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20:51: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 李百灵
雍正朝下旨织造的大量宫廷用锦
明清时期戏曲脸谱色彩对比
五彩装斗栱纹样
唐白居易宅院遗址出土的“花瓷”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色彩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宇宙万物的认知与感悟,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特质和价值观念。色彩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色彩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是东方经验智慧的凝结,也是中国人审美追求的反映,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23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众多专家学者以理性的方法、现代的意识,对中国传统色彩的概念、体制、结构和理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色彩历史中的审美精神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文化的彩陶、岩画和地画到五行五色学,再到晋唐时期的青绿山水,及至明清文人对玄、素的探寻,体现了古代先贤对色彩观念、色彩规律和色彩语言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意识和文化精神。
《周礼·考工记》中有云:“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中国传统色彩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五色观。中国传统的“五色观”,结合“阴阳五行说”,从自然中生发。同时,“五色观”并非独立静观的存在,而是一个全息式的整体思维系统,对应天地、阴阳、方位、季节、声音,牵系五脏、五味、五气,关乎内心的声色与动静。不同的色彩,对于国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胭脂、月白、石青、黛色、松花黄五种中国传统颜色的名称诠释了独属于中华文化的浪漫:胭脂由“燕支”化名而来,后既是颜色也是女子梳妆用品;月白借月亮之色,月之光似白似蓝;石青似黑非黑,似青非青,一个“石”字将颜色具象化;“黛”为女子画眉的矿物,后将黛色用来形容颜色;松花黄出自松树春天的花骨朵。五色名称均有典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色彩名称中的美学追求
有研究表明,我国历朝历代的色彩名称约有400个,可谓十分丰富,例如仅是绿色就有松花碧、葱根绿、碧绿、明绿、石绿、纱绿、鸭头绿等,红色则有退红、败红、桃红、洋红、银朱、珊瑚红、彤、霞、不肯红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色彩的命名往往与具体的物体有关。然而,时至今日,物名与色名如何对应仍旧是一个难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郑巨欣指出,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语言文字表述自然的色彩,“自然的色彩”似乎离开文字和数字变得难以描述,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终朝采蓝,不盈一襜。”“青”和“蓝”到底是什么关系,他通过蓼蓝染色的实验来求证,并由《楚辞》《唐宋诗词》《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描述建立起物色和色名之间相关的色彩谱系,他所提出的观点物色、色名体系,为人们探讨物色和色名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宋建明通过对于东汉刘熙的《释名》进行特别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实践后,把色名归为三个方面:意象的色名,如天地之色,天玄地黄;颜色的色名,如颜色的材料、工艺等;物象色名,如人体、肤色等,力求找出色名与当时的“物/物色”的对应,通过文献、物证、请教艺匠、想象叙事、数字表达等恢复传统色彩的样貌。
汕头大学副教授、色彩研究者陈彦青认为,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有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色彩性格,与西方色彩有着较大的区别。重新找到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的性格与特点十分必要。“《二十四诗品》各品描述,既有与色彩视觉直接关联、以感官体验为主的‘纤秾’‘绮丽’之类,也有如‘雄浑’‘冲淡’‘高古’这种在含蓄层面进行意象转换、感知的审美格调。具体如与诗意品格‘雄浑’相类的颜色有墨、绀、緅、墨灰、鸦青、绿沉等;具有‘冲淡’品格的颜色有松阴色、天缥、鹭白、草白、鱼白、苔色等。以《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色彩感知类化的基础,进行中国色彩二十四品调感知上的美学归类,是合理也是有效的。”陈彦青说。
色彩风尚中的世俗百态
中国各个朝代的“流行色”各不相同,这实际也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例如,唐代服饰制度的“礼常分制”是服色自由的前提。唐代的开放是完全建立在礼制基础之上的,但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女性服饰似乎没有色彩的禁忌,她们可以穿着任何她们想穿的颜色。而盛唐的安定统一以及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文化的“世俗化”提供了厚实的土壤。礼常分制造就了唐代女性日常服色的“随所好尚”。服色中极具审美时代特征的“红绿”配色才得以应运而生。“唐代整体开放的风气下,美的概念更加生动和宽泛,服饰中红绿配色不仅展现了外观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唐代文化中高度的包容。所以并不是一味追求高高在上的雅致。”北京联合大学讲师曲音评价。
又如,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的《五色与婚姻》,就探讨了青、赤、黄、白、黑在婚姻、婚礼当中的各种呈现。如媒神尚青、月老结绳、红叶传情、黄昏结婚等。特别论 述了五色齐备,指出汉代的婚姻礼物有30余种,可以构成五色,能够烘托结婚气氛的色彩呈现。此外,历朝历代皇家对于颜色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规范,不同品级的官员,在服饰的色彩、纹样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百姓的服装色彩和纹样也深受影响。
色彩配色中的艺术积淀
中国传统色彩不仅有着丰富的命名系统,在配色和合色方面也有着独特之处,在服饰、织造、建筑、戏曲、绘画乃至文学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体现,且形成了严谨而博大的色彩系统。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的成果,历史上位居我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燕靖以云锦为切入点,介绍了云锦匠人配色口诀与云锦纹样色彩的独特审美。云锦工匠在长期实践当中形成了很多口诀,通过晕色、两色晕、三色晕呈现色彩的浓淡及色阶的不同,形成了色彩的立体生动的效果。例如三色晕的配色口诀有:水红、银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玉白、古月配宝蓝,等等。“众多的口诀形成了非常重要的非遗典籍,明《明会典》、明朝的志说《舆服志》等都有配色口诀在其中。《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志二》中也有专门的记载,当时贡品皇帝、皇后、皇太后专属用的明黄具,如何形成色彩,在中间都有很多的配色技法。可以看到云锦作为朝廷工艺非常讲究,以致形成了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夏燕靖介绍。
在建筑方面,早在盛唐,在重要建筑上就形成五彩缤纷的彩画装饰。发展至北宋,再经过规范,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彩画类型,最简单的朱白彩绘依然保留为“丹粉刷饰”,而最高级的“五彩遍装”,已经是繁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其中的“青绿叠晕装”则在明清官式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发展和运用。故宫博物院正高级工程师陈彤对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五彩遍装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表示,五彩遍装是多彩色调的高级彩画。这种彩画从唐宋到元明清,各有特色,体现出各朝各代在审美方面的转换。
清华大学副教授杨建军则关注到,清朝中期三部《布经》在染料搭配和使用方面也出现程式化的固定组合模式,反映出清朝特别是中期染料择取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何韵旺对于古代艺术理论中的“合色”则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表示,传统合色不只是限于植物色和植物色之间的混合,也有矿物色和植物色的混合,以及矿物色、植物色加另外一种植物色的混合。不同体制之间的设置的“合色”为我们理解古代色彩提供了多元的思考。
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戏曲当中。周口师范学院校聘教授杨蕾在对于昆腔杂戏、近代戏曲色彩的交融研究后发现,乾嘉之后,在戏剧舞台上探索出一种新的呈现方式,形成了一个新的视觉话语体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表示,传统色彩研究不仅体现着对古代历史中色彩的观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不仅对传统文化研究和中国美术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具有深刻的影响;不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体现出了中国品格、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魅力。相信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努力,绵延千年的东方色彩必将在新时代的生活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图片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