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8/31 20:52:37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1/6)钟飙:万古能量图景
(2/6)彼岸(局部)
(3/6)无常(局部)
(4/6)天蝎座(局部)
(5/6)观想(布面油画)
(6/6)鸿蒙(局部)
展览名称:钟飙:万古能量图景
展览时间:2023/09/09~2023/10/06
展览地点:[陕西]-西安市灞桥区柳雪路996号-(崔振宽美术馆)
主办单位: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钟飙
从景观社会到精神能量场——关于钟飙的艺术
文/杨卫
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变化,也导致艺术潮流从文化启蒙向现实的人文关怀转变,艺术家钟飙就是在那个潮流中脱颖而出的。与当时不少艺术家敏感到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开始关注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钟飙初露锋芒的作品,也是以商业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不过,跟许多潮流艺术家不同的是,钟飙在观照现实的同时,始终带有一种历史的视角,且保持着一段不可逾越的心理距离。这使他的作品虽然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却带有某种穿越时空的神秘性,极具超现实意味。
进入新世纪以后,钟飙逐渐与艺术潮流疏远,开始由社会叙事而转入心理叙事,更是大大拓展了超现实的美学观念。与先前主要关注都市青年男女的游戏人生不同,钟飙后来的作品更加侧重精神空间的挖掘和营造。在其笔端那些被精神内化后的空间场域中,现实已经撕成了语言的碎片,与各种历史图像和未来场景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了一个灵幻玄妙的世界。至此,钟飙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即由原来对现实社会的观照,而转向了对历史的审视和对未来的畅想。正是因为摆脱了具体现实的牵连与纠缠,钟飙的艺术表达越来越从心所欲。与此同时,历史的积淀与未来的憧憬,又给予他超越现实的能量。因此,钟飙获得了想象力的腾飞,无论是观念还是语言,都倾向于天马行空,同时又包罗万象。
钟飙近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就是对这种想象力的进一步拓展。首先是观念的明确,钟飙的作品命名不再指向具体的现实内容,而是引向了心理体验,如“万古能量”“能量波”“寒武纪”“奥陶纪”“共同体”“览胜”“转念”“无常”“山问”“听风”等等。从这些充满禅意的作品标题中,可以看出钟飙的艺术观念,已经从社会化的叙事中抽象出来,具有了更加深奥的哲学意味与精神含义。
其次,是造型语言。在钟飙新近创作的作品中,原本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人物形象,被逐渐边缘化和渺小化,要么压缩,要么变形,要么干脆从画面中隐去。同时,那些壮阔的城市景观,如城廓、楼宇、教堂、寺庙、公路、铁道、汽车、商标等等,也都支离破碎,变成了某些细微的城市零件。而画面的主体,则被波谲云诡的幻象所取代,就像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把现代景观社会的所有一切,都包含在了自然的法力之中。显然,钟飙是以抽象的方式来消解具象,从而把现实空间内化成精神空间。为了更好地阐释这样一个主题,钟飙采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构图,即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等,由此使其画面呈现出一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意象,更加接近于自然的原始形态。
可以说,正是这种回归自然,或者说回归本源的意识,将钟飙从现实的叙事逻辑中彻底解放出来,就像手握战神阿瑞斯之剑一样,获得了某种神力。因此,他后来不再局限于一种媒介的运用和表达,而是把当代艺术的几乎所有语言方式,如油画、水墨、装置、影像等等,都纳入到自己的观念呈现与探索意识之中,加以拓展和深化,从而真正实现了多层次精神空间的营造。
关于钟飙的水墨、装置和影像作品,都是从他原来创作的油画中分离出来,既是围绕其整体的艺术观念,同时又是独立成章。他创作的水墨画,虽然还是油画题材的延伸,但因为媒介的转换,即宣纸的渗透性与墨色的沁染效果,而使其表达更加自由率性,画面也更具氤氲之气。而他的装置和影像作品,则将二维平面引向多维空间,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情境式体验。
毫无疑问,钟飙这种不名一格的开放思维与多路并进的媒介探索,又给他的艺术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因此,借着这些新媒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钟飙在不断放大自己艺术观念的同时,也在中国当代艺坛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能量场。2023.8.19于北京通州
参 展 艺 术 家
钟 飙1968年生于重庆,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重庆市油画学会副会长。钟飙曾在11个国家举办个展,在30多个国家参加联展,作品被美术馆、艺术机构、企业和私人广为收藏。出版有《显形——钟飙的图像世界》《钟飙词典》等。曾获2004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芭莎男士》2010中国年度创新艺术人物、《罗博报告》2016中国年度艺术家、2019中照照明奖二等奖、2020北美照明协会IES优秀奖。钟飙致力于透过纷呈的世相,探寻现实深处浩瀚的普遍联系和潜行动能,并运用创造性的艺术语言,把现实世界的人生观和能量世界的宇宙观结合起来,在多维时空中建构现世的理想国。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