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2000-2020)
2021/5/29~2021/9/12 深圳
当且仅当,狂风卷起巨浪
2021/5/28~2021/9/12 北京
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
2021/5/15~2021/6/4 上海
《 时光·霁 》群展
2021/5/16~2021/6/16 四川
李珊的清单
2021/5/15~2021/6/15 北京
DEREK FORDJOUR: Gestalt
2021/5/15~2021/7/2 上海
空山基:大都会
2021/5/18~2021/11/21 北京
谭平:绘画是什么 1984-2021
2021/5/15~2021/6/30 北京
慢点:夏慧雯个展
2021/5/15~2021/6/13 上海
云永业:新月
2021/5/15~2021/6/19 北京
当且仅当,狂风卷起巨浪

当且仅当,狂风卷起巨浪

开幕时间:2021/05/28

开始时间:2021/05/28

结束时间:2021/09/12

展览地点:阿那亚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戴河新区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参展艺术家:蔡灿煌、陈天灼、经傲、李维伊、李洋、蒲英玮、田牧、徐震、于霏霏、张季、周轶伦、Lui & Chang小组;老大师包括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小大卫·丹尼尔斯(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小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Younger),扬·凡·戈因(Jan van Goyen),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彼得罗·因加那帝(Pietro Degli Ingannati),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和菲利普·高尔(Philips Galle)

主办单位: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1年5月28日,阿那亚艺术中心将呈现群展“当且仅当,狂风卷起巨浪”,展览将西方艺术中的老大师(Old Master)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一室,试图让彼此激发出狂风巨浪。 参展的中国艺术家包括蔡灿煌、陈天灼、经傲、李维伊、李洋、蒲英玮、田牧、徐震、于霏霏、张季、周轶伦、Lui & Chang小组;老大师包括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小大卫·丹尼尔斯(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欧仁·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小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Younger),扬·凡·戈因(Jan van Goyen),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彼得罗·因加那帝(Pietro Degli Ingannati),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和菲利普·高尔(Philips Galle)。

  展览引入了心理学的“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将观众对作品的价值判断转化成了一种微妙的心理游戏。 艺术史对老大师作品几乎已经盖棺定论,借此我们能明确地认知古典艺术的价值;而对于当代艺术,判断的标准总在流动,大部分观众对其评价都有赖于某些稳固的锚定物进行比对。“锚定效应”犹如一块镜子,试图让观众重思对艺术作品判断标准和方法。

  本次展览中的古典作品皆为绘画,作为古典绘画技法的拱顶石,焦点透视法地位颇高。在彼得罗·因加那帝以“劫掠欧罗巴”为主题的作品中,焦点透视法已经相当成熟,不同人物及风景被恰如其分地区分开来。围绕“焦点透视”产生的巨大影响,李维伊对人类的观看行为及其原理进行了探索,并将其与视觉心理学联系起来。经傲则通过放置在中庭的声音装置回应了两幅古典作品中的乐器演奏。在另一组作品中,张季通过“天使系列”回应了欧仁·德拉克洛瓦的创作草稿。前者的作品中充斥着一种身体的内在意识,杂糅着欲望、完美、扭曲的罪感和对生与死的无限逼问。这种身体意识在绘画上的残痕至少可以追溯到欧仁·德拉克洛瓦开创的浪漫主义。在他的《希阿岛大屠杀草稿》和《人、马匹及蛇的练习稿》中,身体激情内化成笔触和线条,一种另类审美开启了它的时代。

  欧洲古典绘画深受基督教的眷顾,在关于神和宇宙起源的问题上,小杨·勃鲁盖尔的《有风车的风景》和杨·凡·戈因的《题页设计原稿:德谟克利特与赫拉克利特》将与陈天灼的新作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的对话。与此同时,另一组作品则呈现了对于权威宗教做出回应的不同面向:周轶伦以“滑稽模仿”与“亵渎”的方式挪用东西方的神话与神明,从物质过剩的层面呈现精神空虚的事实。在一旁,小大卫·丹尼尔斯的《圣母献基督》默默凝视着时间鸿沟中神性的波动。

  相比于古典艺术所表现出的区域风格,当代艺术家更着眼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摩擦现象。 蒲英玮和徐震分别打破跨时空的各个文化圈层,“阵痛”般地将文化象征形式进行拼接。在同一组的老大师中,阿尔布雷特·丢勒的《羔羊的崇拜·启示录》将最终审判的可怖景象呈献给欧洲社会,欧仁·德拉克洛瓦则在《九枚古徽章》中重现古希腊罗马的经典形象,重思权力与文化源头。在另一组作品中,艺术家对于自身所处时代的关照成为关键词。田牧借用南美洲的吸血怪物传说来追问人类身心不断被摧毁与重建的过程,而Lui & Chang小组则用更柔和的互动方式引导观众从感觉场域对生命最微妙的变化产生共鸣。在两者之间,丢勒的“小受难”系列呈现了耶稣受难和赎罪的故事,通过对宗教的个人诠释回应信仰与命运的关系。

  时代进步与艺术发展往往相伴而生,技术进步借由艺术媒介的更新显出影响。菲利普·高尔创作的版画《希望》以及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两幅石版画都将作品内容及主题与媒介紧密相连。版画意味着更快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其中所蕴含的革命性力量不言而喻。而蔡灿煌用来自小商品王国义乌的廉价材料重新制作了金缕玉衣,在资本锻造的纯金属外壳上刻下一道明晃晃的划痕。

  小大卫·丹尼尔斯描绘的《吉普赛人》投射了艺术家对于摆脱身份限制和自由穿越的浪漫想象。吉普赛人的生活节律直接与自然相接,日落和风雨都至关重要,他们借此来定位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实践。而作为全球被疫情笼罩的一年,2020年的太阳东升西落,仿佛更多了一层宿命的意味。李洋拍摄了2020年365天里的日落,并将其倒置以造成一种奇诡的氛围。日复一日是我们对时间的印象,似乎人类命运也困于这绕转循环之间。

  在整个展览中,于霏霏的《尾声/开端:玛丽的日记》作为一种穿行于古今艺术之间的莫比乌斯环显现自身。她的作品将每组作品中的时间段带串联起来,不断参照彼此,从而跳脱出一种二分法的桎梏,开启新的时间观和历史观。

  本次展览并非仅仅将老大师或当代艺术当做互相价值判断的标靶,而是在艺术史叙事也亟需革新的背景下,摒弃古典与当代作品在时代、媒介和理念工具上的诸多殊异,将观众的感知作为唯一变量,重思艺术作为审美共同体的可能性。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