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干货满满!艺术教育如何超越未见?听听国内外大咖们怎么说

时间:2023/4/14 20:22:41  来源:艺术中国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现场

  2023年4月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105所中外高校参加的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现场

  “未·未来”是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教育论坛,始于2017年。“未·未来”集合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学、艺术及设计等领域中的优秀学者、科技实验者、未来预测者、设计研究者、社会学者、商界领导者分享前沿思想,启蒙未来智慧。本次论坛以“超越未见”为主题,围绕着“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中国路径”展开。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试图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反思,审视教育的新方位,重塑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建立一个以广义设计为核心的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智慧型艺术设计教育平台。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现场

  在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为论坛开幕式发来视频致辞,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干部师生代表,与来自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出席开幕式,海外知名学者以远程视频方式参与了本此主旨论坛并进行演讲,并由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宣布论坛开幕。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视频致辞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表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具有支撑和领导作用,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加快提质创新以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

  吴岩指出,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科教育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艺术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领域,设计教育是审美趣味、功能原理、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要进一步加快培养引领发展、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自主自信的创新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塑造国际合作优势的协同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持续力。一是要强化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以艺术为“媒”,以设计为“介”,坚持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二是要深化交叉融合,瞄准经济社会新需求、技术变革新趋势和行业发展新动态,探索艺术与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再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全链条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成果转化。三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用数字技术构建现代艺术教育新体系和艺术创作新路径革新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重塑数字化育人新范式。四是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优秀设计成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拓展和深化中外设计教育领域的联合育人、科研、创作,强化优质资源和高端平台的共建共享,用艺术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凯利(Kevin Kelly),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史学大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华大集团CEO尹烨,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尼尔 ·里奇(Neil Leach),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 ·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史教授斯拉瓦 ·格罗维奇(Slava Gerovitch),《美术学报》主编、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谐实践讲座教授大卫 ·卡德曼(David Cadman),《生物设计》作者、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 ·迈尔斯(William Miles)做主旨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

  本次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担任论坛主持。高洪提出四个“期待”,一是期待论坛对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审视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方位、塑造教育的新思维、新方法上取得新成果;二是期待论坛在探讨如何通过多类型思维的创造性构建,运用组合策略培养未来优秀人才方面取得新成果;三是期待论坛探讨如何将历史的方法和经验赋予到新时代人才培养中,将世界的发明发现赋予新学科建设,将人类的思想智慧赋予新时代的变革中取得新成果;四是期待在「未·未来」主旨论坛、学科研讨、多边论坛中听到真知灼见,“未·未来”系列展览中看到丰硕成果,在“未·未来”开放的课堂中感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和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结合美术院校改革经验和改革成果对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超越未见以及对“教育是种远见”进行了思考与阐述。

  一是如何达到远见。范迪安表示,既要使传统的学科有一种焕发新的时代朝气的推动,也要把设计学科的改革作为整个学科结构建构的一种新的前沿来推动,更要面向未来,实现思想、思维、内容和方法的超越,并更多地在思想上寻求新的动力。

  二是超越未见如何可能。教育与今天的时代动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建构时代向前的认知动力和价值动力,并为时代向前的方面提供决策动力。未来教育要立足时代命题、国家责任、主体担当,为知识输入价值观,需要听见更加密集和洪亮的时代雷声,需要人们以超越未见的听力、视力和能力去建构新的体系。

  三是如何能够注入未来远见的教育。今天,立足未来思变的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美术教育应注入技术远见、社会远见、文化远见。用新的技术实现“融”,立足中国实际,脚踏中国大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紧握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强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建设的课题,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任务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作为。

  四是如何在教育中注入一种美学远见。美不仅是一种认知力,还是一种思考力、竞争力和创造力。要努力构建对美的认知,通过判断美来建构判断美的思考力和思维立体构,注重美的创造,使美和时代形成赛跑关系,努力使其走在时代前沿。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指出,本次论坛立足于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探讨如何通过教育立足洞见,面向远见,超越未见。在当下,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境界、格局与高度,与此同时,在人类社会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区块链技术、云宇宙、云设计、人工智能、自然语音处理技术等新型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正在重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现场

