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7 21:34:45 来源:新浪收藏
全光荣:阈限之维
Chun Kwang Young: The Dimension of Threshold
2023.9.28 - 10.29
策展人:冯博一
Curator: Feng Boy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二空间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2nd Space
展馆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浪讯,9月28日下午,韩国艺术家全光荣(Chun Kwang Young)中国大陆首次个展“阈限之维”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亮相。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冯博一策划,展出艺术家自2003年至2023年间创作的20余件极具代表性的“聚合”系列作品。
《聚合03-BJ001》,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直径 310 cm,2003
“阈限”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和概念,意味着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从稳定的状态中脱离,同时向待建立结构过渡的状态,包括分离、阈限、聚合三个阶段。而“阈限之维”指涉的是介于两者之间模糊、暂时和不确定性的文化杂糅空间,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魅力。全光荣的艺术履迹和创作的《聚合》系列作品,具有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化与递进的“阈限”特征:通过艺术化的仪式,将个人的思考、认知和经验交融于他“一意孤行”的艺术实验之中。
《聚合18-AU049》,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148 × 210 cm,2018
他将韩国传统的、坚韧的桑皮纸材料,转化为创作的媒介,沉淀为作品的底色,并超越了其中的功能属性,直接对应和测度着时代的沧桑变化。形成了遮蔽与交叠的碎片化结构,并始终处于“无边”的抽离与延伸之中。其中压缩着他偏执、严谨的处理方式,也是他节制、精致艺术态度的象征。充分塑造和建立了一个独属于自我封闭的视界。而长时间单一地去做一件事,或许是他最喜欢的工作方式。
《聚合21-AU012》,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229 × 183 cm,2021
在全光荣创作的行为方式上,他根据时间、空间和心绪的起伏变化,“亦复如是”地对桑皮纸进行捆绑、结扎和勾勒、点染。这种带有日常修行的现场和逼仄的视觉空间,将观者带入到了一种心理体验的境地,弥漫出一种静穆的氛围。因此,他的创作所构成的修行状态直接衔接于东方的传统文化,在顿悟、冥想、观照之中,愈发显示出静与动、冷与热、简与繁、疏与密的融合。
《聚合22-NV281》,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229 × 183 cm,2022
作品中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与叠加出的不同形态的错落装置,则形成了一种字尘信息、折纸缠束与复数般凝聚的视觉效果。由此,时间与空间产生了一种混杂、微妙的关系,凸现了一种不确定性的作用和无法把握的变动。这种“不确定性”与其说是他对艺术边界的模糊与交融方式的探索,不如说是超越现实经验之外的艺术想象,完成了他对具体而微的历史、日常和记忆的情结。
《聚合23-JU082》,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101 × 101 cm,2023
而由他构成的种种“魔块”,包括色彩渐变的壁挂式的拼贴集合,不仅是视觉形式的堆叠,还聚集着他个人乃至族群的能量,这个能量是有重量的——既纠结于矛盾的角逐,又掣肘于对抗的平衡。其价值与意义不是在作品的对应关系中去寻找,而是在他所规约的“聚合”装置中不断探索对历史、现实及个人境遇的多维投射。
《聚合23-JL094》,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91 × 74 cm,2023
当这些桑皮纸捆扎的文化符码,密密匝匝地悬沉于展厅之时,社会本身所形成的裸露伤口见微知著地将那些曾被以往的历史书写有意或无意忽略的细节直观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构建出一种质朴、直接的力量,开启了历史意识形态的另一想像空间。我们尽可以透过历史的浮尘去发现、共享可见或不可见的曾经存在。如同从现实时空中寻找历时性的记忆,又仿佛是祭坛,在沉默、凝重、忍耐与负重之中,一种对历史的迎纳,对大地的皈依,以及对象征物质文化色泽的抚慰。
《聚合23-FE017(星2)》,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直径 185 cm,2023
正是在全光荣艺术的这种表层背后隐藏着他更为深刻的民族情怀,以及他个人对现实生存实在属性的感触,才促使他以艺术方式完成对韩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性转化:历史痕迹不仅有当时的存在,亦有当下的记忆与艺术的诠释。这种异质同构关系的吸附,可以感受到他作品沉默中的骚动,冷峻中的热烈,无常中的永恒……从而构建了他纯粹而精确的文化针对性,形成了他艺术创作的支点和风格样式的标示。
文/冯博一
《聚合21-DE188》,混合材料韩国桑皮纸,175 × 145 cm,2021
[关于艺术家]
