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创新引领机制

时间:2022/8/5 20:39:5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宋健

  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不断延展和深化,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导方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对非遗中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仍具当代借鉴意义的内容加以能动地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非遗中具有鲜活时代价值且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积极加以继承并不断补充、拓展、完善,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坚持“两创”方针,需要把握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前所未有的环境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创造性传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引领,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需要聚焦于如何在今天的生活方式、生产条件与传统全然不同的背景下,发现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使其融入现代生产与生活,健全和创新遗产保护机制,不断拓展其当代文化适应性、创造性、创新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服务。

  不可否认,在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历史变迁中,许多非遗领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文化语境和社会土壤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如何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与当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契合点,进而发现新的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工作与首要前提。基于此,新时代的“非遗”研究需要拓宽视野,摈弃封闭和泥古的取向,站在审视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及其贡献的开放性视角,秉持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葆有其精华、扬弃糟粕地探骊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与特质。同时,聚焦非遗与现代文化综合阐释之间的关系,运用美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法,系统研究和发掘其与当代社会生活相协调、相适应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使其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靠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需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密切结合,对非遗项目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推动非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做好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以生产性保护为抓手,积极推动具有生产性质的代表性非遗项目融入文化产业,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有效整合非遗项目资源优势、现代产业理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等,开发具有高附加值且为现代消费人群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激活非遗内生动力和当代活力,助力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以文旅深度融合为重要切入点,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融入现代文化服务,探索以“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等形式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旅游这一“文化消费”模式,在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使人民群众能够更为直观地认识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还要充分发挥传承人作为非遗保护关键环节的作用,立足新时代的特征与需求,在非遗奖评与青年人才的培育上不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活起来。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技术和材料进行分解试验与分类研究,打造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和创作体验的公共平台,探索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衔接的路径,是实现传统技艺当代转型和创新发展最为具体的条件。科技赋能也有利于有效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在记录、保存及传播上便捷的优势,克服传统的“口传心授”在代际传承过程中的脆弱和局限,丰富并强化非遗传承链条,并为一些亟须开展抢救性保护并以形象、技艺、声音等为表现形式的非遗项目提供保存和记录的现代技术条件。此外,密切追踪科技与潮流前沿,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和增强现实、互联网大数据与直播平台等不断涌现的现代科技成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元、新颖的信息化传播体验有机结合,有助于拉近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青年人群的距离,扩大非遗传播覆盖人群,进一步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非遗事业的创新引领机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通道上科学回答和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换与发展创新问题,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使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葆生机和活力,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非遗保护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作者系苏州大学讲师,本文由“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