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春末的艺术,就在这座上海百年双子别墅里!

时间:2020/5/20 15:08:50  来源:安邸AD.

  5月已经热起来,沉寂一段时间的艺术圈也开始活跃!《安邸AD》为你抢先揭秘一个高质量的艺术展。

  以内敛简约闻名的 法国设计品牌LIAIGRE,最近在它入驻的上海“双子别墅”展厅内,带来了最新的艺术展。LIAIGRE素来有和国际知名画廊合作的习惯,所以这次特别携手 上海艺术门艺术与设计画廊,呈现特别展览 《春在》

 《春在》展览现场

  此次陈列展览集中了来自美国与中国的四位艺术家: 莱昂纳多·德鲁(Leonardo Drew)、陆春涛、倪志琪、杨丹凤。选择的作品以传统的中国手工艺和具有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为基础,同时探索抽象,材料和雕塑领域。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敲击在一起的景德镇瓷器和碳条,现代水墨的一气呵成,拼贴技法的繁复和苏绣的精细。

  在这次的展览中,一系列艺术作品的陈列与室内家居设计相结合,以真实的状态融合在一个生活的空间里。 此次合作展览开幕正遇上疫情结束之后,取名“春在”,也是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像春天一样,重新回归到一片生机盎然中。

  展览名称:《春在》

  艺术家:莱昂纳多·德鲁(Leonardo Drew)、陆春涛、 倪志琪、杨丹凤

  日期:2020年5月23日至8月28日

  地点:Liaigre Shanghai,上海淮海中路796号

莱昂纳多·德鲁:材料的启发

  艺术家: 莱昂纳多·德鲁 (Leonardo Drew),1961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早在15岁时,德鲁被DC漫画和漫威漫画聘请为插画师,之后求学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1985年在纽约库伯高等艺术联合学院(Cooper Union)取得美术学士学位。他深受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影响,一直在尝试抽象艺术创作。德鲁的作品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当代美术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博物馆等众多世界顶尖艺术机构收藏。

  为了打造景德镇系列的作品,艺术家花费4年的时间往返于中国和美国。 他喜欢随机应变地使用材料,不提前做过多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寻找临场发挥时迸发的灵感。使用木炭,木头和瓷器,德鲁把材料打磨得形态各异好似它们都饱经风霜,正是因为材料形状的独一无二和质地的特殊性,艺术家从不会给作品一个具象的名字或是主题,而是让观看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自由地体验和思考。

 
莱昂纳多·德鲁 (Leonardo Drew)作品

  有的时候,德鲁会重新考察一个已经完成多时的艺术作品,把它的一部份或全部拆卸重新打造,因为“当人的境遇和阅历不一样的时候,看事物的眼光也就自然改变了。”在看似漫无目的的创造过程中,艺术家抓牢这种潜意识中难以言状的自发性状态,把每一件作品的随机性放到了最大。

 《数字 25C》 ,2017,瓷器,炭条

  当德鲁的作品被融入到Liaigre这样简约当代的法式生活空间时,艺术家认为艺术作品也应当保有一种新生力量和适应环境的韧性。虽然此次作品以挂在墙上的形式呈现,但是每一件凹凸的表面都因为瓷器等材料所带来的沉重体积而更具雕塑性。

 《数字39C》, 2018,瓷器、炭条

 
《数字 28C》
,2017,瓷器,炭条

 《 数字 37C》,2018,瓷器、炭条

  当艺术家的作品《数字28C》被展示在二楼中庭一处沙发背后的墙上时,迥异的材料在挑高的空间中显得有些张牙舞爪,好像有一种挣脱墙面的力量。作品这样的爆发力正是德鲁认为当代艺术所寻找的:用变迁的眼光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性。

陆春涛:展现水墨的另一种可能


  艺术家: 陆春涛,1965年出生于上海崇明,曾拜师海派名家系统学习传统中国画。1988年,在北京首次举办个人画展。近年来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成为中国当代水墨领域一位重要艺术家,作品曾多次展出于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重要美术馆收藏。

  作为南方现代水墨的代表,陆春涛深受上海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启蒙,但也因为科班出生对“传统水墨”的书写性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在保留中国画一贯毛笔技法和墨的基础上,一直不断寻找新的突破方式。

  使用自己研制加厚肌理的纸张,创造出在传统宣纸上难以实现的西方油画的厚重感。陆春涛同时还尝试摒弃水墨里写实的手法,使用层层积墨和色彩来代替具象的线条,任由墨色自然蔓延在纸本上。

  在作品《碧荷生幽泉》中,碧绿的荷叶与泉水的外形不再被一笔一线具体的描绘出来,却以光影的形式给观众留下对荷塘的整体印象。

  通过自己人生的感悟与积累,陆春涛逐渐悟出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表达语言,墨迹符号更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如此有突破的写意创作,保留了东方传统美学中无声胜有声的诗意特征。同时, 艺术家也吸收了西方抽象主义的影响——放弃对水墨笔触完全有意识的控制,增添了一份现代人简约的审美。

 
《 碧荷生幽泉》,2015,水墨纸本

《 远山云气尚漫漫》,2019,水墨纸本

《 莲塘霁望》,2019, 水墨纸本

 

  当把艺术作品布置于家中时,这是一场在个人空间中与家具的对话。与在博物馆展览时独立呈现给观众的方式截然不同。画作和画框都应当释放出它们和整个环境的协调性,艺术品和家居空间呈现出一个交相辉印的平衡感。