  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的“主旨论坛”以“教育革命”“人才培养”“生态响应”“艺术科学”“未来福祉”“创新赛道”为分题。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通过全球对话的形式搭建未来设计教育对话平台。在信息社会、科技创新、文化多元的图景和语境下提出新的方向、方法和方案,激发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与超越未见的艺术设计教育思维。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凯利(Kevin Kelly)

  《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 ·凯利(Kevin Kelly)认为,人工智能将持续发展,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人类的创造性并不相同,人们的创造力可分为高阶创造力和初级创造力,而当下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主要是初级创造力,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就在于创造一些人们每天所需要的日常创造力。人工智能可以编写音乐、文章、补充场景、代码和程序等等,甚至能够做到一些人类不想做的事。但目前艺术和设计的受众依旧是人类,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代替艺术家。人类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关系有四种形式,一是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奴隶,二是人工智能好比人类的宠物,三是人工智能好比猎物,四是人工智能好比外星人。凯文 ·凯利认为,人类应该避免奴隶关系的比喻,人类创造除了这种人造“外星人”,他们有自己的创造力,这是对人类不利的。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各式各样微观和宏观的增强技术正在逐渐地、不断地把人类改造成为非人或者是新人,人的危机正以前所未有地逼迫性逼到我们眼前。我们正在见证和经历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变革,这种技术变革正重塑人的形态以及“我”的意义。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衍生、增强、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AI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以及人类的智能本身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它有助于我们去探索人类的思考、学习、分析、推理、规划与想象。AI并不会替代人的创造性,人类的艺术创造目的在前面引导,欲望在后面推进,所以一切伟大作品都是另一个伟大目标的副产品,但数字智能技术会导致消费者的感性贫困和无产阶级化,使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能力以及主体性、主动性呈现亏空状态,并助推21世纪资本主义的自我迭代,加剧了21世纪人的危机。

史学大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

  史学大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从当今学子的困惑与迷茫出发进行进一步讨论。现在的生活虽然看上去比以前美好、舒适,却不能使心理的惊慌和恐惧消逝,人们的惶恐程度甚至比战争年代还要更多。天人之间,人只是一个小粒子,人世间的一层层网这间的冲突导致无妄之灾,宇宙的强大使人显得更加渺小无助。人我之间,欢乐与愁苦都只能自己承担。当今,大家的信仰消失,要跟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打交道。以上种种令人感到困惑、忧虑、惶惶不安。人生在世永远有困难,自然之间、电子之间的纠缠永远不会休止,解决的办法只能自己去寻找,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体会。我们必须学会在重重困难中时时刻刻寻觅“前村”,在复杂的环境中开辟一个安静的内心天地,开拓出一片天地。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讲述了他对于社会参与式乡村设计的思考,“反生态的城市化”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对立转化成激进对抗,反生态的生存必然遭到反噬,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使城镇化建设与生态达到平衡,首先要实行新型市场经济,通过“三变改革”重构村域为单位的新型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要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目标转向新的可持续的、包容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的发展方式。空间生态类资源主要在乡土社会,面对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我们应做出战略转型,高校的学科系统应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调整成中国式的教育体系,使空间生态类资源成为新生产力要素。

华大集团CEO尹烨

  华大集团CEO尹烨通过探讨回顾基因技术发展的历史引出对于生命科学之美的思索以及基因伦理的反思。尹烨指出,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它固然能够消灭一部分就业,但是它会带来更多的行业和就业的机会,更多的人口、文明、知识,包括对艺术的理解。

