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聚焦《永恒的祭献: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大展(11):镜子的妙用

时间:2023/5/21 20:12:18  来源:艺术中国

  撰文_柳扬

  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白雪公主》里有一个王后,常常问一面镜子:“镜子、镜子,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镜子先是说,最美的女人是王后,后来却改口是白雪公主,从此引出一个王子救美的童话来。我们被故事深深吸引时,竟忘了产生曲折情节的始作俑者——镜子这个意象的含义:那并不是一个只能机械地反映形象的物质,而毋宁是个生命体,当王后看它时,它也回望,而且答话时不掺杂半点虚假。镜子的意象和尼采的著名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我站在《永恒的祭献: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展中的多面镜子前,朝那深处张望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镜子就像深不见底的历史一样,也望向我,而且它的回眸百分之百地真诚。

第一幕《万物有灵》中靠墙而立的落地大镜子

  展览中的镜子之一是第一幕《万物有灵》中那面落地大镜子。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总面积超过1100平米的大展展厅形状如一个长方形,分上下平行的两排展室,每排各5间。《永恒的祭献》展使用了上面一排5个、下一排左右各一个、总共7个展厅。每一排中间都有一个由通道形成的中轴线,也就是说,观众站在任何一侧的尽头,都可以看到一串5个展室的另一头。这串由中轴线连接的5个展室展示了这个展览最重要的5幕:《万物有灵》、《宗庙》、《祭祀》、《宴饮》,和《礼制》。我设想这5幕各自独立,但有又互相关联,给观众的体验是,仿佛他们穿越到了商周时期的青铜时代,身临其境,亲历一个祭祀的过程:从进入陈列青铜祭器的“庙堂”,到亲历涉及青铜礼器的“祭祀”活动,再到参与使用青铜酒食器宴饮的欢快场面,最后身处由血亲联系和宗法等级秩序形成网络的礼制社会。连接5个展室的这条中轴线过道,像一根无形的线索,在空间上将时间和故事或场景串联了起来。

连接5个展室的中轴线过道

  叶锦添先生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这条中轴线,实现了各幕既独立又关联的脉络。在视觉上,观众站在中轴线的一头,能看到各个展室的一点点场景,让人想起苏州园林那种近景远景的层次:“庭院深深深几许,帘幕无重数”,景致并非一览无余地一次展现,毋宁,它们从远处给人一些挑逗,然后移步换景,逐次展露。

  给展览锦上添花的是,中轴线右侧尽头靠墙而立的那一面巨大镜子,由于镜子正对着那条长长的、串起5个展室的过道,镜中的幻象将中轴线和沿线的景致扩大了一倍;观众站在镜子前,左看右顾都是都是看似无尽头的场景,以及包孕在这些场景及其转换中的历史和青铜器文化。

镜子及其反映的中轴线和展室

  由于镜子就立在那道由数十道长条纱组成、上面投射了黄河影像的透明的黑色纱幕旁,汹涌澎湃的母亲河被镜子延长了一倍。纱幕上的排空浊浪和反射在地上的滚滚波涛交相呼应,影片本身聚焦的汹涌湍急和纱幕飘动产生的运动感相得益彰,让观众感到,历史就如这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水一样,泥沙俱下,从身边滚滚而过。 

被镜子延长了的黑色纱幕,以及投映在纱幕上和地上的黄河影像

  展览中的另一处镜子的妙用,位于序幕“场景设定”中。那个空间的正中有一块长方形、用透明亚克力所制的“悬幕”,吊挂于观者和天花板之间。从“悬幕”上垂下十来件以透明材料用3D打印机做成“青铜器残块”,暗示我们对蒙尘的历史以及礼器文化的知识,零碎而不完整。和“悬幕”相呼应的是地上一块同样形状的镜子,静静地、深不可测地反映着上方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的“青铜器残块”和“悬幕”,暗示人们,历史并不总是一维的和线性的,毋宁,它是立体的和多维度的。

序幕“场景设定”中,置放于地上、反映“悬幕”和“青铜器残块”的镜子

  在展览的最后一幕(第六幕)“回到起点”,10件“残块”所依据的那组青铜器以完整精美的形象出现,暗示观众,这个展览提供的精神之旅,帮助他们增加了对历史的了解,而他们朝向古代的镜头,焦距也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个展室正中的一个玻璃展柜里,十件青铜器陈列在一个铺设了镜子的桌面上,同时在它们的上方又悬挂另一面尺寸相当的大镜子;青铜器在两面镜子的来回反映中,产生一层又一层无止境的投影幻象,暗示华夏古人创造出来的青铜文化,博大精深、探索不尽。同时,从桌面上往下看,那些层层叠叠的青铜器就如同还深埋地底一般——这个景象也是对发掘了蒙尘历史的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一个礼赞。

青铜器在两面镜子的来回反映下,产生了无止境的投影幻象

  除了暗示绵长、多维的历史,以及营造围绕历史的神秘感,镜子在这个展览中还有许多妙用。这些设计极大地利用了平面镜子的物理属性和功能。比如一些展柜的平台、或者展品所栖身的座上都安放了镜子,平面镜给青铜器本身就富有韵律的轮廓增加了一个完美的倒影,因此拓展了观者的视觉享受。

放在镜子台座上的一对战国有翼神兽

  对于一些有足的器物来说,镜子能让人观赏到它们一般难以见到的底部造型。

  除此之外,镜子还缓解了展厅中偏暗的灯光:为了营造戏剧化和神秘感,有许多幕展室中缺乏均衡的灯光。聚光灯大多来自天花板的位置,这种情况难免造成一些器物底部偏暗,而镜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

放在镜子台座上的西周晚期人足盘

展览题目:《永恒的祭献:中国古代青铜礼器》(Eternal Offerings: Chinese Ritual Bronzes

展览时间:2023年3月4日—5月21日

策展人:柳扬 

展览设计:叶锦添 

展览地点: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

本次大展策展人、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柳扬博士将以笔记的方式陆续撰写系列文章,介绍该展的构思起源、策展理念和布展过程,艺术中国近期以连载的方式独家陆续发布,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并允惠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