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9 22:09:25 来源:艺术中国
撰文_刘鹏飞
2023年4月28日下午,“设计信阳·美好生活”文化月系列活动在信阳百花园广场开幕,同时也标志着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正式启动。
TBB总策展人左靖与各位嘉宾共同探讨“地方之书:从本地到社区”的多种可能性(摄影:波妮)
据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总策划左靖介绍,TBB信阳书墟是本次文化季的先期活动,包含“边饮茶,边读书”论坛、 “主题书展:边饮茶,边读书”和“七年,广州书墟回忆展”“越在地,越美丽:在地刊物展”两个特别展和电影《江淮》的试映会。(社区建筑、主题展览和共建花园内容详见“创建有温度的社区“家园”——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在信阳启动”一文。)
杨超导演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4月28日至29日,时值正在举办的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期间,百花园广场上游人如织,喧嚣热闹。伴随着室外热烈的背景音,由策展人、艺术家、地方文化建设者和书业从业者汇聚的“边饮茶边读书”论坛在四季·冬书屋的论坛区悄然进行。
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总策划左靖在论坛开场致辞中谈到:“TBB信阳书墟活动是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的首次亮相。我们把“两个更好”书屋定义为“社区建筑”,希望将社区居民作为创造的主体之一,通过当地居民、艺术家、建筑师和策展人的共同参与,将书屋拓展成为一种当代的复合空间。我们希望,书屋的建设是一种全过程的持续的筑造行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建造,更是人文意义的建构。创建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将公共民生建设嵌入地方肌理的小型社区建筑中。
本次论坛,我们有幸邀请到了17位书与书店的从业者在这样的社区建筑空间一同讨论书、书展与书店。未来我们将开展更多集展览、论坛、演出、放映、书墟、市集、工作坊和出版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活动,期待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店创始人、出版人、书评人、作家、策展人、建筑师、生态研究者、城市研究者、店铺主理人、儿童美育教师和社区居民一道,寻找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的社区生活方式,绘造信阳美好社区的未来。”
关于书墟的概念,笔者询问了策展人芬雷,他介绍“墟”是一个具有岭南特色的字,侧重于场域的概念,书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书的集市。
电影《江淮》试映会
首先进行的是杨超执导的电影《江淮》的试映会。杨超导演是信阳人,他的电影《长江图》获得过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在国内外引起过很大反响。《江淮》是杨超导演应文化季主办方邀请拍摄的一部有关信阳乡土记忆,地域风貌的短片。电影延续了导演悠长静谧的叙事风格,以弥漫着雾气、河川与荒野交错的淮河沿岸风貌作为影像基调,将男女主人公在两河口、史河大桥,平汉铁路、淮滨渡轮,羊山新区等地的游走、相遇、离开的情感境遇串联起一个三层时空交错、颇有魔幻感的故事。
电影《江淮》海报, 摄影海报:张锡贵
在试映后的分享会中,杨超导演和信阳本地学者程思明、策展人芬雷及信阳本地观众做了深入交流。除了电影情节和各种技术分析外,杨超导演表达了对家乡信阳的感受“信阳的景色特别有趣,是一个随处都能出现电影景地的地方,这里自然空间的独特性有很大的价值。电影拍摄地就在甘岸淮河大桥下面,我每次去都会沿着河岸走很久。这里每一条河,水和岸交错的地方都带有巨大的空间和美感信息量,我希望生活在信阳的人和没来过信阳的人,能通过这部短片意识到,这片江淮之地是极美的、丰富的,值得沉浸,安顿心灵的。”杨超导演也表示团队目前正在对这部短片进行技术处理,最终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部4k、全景式的正式影片。之后,程思明对《江淮》取景地进行了地理信息介绍,芬雷对影片的水陆对话、时空梦境和导演的家乡情结等因素做了进一步解读。
随后,本次论坛邀请的嘉宾分别从“地方之书:从本地到社区”“到书店去:书店何以重要” “书的交往:从阅读开始” “地方之书:从都市到乡村”四个环节进行了论坛主题分享。
地方之书:从本地到社区
在地方之书:从本地到社区的讨论环节中宋群、彼得猫、李伟斌和储海飞四位嘉宾探讨了书与在地文化,社区营造的关系。
宋群分享现场(摄影:张小树)
