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十年回眸·关玉良现代艺术大展
2004/12/9~2004/12/19 广东美术馆
“世界三”:王广义、曾浩、张晓刚联展
2004/12/10~2005/1/9 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2004年度展
2004/11/28~2004/11/30 北京中国美术馆
第二届慈善义卖展览
2004/11/28~2004/12/5 北京红门画廊
泊――中国美院国画家八人学术邀请展
2004/11/26~2004/12/20 上海原点印象文化艺术沙龙
上海高校普及京剧教育成果回顾展演
2004/11/27~2004/11/27 上海大剧院
中国京剧文化收藏展
2004/12/3~2005/1/5 上海三山会馆
“世界三”:王广义、曾浩、张晓刚联展

  展览以“世界三”命名,源自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同名学说。波普尔认为世界的构成分三个不同层面,即物质世界、人的感知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本次展览所邀请的三位杰出艺术家,在面对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现实之时,即用艺术的语言,在艺术的世界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作出了深邃而经典的探询。

  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学术地位无可争议。面对“文革”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费主义文化的转变,艺术家所作出的阐释,充满了智慧、幽默和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他对波普艺术图像风格的个人化阐释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和符号。本次展览的系列新作“面对战争的五十种方式”取材于“文革”后期的三防挂图,(防原子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这些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年代人们耳熟能详的图式在今天看来别有一番意义。

  曾浩关注更为近期的现实,面对物欲膨胀的时代,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很小,背景也非常简洁,传达出一种精神消逝、没有任何物体可以填补的虚无感觉。他的绘画语言也非常本土,尽管采用的是油画方式,但常让我们想起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意境。本次展览的新作品从对室内的关注转到了室外,城市的落日余晖照在楼群间新种植的绿树上,家具和日常用品依旧散放各处,浮现出我们所处时代的特有景观。

  张晓刚备受赞誉的“大家庭”系列,其灵感来自于“文革”时期每一个中国家庭随处可见的“全家福”照片,那些看似凝固、呆板的人物图象,实际上传递着在“单一思维模式”的时代日渐离去之后,人们对个人情感表达的需求。他的作品具备一种强烈的图像主体意识,而且饱含着一种独特的、动人心魄的诗意气质。本次展出最新完成的七张一组的系列作品 “记忆与失忆” ,增添了多种围绕着过去年代的意象,如婴儿床,广播喇叭等。

开幕安排:新闻发布会(12月10日2:30PM)开幕式(12月10日6:30PM)
展期:2004年12月10日—2005年1月9日
时间:11:00AM – 11:00PM
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2004年元月正式开业的沪申画廊坐落于外滩3号三层,由建筑大师Michael Graves担纲设计,拥有1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以及贵宾室、影像室、艺术礼品店和专业画库。其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专业设施和硬件条件堪称中国、乃至亚洲画廊之翘首。 

  隶属于上海佳通四合文化有限公司(Three on the bund),公司追求卓越、完美的理念及其雄厚实力,为画廊的起步和长久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筹建之初,画廊便代表“外滩三号”与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了“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该项目的成功是对其专业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初次注释,并为之赢得了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画廊目标是要成为全球展示和经营中国当代艺术 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私立画廊。 展示、推介优秀的中外当代艺术创作,尤其是富有成就的中国本土及海外华人优秀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是画廊的首要目标。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专业媒体的广泛合作为此奠定了良好基础。连续、多样和凝聚着丰富创意的各类艺术展示、交流活动,将令画廊成为上海一处新的、充满活力的文化亮点。 

地址: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上海中山东一路三号三楼)
邮编:200002 
电话:86-21-63215757, 86-21-63233355 
时间:11:00AM – 11:00PM
电邮:yjiang@on-the-b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