  当下,生命的世纪已经来临,人们开始探讨是否能够与真正的自然语言、生命语言及我们的DNA编码产生关系,我们正在生存于虚拟现实和真实世界相容的世界中。人们应关注、关心、参与到生命时代。生命科学唯一不例外的就是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变异”,是演变的动力。生命科学之美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尹烨表示,没有科技的人文或许是愚昧的,但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在向着自然科学最高峰攀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人性的光辉,需要美去浇灌它。我们所努力的意义就是希望将人性的爱永续传递。

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尼尔 ·里奇(Neil Leach)

  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尼尔 ·里奇(Neil Leach)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AI系统对于设计领域的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优化建筑性能,也可能是一种对于传统观念的挑战并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尼尔 ·里奇认为,教育界未来真正的挑战并不是禁止人工智能的使用,而是尝试鼓励人们如何真正充分的、以一种最有成效的方式利用它。尼尔 ·里奇已经尝试利用Digital Futures(数字未来)教育平台,突破教师实体的壁垒以及个人接触学习资源的社会、政治、经济的障碍,使教育成为普通人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更权威的在线教育体验。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主要围绕“艺术设计驱动乡村振兴”与“艺术科技”为主题展开谈论。

  四川美术学院立足西南腹地,学校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而行,针对文化可持续、绿色可持续两大社会主体,融通问题解决与意义建构,并在现实中重塑艺术,以高度的人文自觉、根植乡土、回应时代、关照社会。近年来川美组织了大量社会介入式创作实践,践行新美育时代下大学的担当。当下,艺术赋能已成为一种更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社会创新的变革性手段,当代设计的对象正从产品的系统转向服务系统。乡土的激发是通达艺术内在的根源,艺术赋予了人更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人类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能够超越未见既是好的艺术作品的标准,也是艺术家的追求和使命。

  庞茂琨指出,我们必须以艺术的方式思考科技自身以及科技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在当下预见未来,编织未来、超越未来。当代艺术在理解科技与未来关系时,所谓的当代绝非是在艺术创作中迷恋新近出现的科技手段和未来的情感。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空间,科学的猜想与艺术的创想殊途而同归。

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 ·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

  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 ·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以“万有引力”为主题,从科学家的角度以及人们熟悉的现象的角度展开讨论。

  巴里 ·巴里什介绍了牛顿的著作《原理》和书中提到的科学理论,并讲述了天体力学之父Urban le Verrler发现海王星的故事以及爱因斯坦方程式和引力波的提出。巴里什还向大家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创建了LIGO科学联盟并领导了LIGO建设及初期运行,建立了LIGO国际科学合作,他把LIGO从几个研究小组从事的小科学成功地转化成了涉及众多成员并且依赖大规模设备的大科学,最终使引力波探测成为可能,此项研究也使他和他的两位同事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巴里什认为,艺术本身对科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总是艺术家。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根据他在国内外一些艺术活动的情况谈及三个议题,分别为:时空观、文化观和发展观。李向群指出,在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同时,更应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要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诠释与时俱进的时代使命和艺术使命。

  作为国内外著名雕塑家,李向群向大家介绍了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探索新时代的主体性艺术创作,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秉承了鲁美优秀的美术传统,近年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始终高擎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体制,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中国精神为根基,全面参与国家诸多重大美术创作工程,先后创作了《旗帜》、《走向胜利》、《红军魂》、《追梦》等系列主题大型创作。

  李向群强调,教育创新性的探索,思维逻辑构筑观念与文化的共同体,强化价值引领,聚焦中华文化,艺术作品是历史的记载与文化的延伸,凸显思想强大力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史教授斯拉瓦 ·格罗维奇(Slava Gerovitch)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史教授斯拉瓦 ·格罗维奇(Slava Gerovitch)列举了诸多关于人类与机器的隐喻关系的例子。格罗维奇认为,人类及其隐喻的根本可逆性对科技和生命科学的影响深远,我们可以将科技的历史看作是人类一连串的隐喻,而将生命科学的历史看作是机器发展的隐喻反映。科技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并没有巨大隔阂,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艺术和设计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捕捉难以琢磨的人性感觉,它始终与技术紧密相连,但又一直试图逃离它。

