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数字技术再现历史遗迹原貌

时间:2024/3/2 21:57:5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梁军

  戴上VR眼镜,游客仿佛穿越回明朝的边防重地,与街坊酒肆间行走的古人擦身而过,长城内的军营、农舍、马场真实再现。环顾一周,繁忙的市井气息一览无余。

  在甘肃,技术人员用数字化技术重现长城等重要遗迹的历史原貌,让人们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明代长城的雄伟与古代生活的烟火气息,在数字世界中品读中国文化的厚重。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保护长城,近年来,各地不仅注重长城本体的保护,也不断挖掘、展示它所蕴藏的文化深层价值。

  位于甘肃的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利用数字技术复原了400多年前的部分明长城遗迹。

  丝绸之路信息港智能数字重构项目部经理王昱鸥说,他们前期考证公开的古籍文献,并到文化遗址现场进行田野调查,最后借助信息化、参数化、智能化的方法,对明代万历年间长城松山新边沿线的三个典型军事堡寨(索桥堡、三眼井堡、永泰古城)做了整体性复原。

  甘肃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其中明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此次该团队数字复原的3座关堡位于明长城景泰段,融合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等多重元素。

  为了真实还原历史遗迹,王昱鸥的团队使用了许多前沿科技手段。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该团队使用了高精度北斗卫星定位,并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为后期场景复原搜集了大量多维信息。

  除了长城遗迹,该团队还数字化还原了南佐遗址,这里是探索早期中华文明的关键性核心遗址之一。

  数字化技术仿佛让南佐古国文明“复活”:躺在展厅里残缺的陶人,在数字化虚拟复原后不仅恢复全貌,还伴随音乐跳起祭祀舞蹈;古人取火做饭、烧制陶器的情景尽收眼底,观众仿佛置身于约5000年前人类的原始生活场景。

  “画面中的陶人,是考古人员1984年在南佐遗址发掘的,出土时有损毁,缺胳膊少腿,但在虚拟世界中却可以‘活蹦乱跳’。”王昱鸥说,技术团队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和专家观点,推断陶人的原始样貌,才根据人物特点进行了复原。

  现有考古资料证明,南佐遗址主殿建筑室内部分面积达630平方米。这个距今约五千年的房屋,被考古学界认为是我国同时期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技术人员对南佐遗址的文献、图片、影像等信息归纳、分析、编码,并与参数化的古建构件、历史场景形成可联动的多元参数信息库,实现文化遗产复原的全景呈现。

  “只有生动还不够,还需要精准还原历史场景的一草一木。”王昱鸥说,数字化技术根据参数实现一键成模,即使小到一根木头,都可以通过参数控制,然后生成施工图纸,汇聚大殿的结构信息、材料信息、尺寸信息,确保这一大型宫殿的容貌真实还原。

  近两年,数字化频频用于重现历史遗迹。天津大学团队用数字化手段持续为长城“造像”,甄别出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揭露了长城的“秘密通道”。数字技术还使重庆大足石刻在影像中实现活化利用,一些隐藏在深山中游客难以见到的石窟造像、一些被岁月侵蚀的石刻艺术,也重新被赋予“生命”。

  我国正通过让文物“活起来”,讲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

  全国文博机构以及腾讯、百度等头部科技企业纷纷加入,通过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如“文物的时空漫游”“遇见敦煌”等数字展览。

  “未来,我们复原历史遗迹样貌,还可以根据考证的深度进行参数化动态调整。”王昱鸥说,下一步,他们将围绕数字文物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植入历史空间与时间等多维信息参数,加上智能算法的支持,真实再现历史遗迹任何一个时期的特定原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