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抓“生动”瞬间,促“立体”呈现让凝固的雕塑“活起来”

时间:2023/5/22 22:17: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局部) 1958年 刘开渠

  新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城市雕塑作品,怎样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把这些作品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特别是对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公众的共鸣与互动挖掘好、展示好、推广好,是目前重要的课题。

  抓“生动”瞬间,要融合民族历史与当代创新,让更多蕴含中国精神、中华文脉的城市雕塑作品走进公共空间,根据区域的定位,规划鲜明的创作主题,避免出现主题模糊、趣味庸俗的低质量作品。

  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的融合体现,有助于讲好作品背后的生动故事。经典雕塑作品令人过目不忘、直抵心灵,具备史诗般鼓舞人心的力量。它们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强音、催人奋进的号角,是对革命年代的缅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礼赞、对改革开放的颂唱和对新时代逐梦的展望。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现代雕塑的里程碑,是中国雕塑家为历史所塑造的丰碑,其中中国美术馆第一任馆长刘开渠创作的雕塑《胜利渡长江》,是中国美术史上用雕塑表现宏大场景的里程碑之作;又如吴为山2019年为香山革命纪念馆创作的《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聚焦重大历史节点,史诗般的瞬间凝固在浮雕中……这些有代表性的雕塑家紧扣历史脉动,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投入创作,以丰沛饱满的情感投入创作,去表现人民。作品和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雕塑工作者的创作,这些感人的故事是最容易使观众产生共情的。

  故事的主角是人民,人民是时代的“雕塑者”。新时代的雕塑艺术工作者在人民生活的源头活水中获得灵感,紧贴时代脉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让作品成为构建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经典雕塑作品的传播,要基于此找准亮点,提炼精神,避免概念化、公式化,视野要宽广,推介手法要新颖。如中国美术馆组织实施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及“作品巡展”活动。5年来已举办19期,先后邀请46位雕塑家为先进人物现场塑像,现已完成59件雕塑作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一是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指导创作和传播,创作者和策划者都要认真听取专家对史实、政治内涵、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理论的解读,对历史场景、事件人物、关键细节等深入研究;二是接地气,把作品的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起来呈现和解读,挖掘其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促“立体”呈现,借助创新科技行之久远,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作品建立电子“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形成城市雕塑的线上图书馆,开发短视频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推广,形成网络热点效应,争取更多受众,特别是青年观众。

  弘扬经典、寓教于美的融合传播,不是“专业的”迁就于“大众的”,也不是“通俗的”隔阂于“高雅的”,而是经典的艺术创作不仅在大众的传播语境中获得了肯定和激活,同时更为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技术传播赋予了文化的意趣和审美的品格。

  如建党百年之际,围绕“伟大征程时代画卷”大型展览,中国美术馆打破展览周期和地域限制,展开跨界合作,创新性地利用虚拟现实全景技术、虚拟体验、智能导览等技术,同步推出线上全景展厅。知名主持人康辉、海霞等和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张凯丽等成为展览的讲解员,观众用手机就能聆听他们的生动讲解。中国美术馆还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出“百年百幅经典美术作品数字体验展”,借助新技术、新应用,以高清画屏为载体,让艺术典藏借助科技走进大众视野。

  科学技术本质上就具有某种美学因素,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拓宽审美视野,为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留出更多发挥空间。科技与审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今是全球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由此也催生出空前丰富的审美形式和体验。加强全民美育,提升全民素质,势必要坚持创新科技和审美的深度融合,借助创新科技的力量为全民美育插上翅膀,以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运用创新科技,还能更好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不同民族之间传播美和讲述经典。近年来文旅协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各种科技手段参与下,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场、文化馆等凸显作为美育平台与课堂的生命力,这些场域是城市雕塑的室内空间,连同更加广阔的室外空间,是雕塑艺术无尽的舞台,成为全民美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凝固的雕塑“活起来”,要线上线下结合,文旅融合,将雕塑纳入到城市旅游文化中,通过作品回溯历史,感受艺术,让优秀雕塑作品融入生活方方面面,提升全民素质。

  新时代雕塑在其发展中,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一、雕塑已超越原有定义,从专业角度与国家形象和当代文化、人民生活融为一体;二、雕塑家们已自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拓展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创作追求,用新作品、新语言诠释时代精神。作品的“新”即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讲社会价值,不仅面向业内,还面向全社会,让美育融入公共生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会价值。

  时代对于雕塑展览展示及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社区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也成为全民美育的重要阵地,随时随地在“家门口”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机场、地铁等广告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让经典雕塑作品延伸触角,雕塑可以进入公益广告,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创意、多种载体、多个区域来宣传,结合不同场景类型受众的特点,针对性地投放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可以借鉴人工智能先进展览方式和传播方法,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手段和先进理念,增强经典雕塑作品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让凝固的雕塑“活起来”,要充分运用网络,“蹭”网络的热度,让大理石、青铜不再冰冷。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强化跨界融合,努力开发数字美术馆。运用好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利用云展览、云课堂、数字化藏品资源,为艺术传播赋能。如云展览,不只是把线下的展览简单地搬到线上去,要研究线上的特点,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可以结合短视频、网络虚拟导览等,提高对经典美术作品的数字化推广。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流行文化元素,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吸引青年人关注雕塑之美。

  活化雕塑,让更多的人“看见”还要“看懂”,要统筹线上线下,不断加大媒体传播力度,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和特点,加快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进行二次创作,制作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交化的精品。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美术馆共同策划,这种跨界合作让雕塑在内的美术经典“飞”出美术馆,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增强了艺术覆盖面和渲染力。

  最后,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雕塑艺术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写意雕塑在内的中国艺术作为一种直指心灵的世界性语言,是文化的“活水”,推广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它通过丰富的视觉形式、多样的交流渠道以及适宜的对话语言等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实现中外文化之间的无障碍沟通,让全世界的观者都能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艺术传媒推广部主任、研究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