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央美教授王式廓大型素描《血衣》,10年间为此创造了百余幅人物素描

时间:2022/2/15 15:46:53  来源:020艺术观察


血衣 纸本素描 192×345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血衣局部

《血衣》初期草图(第一稿)

《血衣》初期草图(第二稿)

《血衣》定稿草图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一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二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三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四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五

《血衣》(大型素描创作)分解图之六

  为了准备《血衣》的创作,王式廓有机会就下乡,参加土改工作队,访贫问苦,给农民画肖像,积累人物素材。王荻地夫妇还回忆:“他千方百计收集地主的大褂、地契、要饭小竹篮、破烂衣衫,还专门向中国革命博物馆借了红缨枪,都搁在画室角落里为《血衣》做实物模型。”

  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血衣》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持血衣控诉的妇女,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鲜明地洋溢着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

  这些素描人物都是王式廓为创作《血衣》的手稿,这些都是真实的人物形象,从人物取材,到人物表情、内心、细节的刻画,都极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他甚至为画《血衣》里一个拿地契的老农形象,义无反顾的跑去河南,一段时间后真的找到了让他满足的老农形象。

  画家从现实主义出发,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对人物细节的虚实处理达到了画面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使人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心世界浑然一体。

  后来总结《血衣》的创作,他曾经回忆:“我心中憋了好长时间,不知该怎么表达这种历史性的冲突,概括一个历史时期。”他把这个关键情节的缺失,比作找不到开启主题思想之门的“钥匙”。

  一年后,王式廓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书中画着一个妇女,正用血衣控诉地主的剥削。

  《血衣》这幅素描作品,一画再画,画家以生命为代价对艺术的完整性做出了不懈的追求,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1973年他准备完成《血衣》的油画,5月22日,王式廓从清晨一直画到傍晚6时, 他就像一名战士握着他的枪一样,捏着手中的画笔,倒在了为油画《血衣》准备的人物肖像习作前,经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

  《血衣》系列作品,虽然其油画尚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乐”,但它的成就已经奠定了王式廓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造就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写实绘画,也造就了艺术大师王式廓。

青年工人 纸本素描 38.5×26.8cm 1954年

深入张郭庄生活 纸本速写 18.5×25.5cm 1954年

林阿云 纸本素描  42.5×27.5cm 1972年

民工 纸本素描 39.4×27.5cm 1973年

农民 纸本素描 39.4×27cm 1973年

青年农民 纸本素描 24.4×19.7cm 1939年

改造二流子(构思草图) 纸本速写 19×27cm 1943年

把一切献给党 纸本素描 47×37cm 1954年

劝父入社 纸本素描 58.8×77cm 1954年

巩县老汉 纸本素描 54×38.8cm 1973年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