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艺术评论的“点”“线”“面”

时间:2023/10/26 20:25: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仝 妍

  艺术评论要以“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为尺度选择评论对象,通过有效的、学理性的书写,使文本能够成为可供后世回溯、核对、阅读的评论史料。

  然而,评论家的主体意识会因动机、目标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考虑艺术评论的动机和目的时,评论家的主体意识需要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需要充分尊重、注重对艺术实践的观照、阐释、分析,实现与艺术实践的互动。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古人相关思考的维度与方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于诗学与诗歌创作提出了“现量”的理论。艺术评论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也是具备并体现出王夫之所言的这种“现量”,即强调和对象真实、及时的互动,强调对事物的状况和体系实现全面的把握,也强调刹那间的获得。评论家需要灵感、激情和顿悟,同时,还要注意现实性和真实性,即在观看、品评的过程当中要带入情感,入戏后还要用更宽的思维去全面认识所观照的对象。王夫之的“心目相取”“即景会心”,正是评论家进行评论时,其主体意识的重要“在场”。

  艺术评论还需要通过运用艺术理论、观念或信念促动、塑造和影响评论的效果。这是因为当代艺术实践是丰富多样的,评论视角的向度也应是立体多维的,理论的烛照给予我们更丰富和广阔的评论空间。综观当前艺术评论主要的理论视角,可以大致归为三类:

  其一,由形式分析进行审美批评。这是较为传统与经典的艺术评论的理论视角,从艺术语言本体出发,涉及形态学、语言学、符号学、形式主义等艺术理论方法的运用。这可以被视为艺术评论的“深度”——以一个艺术作品、现象或人物等为小的切入口去开掘对象的深度,以小见大地探索对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其二,以意义阐释进行文化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与文化研究的目标指向为艺术评论提供了“广度”——评论可以从单个的作品对象出发,更可以关联到历史的前继与后续,或是跨学科、跨门类的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因此把关照对象的覆盖面扩大,放在一个整体格局或坐标系中去思考、剖析、阐释、判断,可以对艺术创作的总体发展与创新有更为准确与客观的定位与认识。

  其三,从根源探究进行现象分析。这类评论多从艺术社会史、社会历史批评的维度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进行评论。艺术鉴赏是艺术评论的“矢度”——艺术评论的职责是引领、引导艺术创作的走向,这样的评论必须要在科学的、历史的观念中,对当下的实践做出认识,进而对其发展走向做出研判。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烛照下的评论,要根据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合理、合度使用语言。对于评论语言不灵动、阅读体验不佳的问题,需要评论者从有效阅读、价值阅读的目标出发,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进行专业阐释,以便于读者理解。

  此外,当代艺术多样化、现代化的文本创作,使得传统批评话语无法有效解释这些新的艺术现象,造成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尴尬,也引发批评话语的“众声喧哗”现象。一方面是出现批评类型的分化。如彭锋在《中国艺术批评的特点》一文中把当代艺术批评的类型分成三类: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批评、追求商业价值的商业批评、维护学术价值的学院批评。另一方面是出现评论主体的分化。评论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家群体,即学院派或官方体系,他们以一定艺术专业的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进行评论,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精英话语;另一类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日益发达,相应地出现了一种大众话语体系。这些话语形态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体现出当代文化的包容性与和而不同的特征。

  在当下信息爆炸、自媒体发达的传播语境中,艺术评论的时效性、有效性可体现为做“活”时评、做“大”短评、做“强”述评,在此基础上构成评论矩阵,激活评论生产力和创造力。艺术评论作为独立、理性的文本写作,其“点”在艺术观,其“线”在历史观,其“面”在文化观,通过对艺术实践的解读与阐释,通达艺术实践及其背后的历史与现实、美学与真实。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