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用画笔宣抒喜悦心声

时间:2021/10/21 9:44:31  来源:收藏快报

现代吴作人《南京解放号外》(布面油画,纵89厘米、横116厘米,1949年作%u3002原为吴作人家藏

后来流入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现藏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泰康顶层空间”)

  ——现代油画大家吴作人《南京解放号外》赏读

  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巍然屹立的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于1989年,是许多游客前往南京瞻仰和祭奠革命先烈的必去之地。纪念碑为花岗岩贴面,高42.3米——纪念1949年4月23日南京城的解放。这年4月20日,解放军渡江战役中集团军在谭震林指挥下,比东西集团军提早一天渡江。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全线发起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23日深夜,南京宣告解放。

  在南京获得解放的时刻,一些报社由于当天报纸已经排印或刊发了,便纷纷补出新闻号外,迅速地将这一消息传播开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主席在北平(今北京,以下“同”)西山得知胜利捷报后,激情挥写了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章。《南京解放号外》报纸出现在北平街头后,人们纷纷争相传阅、奔走相告,内心无比兴奋。而时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教授兼教务主任的吴作人(1908—1997),早年曾在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学习、任教过,他深为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所感染,遂即兴绘制了不少速写素材稿,稍后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炼、概括和升华。画作初稿绘好后他感觉不甚满意,再而继续加工处理,重新创作了这幅布面油画《南京解放号外》(纵89、横116厘米,见图)。

  该图以原先北平东单牌楼路口的东北角为创作视野的立足点,以东长安街三间四柱冲天式牌楼和高压电线架等为画面背景,沿着东长安街向西舒展开来构置图像,通过略带俯瞰视角进行整体布局,藉以增强整个画面的纵阔感。近景绘写1位身着深蓝色衣服的文化人,此刻正手捧报纸兴奋地阅读,脸上浮现出和悦的笑容。而他的身旁已经围着好几个人,一起分享新闻号外所带来的兴奋与喜悦,其中包括戴鸭舌帽、穿着工装围裙的工人,头顶蓑笠、肩挎布兜的农民,佩戴眼镜、有些谢顶的老知识分子及其他市民,1位年轻妇女抱着幼儿亦凑了过来,另有两位老大爷在一旁相互娓娓而谈。在东长安街上,吉普车、三轮车、自行车和驮物的畜力车来来往往、穿梭不息,一些绿阴点缀于道路两侧。“号外号外,最新消息,南京解放了……”附近有位报童不停地呼喊着散发报纸,而稍远之处另一报童正持着报纸跑向骑车欲停下来的女青年,还有位路人亦疾步奔向了报童。大街两侧还可见到一些民众或纷纷传看报纸,或聚在一起聆听、议论这一喜讯,无不情绪兴奋、欢欣鼓舞。而远处大街南侧原先的空地上则搭有一些作为商铺使用的浅色帐篷,大街北侧空地乃东单广场建设工地,其间还竖立着几面迎风飘扬的红旗,由此增添了该画面的时代寓意,同时再现了北平解放后一些新的城市风貌……

  人们在品读这幅《南京解放号外》时可以想见,我军解放南京,这真是现代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如此欢庆喜悦的场景,确实迥异于平常街头上所呈现出的情景状况。该图不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由衷地表达了画家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也是作者在历史时代转折前后个人思想变化的一个图像印迹。而该画面中的男女老幼等人物表现,堪称当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和市民等阶层的一个形象缩影,同样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北平民众获悉南京解放后,从心海胸壑中涌现出来的无比喜悦与欢呼热潮,通过某个局部和侧面还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向往之情。

  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绘画叙事的《南京解放号外》,由于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和现实生活气息,在吴作人创作完成后不久便入选1949年7月在北平举行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艺术展览会”(注:后来被追溯界定为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如今该图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表现题材的经典佳作之一,也是吴作人中年创作期的1件油画代表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