《美术学报》主编、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

  《美术学报》主编、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以《预见未来:湾区艺术创新系统》为主题进行演讲。湾区艺术创新系统是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推动下所开启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赛道,是打造湾区艺术与科学、设计与产业、教育与社会共享共生、互惠互利的额创新系统,也是社会创新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范勃从系统内部划分出了六个动态创新集群并分别进行讨论,六个动态创新集群分别分:社会技术创新、艺术科技产业、艺术科技产业、艺术城乡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生活、视觉文化传播。这六个创新集群分别聚焦观念、产业、空间、传统、生活与传播,每个创新集群因需求导向而形成兼具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独立体。集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动态融汇,因集群间的张力而形成了系统发展的活力。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谐实践讲座教授大卫 ·卡德曼(David Cadman)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谐实践讲座教授大卫 ·卡德曼(David Cadman)指出,一切的语言及其所产生的一切行动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潜在价值观所塑造的,这其中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文化把个人放在中心位置,而另一些文化则认为个人只能存在于群体之中。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分割和脱离的文化,第二种是合作和相互依存的文化。这些根据不同价值观的各色文化,其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未来。

  卡德曼根据自己在英国的工作经验向大家分享了关于“和谐课程”和“关系教育”的两个教育研究案例,并对未来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卡德曼围绕“和谐”与“关系”基于的根本原则进行展开。他认为,我们应该且必须在一个“关系式的话语”中来探讨未来教育,并且使用“爱”的语言,这种语言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有所体现,并指出世界的未来以及教育的未来需要一种称之为“良善关系”的理念。

《生物设计》作者、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 ·迈尔斯(William Miles)

  《生物设计》作者、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 ·迈尔斯(William Miles)从其著作中收录的新兴生物设计案例作为演讲的开始,他以举例子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生物学设计的概念,即生命物质的创造形式,生物学设计优先考虑为其他物种制造空间或改善环境。

  迈尔斯指出,很多设计和艺术都使用了生物学,很多奖项都与使用生物学和设计有关,它们甚至是课程和硕士学位项目。迈尔斯认为我们并部需要一个刻板的文字记录,对于这些结构中的每一个,有这么多能源和材料足迹,它们存在于废弃的地方、公共的空间,艺术应该存在于美丽的地方。在演讲的最后,迈尔斯表示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将在鹿特丹的男孩仓库举办展览,展示一些收藏设计,并讲述来自遥远的未来的同样的故事。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作为视频发言压轴嘉宾,主要围绕“数字时代的设计之问”这一主题进行演讲。本次主题的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教育——设计学院存在的形式;二是温故知新——传统设计的时代价值;三是现实的考量——设计面对的现实问题;四是智能设计——理论、实践的综合因素;五是设计自信——中国设计的发展展望。

  潘鲁生强调,当今,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设计关注的对象更加广泛,信息设计、交互设计、智能设计、生态设计、服务设计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展,新的设计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潘鲁生在演讲的最后指出,设计作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与我们现在的大数据、5G、模拟现实技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息息相关,“数字时代的设计之问”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多样性的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去思考,去回答这些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论坛现场为《生物设计》作者、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 · 迈尔斯(William Miles)颁发客座教授证书

  主旨论坛的最后,范迪安院长宣布中央美术学院授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国际知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雁,著名设计师、创意总监、艺术总监佐藤可士和先生,教育学博士、网络游戏研发专家刘德建,欧洲科学院院士、建筑师、策展人尼尔·里奇,设计史学者、策展人、《生物设计》的作者威廉·迈尔斯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邀请威廉·迈尔斯作为客座教授的代表,并为他颁发客座教授证书。(文字整理:王芷阳,本文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提供并允惠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