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迈入第二个10年,致力于“重新连接”

时间:2024/2/26 20:44:18  来源:艺术中国

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预展日期为3月26日及2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2024年是巴塞尔艺术展登陆香港的第11个年头,正式开启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第二个10年历程。今年共有243家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画廊参加,其中35家画廊于中国内地设有展览空间,标志着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全面回归至疫情前的规模。展会举办前夕,艺术中国在北京采访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Angelle Siyang-le)。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Angelle Siyang-le)

  艺术中国:去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取得了成功,在筹备今年的展会时,您对它的定位是什么?

  乐思洋:今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第2个十年的开启,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激活。如果2023年是我们重新开放(reopen)的一年,2024年则是我们重新连接(reconnection)的一年。毕竟三年疫情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在今年重新搭建连接非常重要。

  艺术在今天已经是一种世界语言。我们在今年的整个策展环节一直在想如何给予我们艺术行业,不管是画廊、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还是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希望观众来到我们的现场,参与每一个不同的展区、艺术环节,都能找到新的可能性,找到自己与艺术的关联,这是我们策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

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艺术中国:艺术在人们生活里的角色的确在发生变化,提出“重新连接”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乐思洋:巴塞尔作为一个全球的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去完善当代艺术生态圈。要作为生态圈里面最具凝聚力的一个中心角色,我们就必须给生态圈里的每一个角色机会,然后把不同的层面连接到一起,邀请到我们的平台上来,这是我们的一个长期打算。如果有了不断健康成长的生态圈,我们的客户和观众就会不断地增多,所以我们希望一步步与更多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今年除了与M+达成了持续性合作伙伴的关系之外,我们跟大馆(Tai Kwun)也会有一个正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在香港所有比较有规模的机构,包括Para Site、Asia Art Archive(亚洲艺术文献库)等都有合作关系。未来的十年,我们希望不仅在香港,在整个中国乃至亚洲,都建立与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例如,我们上个月在上海举办了“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座谈会,下周也会在广州举办座谈会,以及在展前在香港举办最后一个展前座谈会,以交流的方式为不同层面的人搭建桥梁。

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艺术中国:很多业内人士和观众提到参观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学术思考和对艺术的认知上也会有很多收获,你怎么看?

  乐思洋:我觉得这种评价对我们来说是备受鼓舞的。其实在很多年前,我们一直都称为自己不是一个fair或博览会,我们称之为自己是一个show,是一个展会。这意味着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交易,我们是要呈现一个世界级的艺术盛会,以这种方式去给予艺术家和画廊更多的机会。的确,不管是全球哪一个巴塞尔艺术展,它的学术性都是比较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是吸引最多机构来参观的艺术博览会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跟双年展还是很不一样,因为毕竟我们还要给画廊带来商业效应。

万曼(MarynVarbanov),剑麻(Sisal),羊毛、丝和线,Variabl HiRes,图片由Bank(上海)提供

  艺术中国:今年参展的艺术作品中,你有哪些印象非常深刻的面貌或趋势?

  乐思洋: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很有趣的观察点,今年历史性题材的作品特别明显。比如“策展角落”版块里33家画廊的作品里,关于亚洲历史性题材的作品特别多。这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许在疫情之后,亚洲的艺术推动者,更想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当代历史,寻找自己当代艺术的起源。我觉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角度,我们亚洲当代艺术是否要以一个新的身份去呈现给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的当代艺术史。

吴大羽,《无题》,图片由大未来林舍画廊(Lin & Lin Gallery)提供

  艺术中国:的确像今年将展出的Maryn Varbanov、萧勤、席德进、曾海文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是中国现当代艺术脉络上的重要人物。在青年艺术家板块,有哪些重要变化?

  乐思洋:从去年我们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的《2023年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来看,青年艺术家板块的绘画还是比较多的。但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现场稍微有一些改变,更多的装置作品和表演艺术回到了现场。今年的“艺聚空间”展区增加至16件作品,11件是专门创作的全新作品,其中有1件就是表演艺术。

杨福东,《雍雀》,2024年,由M+及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创作并由瑞银集团呈献,2024年,?杨福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中国:亚洲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新加坡、北京、上海、首尔、东京……艺术博览会也遍地开花,您怎么看亚洲的艺博会生态?

  乐思洋:其实我们把这个观察角度放在欧洲或者亚洲,大家都觉会得非常自然,这两个地方本身就有很悠久的历史,多年以来都有不同的国际艺博会。亚洲现在有自己的国际艺术平台,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推动亚洲艺术的现象,代表了亚洲当代艺术的成熟性和国际认可的提高。通过亚洲不同地区的这些艺术平台,也可以让国际观众认识到亚洲艺术的多元化。不管是首尔、东京,还是新加坡、上海、北京、香港,其实都有自己非常特别的艺术特色,提供给不同有需求的观众。(采访/撰文 许柏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