宋群讲述了他在西安本地创办独立刊物《Local本地》杂志以及组织在地活动、博物馆展览,再到创建“本地文化”集群的经历。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宋群最初想寻找介绍西安本地的书,但是他感受到的是充斥着大量虚假历史感的信息,于是他自己创办了《Local本地》,这本杂志围绕市井生活,80年代记忆、街巷类等主题,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西安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做了详尽的呈现。这种以呈现西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记忆的方式也延伸到了之后的活动、展览和街巷改造计划中。
彼得猫和李伟斌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广州书墟的发起人“彼得猫”彭永坚与合作伙伴李伟斌分享了运营二手书店和广州书墟的经历。彭永坚认为二手书店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渠道,带有一座城市的气质。源于对二手书的热爱,他创建了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书店——彼得猫古本店。从2009年开始,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彼得猫发起了七回不同主题的广州书墟,包含书展、展览、工坊、音乐戏剧等多种活动,每一回主题都有针对性,例如探讨书作为媒介沟通方式的“阅读是一种社交”;以广州文学、电影对广州本地文化深度导览的“阅读我城”;以探访浙江东源村的木活字木刻为主题的“书之花船”等,此外广州书墟还策划了如“寻路广州——从《三家巷》”“一个梦想,两家书店”等很多有趣的展览。广州书墟多元丰富的二手书吸引了大量爱书人士,他们可以拿出自己手上的二手书和读物,进行分享和售卖,书墟也成为了外界与广州爱书人、读书人共同参与的平台。
储海飞分享现场(摄影:张小树)
职业选书师储海飞从选书这一新鲜的视角分享了他为北京无印良品酒店空间和原研哉的展览选书开始走上选书师的职业经历。储海飞认为选书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各种场所和介质,为书和人创造桥梁。选书不仅要充分了解客户对图书的需求,与借书人和书籍从业者充分交流,还需要结合环境、灯光、家具等生活物件和整个阅读空间以及在地环境进行细致的规划设计。通过选书,他将书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社区中。储海飞还介绍了国外不同行业对选书的精细化需求以及自己在行业中经历的故事。比如他在苏州太湖上的漫山岛,偶然发现岛上鸟类资源丰富,他就将岛上一所废弃小学改造为一座关于鸟类和自然的图书馆,让这座岛屿成为名副其实的“鸟之岛”。
到书店去:书店何以重要
在当下实体书店整体衰落的时代,书店如何坚守文化理想,如何生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到书店去:书店何以重要”的环节中,闫胜永、秦蕾、吴敏、谭芳四位嘉宾分别从书店理念、特色、运营和相关的展览活动等角度,讲述了各自的书店从业经历。
闫胜永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言YAN-BOOKS的创始人闫胜永从稳定的海外出版行业辞职后创办了北京独立书店“言YAN-BOOKS”,读者在这里可以看到包括独立摄影杂志《Union》、日本男性时尚杂志《Popeye》和被誉为设计师圣经的《IDEA》等数百种外版杂志和小众出版物,了解行业最专业的资讯。闫胜永认为书店能够得到业界认可主要是在选品和书店面貌方面,闫胜永介绍书店不仅呈现视觉主导的艺术设计类的杂志,也涉及泛生活美学的建筑、当代艺术、声音艺术、舞台艺术等各种不同门类的精品内容。另一方面,书店也通过出版物相关的展览活动和独立杂志等方式来连接城市、连接读者。闫胜永认为相比金钱的回报,得到更多朋友和业界更大的关注是书店更大的回收。
秦蕾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群岛BOOKS创始人秦蕾从出版、新媒体、书店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从业经历。秦蕾是一位资深建筑专业图书策划人,她曾经策划了《一点儿北京》《收缩的城市》《楼房花朵》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书籍。与书打交道近二十年,秦蕾一直有一个书店梦。2020年,她在上海西岸正式启动了以建筑和城市文化为主的群岛BOOKS书店,秦蕾将书店选址在上海西岸腹地中龙华机场旧址的跑道公园内,这里非常安静,很适合读书。书店在业务方面除出版之外,加入了新媒体和书店运营。在疫情初期,秦蕾团队进行了以城市热点主题的大量线上直播和播客。秦蕾对当下以打卡流量为主的网红书店比较排斥,更希望做成选品好,有性格的专业书店。尽管近几年书店面临疫情的巨大压力,她依然保持乐观,所有选品均经过严格筛选,其中包括大量独家首发书和绝版书,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建筑书店是秦蕾始终追求的目标。
