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亮相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时间:2022/11/26 10:09:49  来源:艺术中国

  从古至今图像作为“记忆痕迹”一直延续,并在不同的时空释放能量。一方面摄影·影像作为视觉图像、作为技术手段、作为观看方式,构成我们每个人的感知形式和身体经验;另一方面摄影·影像代表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形式和情感文化。这些或是寻常物的嬗变或是图像的“滥用”,使我们有必要在摄影·影像为何和摄影·影像何为两个层面上不断地重新思考。

  今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中国律动”单元力邀中国美术学院,由策展人王岩和高琬婷策划展览《“灵”与“物”——中国美术学院摄影·影像展述》,回溯中国美术学院摄影与影像的发展,呈现视觉艺术的诸多可能。

  「策展人专访」

  ●展览用“灵”与“物”两个关键词来把握中国美术学院近四十年的摄影与影像发展。请先与大家分享整体的策展思路是什么样的?

  此次展览我们以“灵”与“物”之间的纠缠关系作为主要线索,这里的“物”指向了“摄影与影像艺术”,而对于“灵”的所指我们则以半开放的方式提出了诸多可能性中的三种,由此展开关于不可?真实的可?性与可?真实的不可?性之间的探讨。与此同时,我们在展览中引入了与此相关的前人的哲思与论断,以此激发这一话题下跨时空对话的更多可能性,也希望引导观看者在观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独特的灵物连结与情感感知。

  ● 2022年正值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二十周年,本次展览或可视为一次反观与远行。请问两位策展人在选择艺术家及作品时的考量。

  这次展览中艺术家的选择是以中国美术学院摄影与影像艺术的发展为依托,从图像分析学、科学技术的演进及摄影的观看三个视?来寻找与之相关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并深入讨论图像学与视觉?化变迁中延续的精神象征与情感转移。

  ●本次展览将会展出一部摄影集巨著《中国》,请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摄影集的出版背景、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2019年版《中国》是致敬1959年版《中国》的诚意之作,通过系统性极强的精心编排,精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220位摄影名家的460幅精彩作品,真实反映了1949年以来的重大历史时刻、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以及寻常百姓的生活变迁。书中收录了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那些宏伟的、经典的、珍贵的摄影艺术名家之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一个个高光时刻。它不只标示出七十年中国社会史与生活史上诸多的精彩瞬间,而且展现了七十年来中国摄影的发展历程和杰出成就。影像集《中国》(2019)尝试为中国摄影艺术史和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又一种图像学研究与分析的路径——一种《记忆女神图集》式的视觉艺术经验。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光绘”摄影,又有CG影像;既有纯粹的图片摄影,又有与行为、装置、素描、书法等结合的综合媒材作品。请两位策展人结合当下摄影与影像的发展趋势简单谈谈“摄影作为艺术的媒介语言探索”这一点。

  当下的“摄影”作为一种媒介语言的地位早已和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一样,成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由意志时所选择的一种方式,当然它依旧有它作为一种中介不同于其他介质的特殊属性。但我们认为随着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这种特殊性已经逐渐减弱,创作的核心依旧在于艺术家对世界感知所进行的表达,而摄影与行为、装置、书法、CGI等中介的相互连结为艺术家的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拓宽了摄影作为一种视觉美学方法的边界。

  「展览前言」

  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项目《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以“图像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勾勒古代图像及其之后的使用、延续、变化在历史上的演进,探索图像与图像在不同时空中连结成的庞大知识网络。照片作为这一研究中图像的承载者,使摄影在图像学层面上的意义被拓宽到更为广袤无垠的平面上。与此同时,《记忆女神图集》也进一步探索了图像文化中的情念模式,试图让图像在精神层面上的变迁变得可被触及和理解,挖掘在时空演进中贮藏和延续的“灵”。理论家W·J·T·米歇尔(W.J.T.Mitchell)也提醒人们在从图形、光谱、语言以及哲学等不同纬度解读图像的同时,更应关注图像对情绪和精神的影响。

蒋志,《旧颜06》,艺术微喷,150×200cm,2016-2017年。

邵文欢,《刺》,摄影及数字拼贴, 150×115cm,2022年。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著作中提及艺术作品中“灵光 aura”的概念,它是早期肖像摄影中潜藏在人物眼底的,使人物充实而安定的灵媒物;是时空纠缠深处某种难以名状的乍现;也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中注定消失的存在。本雅明肯定技术的发展,而“灵光”消失的必然也意味着摄影从古典审美的需求中脱离,发生巨大的转变,开启更广阔的天地。

