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

时间:2023/11/3 21:59: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 李佳霖

  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办。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科技赋能·人民共享”为主题,以行业展览、学术研讨、文化讲座、公众体验等方式,展示了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故宫博物院等数十个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单位,十余个省(市、区)文化旅游、文物管理机构,带来了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保护与更新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苏州姑苏展厅呈现了苏州古城的保护利用成效。苏州人文历史悠久,建筑文化遗产丰富,现有平江路等7个历史文化街区、61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28处省级文保单位、692处市级文保单位。多年来,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加强古建筑保护的顶层设计;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实践“小单元、渐进式、微更新”成片保护模式;坚持原真性保护以及运营前置,探索建筑保护与展示提升相结合的路径……提供了古城保护可供借鉴的“苏州样本”。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展示了其在文物保护利用、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成果。近年来,该公司团队对云南石寨山古墓群、江西通天岩石窟等进行了文物影响评估、预防性保护以及修缮施工、环境整治等工作。“由我们修缮施工的广东省级文保单位荣封第获得2020年度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项目严格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开展,修缮后还设置了展陈空间、融入了游览路线,成为展示客家建筑及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推进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伟民说。

  在交河故城展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文管所所长王建东向记者介绍了交河故城的“蜕变”。交河故城近年来实施了雅尔湖石窟保护利用项目、交河故城陈列布展提升项目等,文物保护的基础得到夯实,保护理念也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并重转变。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交河故城在推动文物和旅游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如推出“交河之夜”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借助多种旅游业态和产品,让千年交河故城“活”起来。“希望吸引更多人到交河故城了解它的历史,并将其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王建东说。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近年来, 得益于越来越多新技术的运用,文化遗产更好“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在本届博览会现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可见一斑。

  在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展台前,观展人员争相体验元宇宙古街区。在场景、人物、商品都按照1∶1还原的元宇宙古街区,公众通过数字建模技术把自己的形象扫描进系统,就可以进入街区进行旅游、社交、购物等。该联合实验室数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源介绍,他们团队将文化遗产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合起来,打造了文化遗产体验平台,让公众沉浸式了解古城古迹。同时,与博物馆合作,对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还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远在天边”的文物“搬”到公众眼前。

  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展厅,龙门石窟万佛洞内原本面部残损的“最美观音”通过数字技术修复后,得以逼真呈现。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23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但由于多种原因,不少雕刻造像残缺流失。“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很多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在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上。”龙门石窟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郭晨晖说,依托研究成果及三维数字资源库,龙门石窟研究院采用虚幻引擎技术,高精度、高保真还原了洞窟实景,观众可以“步”入洞窟,选择浏览路径和视角,零距离观赏造像及碑刻细节。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展厅的互动体验区,“云游长城”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参与。公众可以在展区交互屏上通过清理、砌筑、勾缝、砖墙剔补和支护加固等步骤“参与”长城修复,还可以凭借所获积分兑换其文创产品。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本届博览会还精心设置了多场具有浓郁苏州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体验活动,包括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体验、“香山帮”营造技艺体验等。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体验活动分为大模型户外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在户外展示区,1∶2.5复原的“过云楼”模型占地面积25.6平方米,进深4.94米、高约3.1米,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观摩拍照。在互动体验区,一边,老工匠演示精湛的雕花工艺;另一边,工作人员指导公众搭建山雾云、轩、檐口等模型。在“香山帮”营造技艺体验馆,公众可以拼接榫卯、体验苏式彩绘、尝试花街铺地等,深入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园林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其内的轩、花窗、斗拱等很熟悉,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体验。这次亲手搭建这些模型,让我了解了园林建筑的匠心,更加为苏州的文化自豪。”市民刘女士说。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开街活动也是本届博览会的亮点之一。“桃花坞游园会”系列创意市集、桃花坞木版年画体验活动、唐寅祠文化展示及戏曲表演等活动,吸引公众走进桃花坞、了解桃花坞。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文化遗产“人民共享”。要大力推动文化遗产的社会参与,因为只有每个个体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有深切感知,文化遗产社会整体保护意识才能有效提升。“建为历保是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的发起方,发挥了企业带头作用,主动作为,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示范。”刘玉珠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