吴敏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旁观书社主理人吴敏分享了旁观书社作为一家在北京798艺术区中的人文社科类书店15年的运营历程。吴敏认为当下实体书店面临线上书业的挤压,被出版社和读者逐渐忽略的现状,实体书店如果不做大改变是很难生存的。于是在2021年,吴敏与合伙人将旁观书社转型为折扣书店,打造为一个与出版社和读者实时互动、更接地气的书店。旁观书店经过装修后,将与书无关的元素去掉,专注于图书销售和展陈。对于旁观书社在大打折扣基础上还能生存的原因,吴敏认为除了拥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因素外,主要是在细致的选品和对书的价值传播方面。书店经常会从尘封已久的旧书目中,选出优质书以飨读者,比如旁观书店发现并重点推介的一本早期的《北京的古塔》摄影书,就取得了不错的销量。通过诸多不懈的努力,旁观书店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实惠,也促进了书店的营业增长。
谭芳分享现场(摄影:彼得猫)
广告人、广仁计划发起人、红富士未来家创始人谭芳讲述了她与书店结缘的几段经历。谭芳有非常成功的商业经验,但她同样有书店的文化情怀。谭芳作为烟台人,她感叹于烟台海滨的历史街区完全变成高档会所密集的商业街,与烟台普通人的生活无缘,于是她在2016年,邀请策展人欧宁与曾设计出“最孤独图书馆”的建筑师董功等专业人士,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广仁计划,重点打造芝罘学馆以及所城里社区图书馆。用艺术与审美、文化与教育、建筑与设计赋予老建筑空间新的活力,并邀请专家和普通市民进入这些高端的封闭空间,让这里成为普通百姓看书、学习、分享记忆和建立认同的公共空间。这一愿望最终也延伸到当下在信阳实施的“两个更好”书屋计划中。
书的交往:从阅读开始
书不仅给读者提供知识,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连接读书人的媒介,在“书的交往:从阅读开始”这一环节中,周玥、池艺涵、程一楠和任绪军四位嘉宾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周玥现场连线分享(摄影:波妮)
abC艺术书展创始人、内容总监周玥分享了她如何从一名艺术生开始关注手工书到2015年开始运营abC书展的经历。周玥最初是受到威廉·布莱克的手工书 、埃德华·鲁沙摄影书和Printed Matter书店、纽约艺术书展等观念艺术家和国外艺术书展的启发,她不仅看到艺术书Zine、Riso等个性化自由形式,同时她认为艺术书有更为民主和公共的特质,艺术书展最大魅力就是通过书展这一媒介和更多爱书、读书和做书的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周玥分享了abC书展这些年的活动:2016年,abC艺术书展受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邀请,来到北京在炭儿胡同举办书展,周玥感受到了书与社区浓厚的交流感;2020年疫情特殊时期,abC策划了“全世界的书,联合起来!”主题线上书展;2021年,abC艺术书展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策划了“共同的街道”“花园”主题,以城市居民的身边、附近,社区街道的内容来表现城市的日常生活。
池艺涵分享现场(摄影:彼得猫)
打边炉的编辑池艺涵详细介绍了打边炉作为一家艺术机构的完整工作机制,包含打边炉是什么、打边炉为什么要做书、打边炉如何理解“书”、打边炉做了哪些书、做书与打边炉的工作之间是什么联系。池艺涵介绍打边炉秉持着立足地方,独立发声的理念,“立足地方” 主要指打边炉主要聚焦于珠三角地区的文化生态,“独立”不仅表示打边炉是一家独立的采编机构,“独立”也延伸到编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上。在出版方面,打边炉以文字出版为主。文集是更加厚重凝练的文本方式,而zine(小册子)多承载艺术家单篇访谈,它不依托网络分发的方式,打破了阅读的完整性,编辑部希望提供给读者一种更加快速、灵活、更轻的纸本阅读方式。
一楠分享现场(摄影:彼得猫)
下榻艺术节发起人程一楠分享了三届“下榻艺术节”的经历。下榻艺术节是一个基于南昌本地文化发起的,包含图书、影像,再到行为艺术和戏剧的一个小型综合艺术节。2020年,程一楠从纽约返回家乡南昌,他发现南昌历史上汇聚过很多名士,所以他在艺术节中都会用徐孺子、苏云卿等历史名人作为下榻的开篇。“下榻”一词引用《后汉书》陈藩的故事,寓意艺术节汇聚天下名士的意愿。程一楠非常善于思考,每届艺术节结束后他都会反思艺术节的经验得失,他做艺术节的书不仅是记录,更多的是要做传播;相比艺术作品,他更看重公教和艺术工坊带给南昌本地人的文化价值。程一楠希望用有趣的方法让更多人知道南昌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希望艺术走进人群,走进社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方式。
任绪军分享现场 (摄影:刘力萍)