全光荣,1944年生于韩国洪川郡。全光荣出生在韩国殖民化和政治压迫盛行的时代,1968年到美国费城艺术学院学习。然而,因为社会环境强调资本主义和艺术的自我表达,全光荣未能适应美国的艺术模式和生活方式。回到首尔后,全光荣开始尝试使用韩国桑皮纸——一种他童年时熟悉的材料——来制作大型的独立雕塑。
“聚合”作为全光荣的标志系列,让人联想到岩层或矿物的不朽结晶的雕塑。为了创造不同的形状和动态,全光荣会用从韩国书籍上撕下来的桑皮纸进行扭曲、折叠和波纹处理,然后将它们包裹在聚苯乙烯上,使他的每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和个性——仿佛成为变质的、有生命的有机体。纸作为媒介在被人类使用之后,终于能够在艺术家的手中回归到它的自然怀抱,再次被赋予了活力。全光荣也注意到了印在这些桑皮纸上的文字和字符。在撕裂和重塑的过程中,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过去的毁灭和随后的新生的比喻。这样的视角不仅在艺术上是对传统流派和方法论有意识的挑战,而且在更大范围内传达了社会符号学的流动性——文字和语言的意义可以迅速褪色和转变。
他的近期个展包括:“阈限之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2023;“全光荣:时代重塑”,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威尼斯,2022;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个展,俄罗斯,2022;Museum Ground个展,韩国,2021;“碰撞:信息、和谐与冲突”,Sundaram Tagore画廊,新加坡,2020;“特展:Giyeok的时刻”,Hagaram艺术博物馆,韩国,2020;“全光荣:聚合”,Jordan Schnitzer艺术博物馆,美国,2020;“敏感结构”,Beck & Eggeling国际艺术画廊,杜塞尔多夫,德国,2019;“聚合”,Sundaram Tagore画廊,纽约,2018等。
全光荣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美国联合国总部、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馆、洛克菲勒基金会、韩国三星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韩国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韩国首尔艺术博物馆、昊美术馆等。
作品《聚合15–MA012》参加广州三年展,2023
个展“时代重塑”,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孔塔里尼-波利涅克宫,威尼斯,2022
个展“聚合”,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2018
个展“全光荣”,Boghossian基金会,布鲁塞尔,2017
个展“聚合”,鸽舍美术馆,爱丁堡,2015
个展“聚合”,鸽舍美术馆,爱丁堡,2015
个展“碰撞:信息、和谐与冲突”,Sundaram Tagore画廊,新加坡,2020
个展“敏感结构”,Beck &; Eggeling国际艺术画廊,杜塞尔多夫,2019
个展“作品:1975-2018年”,PKM画廊,首尔,2018
[关于策展人]
冯博一
冯博一,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兼任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07年至2017年兼任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2010年、2016年两次获“艺术权力榜”年度策展人奖;2018年获第十二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奖。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评论、编辑等工作。关注于边缘的、另类的艺术家和群体,以及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创作;注重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撰写有几十万字的论文和评论文章;策划有上百次的当代艺术展览。在国内外策划的重要展览有:“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北京)、“不合作方式I、II”展(上海、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重新解读——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北京浮世绘(北京798艺术区东京画廊)、“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魅影”展(奥地利维也纳埃索美术馆、荷兰COBRA美术馆)、连续五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何香凝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香港会展中心、澳门艺术博物馆)、首届CAFA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世代转化的中国创造”当代艺术展(丹麦奥胡斯美术馆)、“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徐冰:思想与方法”(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是为中国目前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之一。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