制约,部分展厅空间的湿度是比较难控制的,必须保证展柜本身的密封性,隔绝展厅和展柜内的空气流动。

  第四是调整展出时间。展览策划的时候,馆方会以往年各月份展厅的温湿度数据作为参考,针对不同材质的展品,给出不同的展出时间建议。譬如说,在回南天气的时候,受湿度影响较大的展品类型就不建议展出。

  广东省博物馆对于展柜的做法也是大致相同,包括: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工程部门及时调控空调;文保中心后台密切关注展柜的温湿度变化,并及时预防调控。

  此外,对于部分展厅展柜表面起雾,影响观众参观的问题,各博物馆还通过勤擦拭的方法,加密处理频率,保证展览的观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