拜德雅图书工作室的编辑任绪军介绍了拜德雅的相关情况和发展历程。拜德雅”是古希腊语“παιδε?α”的音译,原词在古希腊语中与公民教育有关,拜德雅主要致力于综合性人文科学,除导读书,入门书和原典之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和回忆录等。拜德雅出版过《导读拉康》《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等优秀书籍。任绪军认为通过书这一媒介,将作者、译者、读者和设计师等群体建立为一个共同体,做书是一次又一次握手,是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卖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得到读者及时的反馈,这是持续做书的动机;社交媒体时代,编辑过于现身,反而把编辑工作变得扭曲,将书粉丝化;做书要抱着必死的心态,书不是永恒的,但阅读是永恒的。
地方之书:从都市到乡村
“地方之书:从都市到乡村”是本次论坛最后一个环节,陈东、季尚之、刘庆元和左靖分别从各自在城市与乡村的实践经历讲述了书与地方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
陈东分享现场(摄影:波妮)
青云文社研究所发起人陈东分享了青云文社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出版成果。青云文社研究所以历史文本为依据,开启了有别于传统的历史挖掘路径,对本土文脉的进行重新的梳理与呈现。2019年启动的龙舟调研项目,青云文社研究所邀请十二位学者、艺术家、音乐人沿西江流域,进入珠三角多地的龙舟制作现场,从龙舟技艺、制作人、龙舟表演和信仰等问题入手,对龙舟文化进行跨领域深入研究和表达。2021年,青云文社研究所联合“方志小说”展开驻地计划,组织了近30位学者、艺术家、摄影师、策划人等,以食物为媒介,展开顺德城市地理与饮食的行走调研项目,连续展开了多场分享和交流,两个项目成果已分别汇编在《形在江海——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研笔记》《解味顺德:本真与想象》两本书中。
艺术家刘庆元与策展人左靖,以多年的合作经验为例,分享了“走入地方”的实践和心得(摄影:波妮)
艺术家刘庆元在乡村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2022年,刘庆元和左靖共同编著的《乡村与木刻》荣获“最美的书”称号。刘庆元在论坛上分享了在乡村艺术实践感受,工作中与他人如何形成被建立和主动建立的关系。刘庆元认为当代艺术核心就是带着批判和思考的角度,把自己和地方、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自我运转的系统。刘庆元感觉在户外工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呼吸方式,大家在工作中一直寻找自己的词和字,经过漫长积累就有了地方行走、写作和社区文化。刘庆元认为自己是一个具体实践行动派,他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沉迷在一种状态之中,不要在一个特定语境中去言说,要和周遭保持一段距离,很多时候要独自的行走,独自的行动,这种情境和与不同人接触也是一种自我训练。
《碧山》杂志书主编左靖从个人乡村参与艺术实践经历出发,分享了多年来在地方策展创作的历练和机遇,有别于自己熟悉的书房与工作室,无论在城镇和乡村、工厂或菜市场,任何形式的在地创作都是一次生动的感知搭建和时空体验过程,包括对地方性经验知识的“再解读”。
季尚之带领大家去展览现场,介绍他搜集的在地刊物(摄影:波妮)
在地刊物展策展人季尚之介绍了本次在四季·冬屋展出的“越在地,越美丽”在地刊物展的主要内容,季尚之对在地刊物的定义就是报导在地内容、讲述在地故事的刊物,包括报纸、杂志,甚至现在比较流行的自出版物也是属于在地刊物的一种。季尚之从2015年陆续收藏了东亚各地数百种不同的在地刊物。在2021年,在浙江临海举办了第一届在地刊物展。季尚之还详细介绍了福州《HOMELAND家园》杂志、上海《新华录》杂志、浙江舟山群岛的《岛与》和中国台湾的《屏东本事》《贡丸汤》《桃园志》等优秀在地刊物内容。
主题展厅在开幕日当天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摄影:波妮)
本次TBB信阳书墟 “边饮茶,边读书”论坛堪称一场书与在地文化的知识盛宴。主办方邀请的嘉宾都是近年来出版、书店、书展、选书和在地文化工作者中的精英。在全民手机化,纸质书整体衰落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依然坚守着读书人的文化理想和独立声音,通过做书、选书和书店、书展、艺术节及相关活动的运营,持续输出高品质的内容,深入挖掘呈现本地鲜活的在地文化,以书为媒介连接着读书、爱书和做书的人群,为一个个城市、乡村的地方注入了文化的底蕴和灵魂,本次论坛作为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的先期活动,无疑在信阳城市文化更新的背景下,搭建起书籍与城市历史、人文传统和社区共同记忆之间的桥梁。
据悉,本次“主题书展:边饮茶,边读书”、“七年,广州书墟回忆展”、“越在地,越美丽:在地刊物展”将持续至5月21日。从6月份开始,将陆续推出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新的主题展、巡回展和青年共创展。
(作者:刘鹏飞,图片来源:TBB团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