矫健,《填补空白》,艺术微喷,150×187.5cm,2005-2010年。

刘刚强,《山巅之下是他山》,新铁银暗房接触印相,哈内姆勒铂金纸,120×180cm,2022年。

  摄影所宣称的真实是绘画所不能表达的,一张假画指向的是艺术史的伪造,而假摄影却被指认为伪造事实。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所言关于摄影史中主要矛盾的概括,总结为“美化”和“讲真话”之间的斗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这一争论在艺术和科学两个层面上——换句话说,是在纯视觉美学层面的创作与在纪事或实用层面上——的表达之间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剥离,对于作品真实或谎言的体现逐渐演变成了有利于艺术家表达其思想的一种纯粹的选择。透过创作者的镜头,“视阈的英雄主义”制造了充满隐喻的幻象,传递给观看者的是被构筑的世界和新的观看伦理。在这个已知与未知交织,非真实又非虚构的柏拉图世界中,“灵”转化为了一种感知:是创作者对“新世界”周遭一切的感知,以及观看者对前者作品表达核心的另一种主观感知。感知间的相互交融应证了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说的那句:“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赵莉,《流水之上》,数字微喷,165×180cm,2022年。

李舜,《肖像-Ernest Miller Hemingway》,纸上素描·8×10英寸黑白大画幅底片,25.4×20.32cm×2,2017年。

  摄影与影像艺术在??世纪产?新的裂变,在?产?式、感知?式和传播?式上打破了原有的法则,产?了新的价值体系,这是媒介这?物象的发展和机器对光更精准的掌控所带来的必然。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艺术创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度。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中国美术学院影像艺术的教学与创作一直以极强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连结过去、创造当下、介入未来,以跨媒体艺术为载体,构建一种在不可?真实与可?真实间,在东西方文化间融会贯通的视觉美学与影像诗学。

王冬龄,《花月》,银盐相纸,51×61cm,2014年。

郎水龙,《尘埃之光A16 No.1》,画布+尘埃,218×395cm,2016年。

  2017年,第一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幕,大会延续至今已然成为中国最具学术性、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纪录片影展之一,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效应。超现实主义影像的未来在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现场感与观看政治。

  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致敬1959年版摄影集《中国》,精心编排了极具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史诗级摄影艺术巨著——《中国》(2019),书中收录了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那些宏伟的、经典的、珍贵的摄影艺术名家之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一个个高光时刻。影像集《中国》(2019)尝试为中国摄影艺术史和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又一种图像学研究与分析的路径——一种《记忆女神图集》式的视觉艺术经验。

  ……

辛宏安,《凝碧03_系列编码20200136》,数字微喷、丙烯及染色剂着色,120×100cm, 2020年。

刘阳,《时间的空隙——花伤》,艺术微喷,60×50cm×9,2013-2016年。

  此次展览以“灵”与“物”之间的三种纠缠关系作为主要线索,以中国美术学院近四十年的摄影与影像艺术的发展为契机,从图像分析学、科学技术的演进及摄影的观看三个视?来讨论图像?化变迁中延续的精神象征与情感转移。摄影始终在构建着某种不可?真实的可?性与可?真实的不可?性。作为“物”存在的照?是某种可?的真实,??论是图像背后的隐喻、本雅明论述中抽象的“灵光”、还是经由主观转化后的某种感知?,不同维度的“灵”都指向了这?可?真实的不可?性。

  「关于策展人」

王岩

  王岩,音乐表演专业背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就读国际关系课程,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就读硕士课程,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就读博士课程,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划总监。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策展实践、亚洲在地研究、音乐与社会学研究等。2007年以来,策划与联合策划许多国际学术展览活动。2012年作为艺术顾问在伦敦中央圣马丁与Camden Council和Desis Network合作进行社区改造计划。2012年作为伦敦艺术大学“Made In Arts London”项目策展人策划系列展览。2013年起作为项目总监策划由黄孙权教授(台湾)发起的“诸众之貌”亚洲社会与艺术研究计划至今。2018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提名策展人。2019年华宇青年奖提名策展人。2019年担任浙江美术馆“南山138”项目特邀年度策展人主持年度展览。

高琬婷

  高琬婷,现为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1993年生于中国山东,现居中国上海。本科毕业于东华大学艺术学院展示与艺术方向,后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获当代策展专业一等硕士学位。近期研究方向涉及文化政治、??世纪文化批评理论及与绘画相关的知识生产。策划展览主要包括“光的化石—森山大道个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蓝“、“聚焦:关于无家可归者“、“已灭绝、正灭绝、近灭绝“。她曾供职于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曾参与泰特现代美术馆x约翰·汉萨德画廊联合“Artist Rooms: Gerhard Richter“,松美术馆“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Abstraction(s)“,沪申画廊“Pal(ate)ette“、“AFTERMATH“等展览的组织策划工作,并为多位艺术家撰写研究性画册文章。

  ·参展艺术家 ·

  范顺赞、蒋志、矫健、郎水龙、李舜、李玟玟、刘钢强、刘阳、吕凯杰、吕艺杰、欧阳浩铭、潘祎靓、邵文欢、唐经志、唐咸英、万波、王冬龄、谢桂香、辛宏安、徐思捷、杨树、赵莉、周子杰(按首字母排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