 
《露影微茫》, 2019,水墨纸本

  这次挑选的系列大部分是艺术家最新的创作,简洁的墨迹在法式家具中带来一种当代的中式禅意。特别是在《运山云气尚漫漫》中艺术家运用洒脱的晕染,一气呵成地用深浅墨色区分出水与天,又使用蓝色轻轻点出山的轮廓。层次分明的画作和其中海无限延伸的意境,正好呼应着敞开起居空间的通透大气之美。

倪志琪:废弃的调调

  艺术家: 倪志琪,1957年生于上海,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崭露头角,是国内最早一批留学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深造的上海艺术家,曾斩获比利时卡雷尔·维斯拉特(Karel Veslat)艺术展一等奖。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培养的学生有多位成为中国最为活跃和影响力的艺术家。

  此次展示的其中两幅作品来自艺术家《书上的记忆》系列,选用中国古法手工造纸覆盖于亚麻布面和旧书,融合拼贴与绘画的方式,把看似不相关的材料有机的排列在一起。重新组合这些层层叠叠的纸本,并将欧洲特有的人文环境转化为自身的独特感性表达,在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帮助下彰显平实无华的气息。

  深受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人人皆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影响,倪志琪热爱收集身边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从PVC到塑料包装袋。他也将最近在尝试的《真空》系列作品组合呈现在空间里。艺术家更多的保留了这些综合材料本身的使用痕迹, 作品表面的纹理充满了自然的起伏,相较以往的系列,强烈的对比色调,充满活力的PVC、塑料包装袋让作品多了大都市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跳动与生活的激情。

 Punctum #35 ,综合材料,2019

 Punctum #21,综合材料,2019

 《 阿尔罕布拉宫 No. 34》,2018,综合材料


《阿尔罕布拉宫 No.22》,2018,综合材料

 

  说来有趣,倪老师几十年前曾到过展览地取过电影票(当时这里还是政府下属文化宣传部门),于是他特意为展厅卧室里挑选了《书上的记忆》系列,“倪调”中带有历史感的的画面与空间中大量使用的中性色调配合得相得益彰。通过细心的组合顺序,《真空》系列陈列在客厅一面的墙上。

左: 《书上的记忆—巴黎》,2016,综合材料(手工纸、旧书、摄影);右: 《真空》,2018,综合材料

  每一框边缘不规则的边线处理,都呼应了空间中受到雕塑家贾科梅蒂影响的青铜家具系列。走出房间不经意的一回头,墙上一抹柔和的粉与黄,让沉稳内敛的空间散发出勃勃生机。两个不同系列作品与客厅、卧室的搭配,强调出动与静的对比。

杨丹凤:温柔地包装我

  艺术家: 杨丹凤,生于 1980 年,擅长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她将物件与材料以幽默的方式出人意料地搭配,作品常常给人俏皮幽默的印象。在2014年,杨丹凤被国际知名艺术媒体Artsy选为该年度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设计迈阿密“40岁以下10佳设计师“之一。她的作品在保时捷伦敦概念店展览期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勇于突破设计与艺术领域的界限”的年轻艺术家。

  在生活节奏无比快捷的当下,包装快递的纸箱里常常装着我们期待已久的物品,而当收到快递的那一刻,在我们粗鲁地撕开封箱带拿出里面的物品后,纸箱随即变为废品,生命就此终止。

  杨丹凤特别以此为灵感, 在《温柔地包装我》系列中使用中国非遗手工艺——苏绣,一针一线还原了她生活中被她使用过的废弃纸箱。艺术家通过精细的手工绣花重制,以装置艺术的形式把胶带捆绑的盒子变成了一个现代生活的符号,以此探讨人们与生活中普通物品的关系,更希望观众重新审视身边社会现象的两面性。

 

《温柔地包装我》,2016,手工刺绣、帆布、海绵

 《温柔地包装我》,2013,手工刺绣、帆布、海绵

 《温柔地包装我》,2020,手工刺绣、帆布、海绵

 

  虽然艺术作品时常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但把它们展示在一个家的氛围中,还是应该与它的基调和环境相匹配。杨丹凤一部分的作品摆放在办公室空间的一角,被自然地堆积在真的纸盒上。

  最先看到它们时会以为这是一种奇怪的冲突,因为包装盒怎么能出现在展览中?原本该被藏起来的东西,却通过精致的刺绣、明亮的颜色、光滑的质地,呈现出超现实的美感,和空间中用不同工艺手段打造的木头 、 漆、喷砂等材质对话。

 
《温柔地包装我-墙01》, 2020,手工刺绣、帆布、海绵

  系列中的另一件作品陈列在两层楼梯的走道间,一不小心便会错过。虽然环境的规划会对艺术品的摆设有所约束,但是放在这样让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却也富有哲理。好似人生中很多时候的错过, 回头再看时, 却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从开始对作品的视而不见到最后对作品态度的转化,那会心一笑,也为这个简约的空间平添了一丝趣味。

INTERACTION

5月已经到来,

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展览呢?

欢迎给我们留言。

感谢上海艺术门画廊和法国设计品牌LIAIGRE

对本次内容的支持

部分视频和图片由画廊、艺术家提供

摄影、视频 | 张伟豪

造型|Judy

撰文|周伊迪、Judy

编辑 | Judy、Simona、Halleywood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