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29 20:09: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可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大事,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鉴于此,高校需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融入策略。
突出文化地位,完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并非仅依靠几门相关课程或几场文化活动即可实现。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使艺术人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高度的文化自信,高校还需着眼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创新,以凸显文化在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全国培养单位意见、跨领域专家学者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将艺术专业一级学科学位类别调整为博士层次,同时在部分专业学位类别中明确曲艺、书法、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地位。此次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是艺术教育改革优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充分体现出艺术学科专业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导向,可为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办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既要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自然有序地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也要立足办学实际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使艺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整体向优秀传统文化靠拢。
围绕专业课程,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并非文化知识的简单拼接与文化要素的生硬搬运,而是应围绕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课程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以舞台美术人才培养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应用于舞台设计的各个方面。比如写生实训课程,教师可依托当地古建筑群进一步延伸出建筑特色、人文历史等文化课题;剧本分析课程,教师可开展古诗词赏析,引导学生以传统诗词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来提升舞台美术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实践证明,并非只有绚丽的灯光与先进的技术才能吸引受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更能打动受众。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例,一幅书写中华文明的长卷缓缓打开,从极具标志性的长城、京剧、太极,到彰显中国深厚历史底蕴的岩画、陶瓷、青铜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向世界彰显出文化强国的魅力与自信。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代替常见的10秒倒计时,节气流转中尽显中国山水盛景,带领世界各国人民感受“中国式浪漫”。因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既是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也是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情怀的过程,只有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追求,才能促进艺术人才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与传承的内在自觉。
立足培养实际,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满足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实际,深入挖掘兼具代表性与地域性的特色文化。以江苏建筑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该校设立“艺术工作坊”教学项目开展实践考察课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详细梳理当地历史文化,以“徐州汉文化”为教学主题,参照徐州出土的汉代陶俑,引导学生设计徐州汉俑Q版动漫形象,以契合当代年轻人审美偏好的方式彰显徐州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再如,广州理工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实践中,既注重推动艺术教育的深度发展,又强调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通过将客家传统艺术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地方文化与人才培养积极联动的有效机制。其中,该校的《设计思维与创意》《舞蹈编排》《声乐》等课程富含客家传统艺术文化,且校内教授编写的与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原生态景观有关的内容被国内多所高校应用于《设计素描》《建筑速写》等教材教学之中。因此,高校应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土壤,依托教学实践提取文化要素、丰富文化成果、揭示文化本质,以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为己任,从而在保持地域文化鲜明个性的同时,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赋予更多特色。
丰富培养形式,拓展文化参与深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旨在构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因此,需要相关教育主体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形式,拓展传统文化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在此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已进行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探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组织非遗项目展演活动,邀请省内知名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展示陶艺、年画、羌绣、木雕等传统手工技艺,通过非遗项目的活态化展示开展美育工作,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实践探索精神与时代工匠精神。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成功开发基于河南坠子表演的传承项目,一方面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辟多元化传播渠道,从而拓宽河南坠子受众面;另一方面积极吸纳省内外优秀曲艺表演者,邀请相关演唱名家、作品创编者担任学院研究员,为传统曲艺的创新性发展注入力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应围绕课程、师资、模式全面展开,高校既要开发好、整合好各类校内外资源,也要利用好、维护好多种教育教学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融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而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夯实基础、提供助力。
依托艺术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旨在使人才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具备良好竞争力的基础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从而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其一,高校及课程教师应树立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意识,主动借助国际讲座、教育论坛、艺术展会等跨国交流机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广好中华文化。其二,国内高校应通过联合培养、合作交流等模式与国外高校保持紧密联系,着力搭建适应国际教育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际教育平台,以更新教育理论、分享教育经验、共享教育资源提升艺术教育水平,掌握教育话语权与文化话语权。其三,高校应抓住留学生这一重要主体,利用留学生培养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比如高校音乐学院可以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民族器乐等课程,从而满足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途径。其四,高校应依托艺术人才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重点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思维的高水平人才,从而为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推动世界艺术舞台演绎中国传统剧目与歌曲,实现中国风影视作品在海外的“出圈”。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刻在中华民族儿女骨子里的基因,是流淌在国人血液中的记忆。无论是承担教育重任的高校,还是安身中华大地的华夏儿女,皆有义务、有责任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命活力,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及民族进步筑牢根基。
[作者张颖系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徐亮系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本文系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TDJG—22—Y23)的研究成果]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