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毕加索、培根、考尔德、赵无极……300多幅蓬皮杜馆藏“肖像”将汇聚西岸美术馆

时间:2023/7/19 21:45:40  来源:艺术中国

巴勃罗·毕加索,《女人肖像》,1938,布面油画,98 × 77.5 厘米

  2023年7月21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将推出重磅常设展“肖像的映象”。继常设展“时间的形态”、“万物的声音”之后,西岸美术馆“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进入终章,从“时间”“万物”到聚焦于“人”,全新常设大展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通过呈现不同身份、领域或社会地位的肖像讲述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描绘了“肖像”这一创作手法的历史发展及在艺术史中的转变。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迭戈胸像》,1954年,绿锈青铜,40 × 33.7 × 19 厘米

  世纪众生相: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

  “肖像的映象”集结了1895年至今的近300件蓬皮杜中心珍藏,涵盖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为西岸美术馆历次展览呈现作品数量之最。在为期16个月的展期内,展期内将进行两次作品轮换,观众可以在超长展期内饱览“肖像”包罗万象、具启示意义的艺术风景。

阿兰·赛沙,《嫌疑人》,2000年,聚酯纤维、丙烯颜料、音响、射灯,音乐:阿尔弗雷德·舒尼特克《平安夜》, 220 × 360 × 70 厘米

  “肖像”是生命与时代真相的忠实记录。“肖像的映象”将开启一次前所未有的“面对面”之旅,带领观众从对人类面部的认知,进入对生命、社会、时代的深刻洞察。展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但并未按惯常以时间线展开,而以15个主题章节贯穿叙事。展览从“色彩”启程,历经“扭曲面部”、“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肖像与艺术家自画/自拍像”、“面具”、“上镜者”、“家庭肖像”、“幽灵”、“怪诞者”、“到街头去”、“世界女性”、“致敬”、“镜子”等主题章节,至“脱帽致礼”结束。

安德烈·德兰,《伊图里诺肖像》,1914,布面油画,92 × 65 厘米

  通过勾勒20世纪以来的众生百态,“人的肖像”在展览中被进一步拓展为“社会的肖像”。观众从中可以透视一个世纪的社会发展进程,亦得以一窥百年来的社会关系变迁:家庭、爱情、友谊、同行、自我、他者。观众将在展览中看到“声名显赫”与“籍籍无名”的人物比肩,通过林林总总的肖像一览从显贵到社会底层的众生相。与之平行的展览线索是,参展作品的艺术家中既有大批青史留名的明星艺术家,亦不伐诸多被忽视和遗忘的艺术家。两条平行的线索在特定的语境下向交叠,为展览的主题带来更多解读纬度。

奧古斯特·桑德,《艺术商人山姆·萨尔兹》,1927年,明胶银盐印相, 30.5 × 22 厘米

  星光熠熠,谱写百年“肖像”艺术史

  “肖像的映象”通过“人”这一主题巡礼百年现当代艺术史。展览涉及诸多艺术史维度,如色彩的流变、写实与表现、绘画与摄影、静态与动态等,也涵盖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原生艺术等诸多现当代艺术流派。

布鲁斯·瑙曼,《艺术化妆》,1967 – 1968年,四段16 mm 胶片转数字录像,彩色,无声,每段时长:10分钟

  20世纪诸多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家代表作将出现在展览中。从巴勃罗·毕加索、弗朗西斯·培根、亚历山大·考尔德、乔治·德·基里科、雷内·玛格里特、曼·雷、黛安·阿勃丝、奥古斯特·桑德、让·杜布菲、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布鲁斯·瑙曼、史蒂夫·麦昆、吉尔贝和乔治等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大师级艺术家,到赵无极、黄永砯,张晓刚、张培力等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家,东西方艺术家共同谱写了一部星光熠熠的“肖像艺术史”。

查克·克洛斯,《阿恩》,1999 – 2000年,布面油画,259 × 213 厘米

  诸多时代名人肖像将出现在展览中,从毕加索为摄影家朵拉·玛尔等缪斯的名作、瓦伦丁·雨果的毕加索肖像,到吉赛尔·弗罗因德为詹姆斯·乔伊斯拍摄的肖像、曼·雷镜头下的勋伯格肖像、弗朗西斯·培根的梵高肖像等等。而展览也不乏超出常规认知的“前所未见”的肖像,从黄永砯的《蒙娜—芬奇》、布鲁斯·瑙曼的“艺术化妆”肖像,到雷内·玛格里特的怪诞肖像、吉尔贝和乔治的亲自出演等。“世界女性”、“肖像与艺术家自画/自拍像”、“上镜者”、“怪诞者”等主题章节,也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看视角。

弗兰西斯·皮卡比亚,《无题》,约1946 – 1947年,纸板油画,64.5 × 52.5厘米 

  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纵览世界艺术宝藏

  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开展国际合作的美术馆机构,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常设展系列深耕现当代艺术史,分别以“时间”、“物”、“人”三条线索梳理艺术发展脉络,并沿着20世纪以来的时间轨迹,以扎实、深入、生动、有温度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项目并没有局限在艺术史的学术框架,而是力图以视觉文化链接时代社会发展,链接与当代观众息息相关的议题,同时注重呈现东西方文化共通相融的部分。

弗朗齐歇克·库普卡,《黄色色阶》,1907年,布面油画,79 × 79 厘米

  西岸美术馆在持续呈现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内容同时,亦力图以开放性、有温度的共建方式,贡献于本土社区公众的文化生活平台。充裕的展期,配合展览详实的导览知识和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力图突破浅层次的看展,令“学习式看展”蔚为风尚。本土观众得以不出国门,在家门口饱览世界艺术宝藏。美术馆日益发展为滋养社区公众文化生活、城市人群精神休憩的公共平台。

黄永砯,《蒙娜-芬奇》,1986 – 1987年,布面油画切割,木、金属、玻璃、纸、灯泡,灯箱:33 × 28 × 13 厘米,画布:165 × 126 厘米

  “肖像的映象”除了会在展期内将进行两次作品轮换,还将举行一系列丰富生动的论坛、公共教育、亲子活动亦将围绕展览主题展开,更多信息将通过西岸美术馆官方平台陆续发布。

凯斯·凡·东根,《比莉肖像》,1920年,布面油画,100 × 81 厘米 

勒内·马格里特,《残废人》,1948年,布面油画裱于胶合板上,59.5 × 49.5 厘米

路易丝·劳勒,《1945年后的生活(面孔)(可调适)》,2006-2015年,乙烯基墙纸,多尺寸

路易斯·史泰特纳,《自拍像,圣地亚哥,智利》,2000年,明胶银盐印相,46.8 × 40.4 厘米

罗吉·安德烈,《安布鲁瓦斯·沃拉尔》,1936年,明胶银盐印相,39.7 × 30.4 厘米

马夏尔·雷斯,《一种自由的形式》,1969年,醋酸纤维塑料、玻璃、投影机、金属、上漆木板,尺寸可变

让·杜布菲,《体操爸爸》,1972年,复合板上乙烯基颜料,227 × 107 厘米

史蒂夫·麦昆,《面无表情》,1997年,PAL制式录像带,黑白,无声,时长:4分03秒

亚历山大·考尔德,《面具》,1929年,铁丝,38 × 29.5 × 29 厘米

张晓刚,《父女 1号》,1999年,布面油画,106 × 86.7 × 5 厘米

展览海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