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 22:00:22 来源:解放日报 简工博
一种新的打卡博物馆的方式正流行。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在上海观复博物馆拍的照片:站在展柜的特定角度,玻璃映射出的黄金文物就“戴”在了参观者身上。
将馆藏文物“穿戴上身”,成了不少年轻人参观博物馆的新乐趣。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方式可与文物产生特别联系。但在另一些观众眼中,想要拍到这样的照片需在展柜前花大量时间,“不仅自己无法认真欣赏展览,对其他参观者是一种干扰”。
“既然来了,每件宝贝我都要上身试戴,体验一下它曾经主人的精致奢华。”不久前,有网友参观上海观复博物馆时,利用展柜的镜面反射,将黄金项链、手镯等文物与自己的影像交叠重合,拍摄出的照片产生出一种将文物“戴”上身的错觉。
在观复博物馆的金器馆,多件黄金饰品和器具被安置在玻璃展柜中,部分展品还用支架撑起。观众只要站在这些悬挂的金器展柜前,自己的影像就会被映射在玻璃上,与柜中的展品重叠。“博物馆里环境光较暗,但展柜光线明亮,容易形成这种镜面效果。”观众厉女士说,如今这样“趣味性强”的拍照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很流行,“除了博物馆,别的地方还真没这效果”。
如此“出片”的参观博物馆方式在各地博物馆流行起来。今年7月底刚刚重装上阵的三星堆博物馆,因其形象独特的文物和大量独立式展柜设计,成了参观者竞相创作的去处。在一处两面皆可观赏的青铜人头像的展柜前,有观众站在选定的头像前,再由拍摄者绕到后方选择特定角度透过玻璃拍摄,古老的文物就会和观众的面部重合。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梁庄王珍藏展,观众罗敏就在一处黄金文物展柜后方,抬手将梁庄王朱瞻垍的王妃魏妃的一大串金手镯“戴”上自己的手——这也是社交媒体上在此处打卡的网红姿势。在洛阳博物馆,有人一袭华丽的唐朝服饰,在北魏泥塑人面像旁边双手抬起,仿佛将这一素雅雕像轻轻拥入怀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把明孝端皇后凤冠“戴”在头上,成了不少年轻人打卡拍照的愿望。
“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受。”在厉女士看来,不少珍贵文物也是前人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当这些文物还原到人身上,会让人产生奇妙的联想,“这可能比任何一种展示都更有冲击力”。而罗敏则认为这是参观博物馆的有趣方式,“从不同角度观赏文物,可以让大家一次又一次走进博物馆”。
不过,想要拍成一张高品质的“穿戴”文物照片可不容易。为了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一张戴上黄金面具的照片,有网友表示为找准角度“蹲了半个小时”。不久前从事教育行业的胡莹前往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时就遇到这样的状况:参观黄金面具时,一对年轻情侣想要拍摄戴上黄金面具的照片,不断寻找角度,一直让周围的观众让一让。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观众以任何创意方式来欣赏文物、参观展览,都是一件好事。“平衡不同参观者的需求要在策展上加强细节考虑。”有策展人说,可以将受欢迎的展品分布到不同区域,减少相互干扰;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一些打卡点,提升拍照观众的效率。
北外滩国客中心·虹空间不久前举行了一场法国珠宝品牌尚美的“冠冕绮梦”展览。不少参观者都想拍出头戴冠冕的照片,主办方推出模型和虚拟试戴两种方式供参观者体验。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