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所有机构

相关展览信息

文武雙全——南方新作展
2012/7/28~2012/8/12 上海华府艺术空间
军旅书法家邀请展
2012/7/28~2012/8/5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
2012/9/15~2012/9/25 上海中华艺术宫
“色质”穿越色彩的流动——卡多奇个人作品展
2012/7/19~2012/8/3 上海恒源祥香山美术馆
视象的凝聚——法国·中国具象表现绘画特展
2012/7/14~2012/7/26 上海中华艺术宫
“叩刀问石”2012年上海篆刻邀请展
2012/7/15~2012/7/30 上海壹号美术馆
夏荷雅音 醉美家园艺术沙龙
2012/7/13~2012/7/18 杭州秀空间艺术会所
入袖清风齐争藏——上海第八届扇艺术博览会
2012/7/16~2012/7/21 上海恒源祥香山美术馆
“暑留香”第三季——混搭之夏作品展
2012/7/7~2012/8/7 上海三象画廊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庆祝建军85周年熊光楷 寿瑞莉珍藏签名封展
2012/7/5~2012/7/8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

    展览时间:2012年9月15日——9月25日
    开幕时间:2012年9月15日15:00(周六)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1、2楼展厅


    展览的背景与契机

    由上海美术馆、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新闻晨报联合主办的“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展”将在2012年9月15日至9月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俞可策展,吕澎担任艺术主持,曹晖、陈界仁、崔岫闻、方力钧、谷文达、郭伟、秦琦、尚扬、隋建国、汪建伟、谢南星、尹秀珍、岳敏君、张大力、张洹、周春芽、周伟华、UNMASK小组参展。

    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正处在转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预示了种种针对性的表达,成为新时期艺术对政治、历史、文化的补充,实现了艺术与人们生活的真实接触,从某种程度上,也建构了当下对文化认识的立场与态度,并与世界其他民族形成了互动,而今天的文化现实、社会现实,又让我们隐约感觉到,这些被改造、被建设的社会景观、人文景观,既让我们沉溺其中,也使我们显得消极。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在面对不同于过去的社会现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不同于常态的反应?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探究和认识当代艺术如何在自身的文化逻辑的实践中,所一贯坚持的对社会中各种新现象的揭示与关注。为了形成一种针对性,主办方与策展方也有意地选择了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上海,作为大家共同探究问题的出发点来开启这次展览所需的内容。上海美术馆,自从中国当代艺术1996年破门而入以来,这个即将随着历史的终结寓言般的艺术空间,中国当代艺术传播最重要的阵地,行将迁移或者说即将消失,成立于1932年殖民地时期的民国产物的再次变更,或多或少地证实了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余波,以及人们对自己重新制造现实的妥协。作为上海美术馆现址的最后一个当代艺术展的每一个参与者,能否在面对这座可供抽样的历史文化考量的建筑载体,而释放出自己独特的视觉认识,这本身就是值得去尝试的工作。

  为此,此次展览学术主持吕澎先生和策展人俞可先生希望与艺术家一起,通过具体的创作方案,提出或者假设出中国当代艺术现在,将来可能涉及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带来太多的冲击与改变,使其很难在一个具体的真实中考量“社会景像”存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艺术家、艺术创作也许正是基于这些被忽略的思考,通过展览而重新提供的行为。

  所以,此次展览邀请了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有着独特思想和视觉表达方式的艺术家来共同参与这次活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备受争议,他们是一切必然性的怀疑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创作个案的呈现与研究,一起来探寻当代艺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展览的主题阐释

  以“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为展览的命题,是因为在中国今天的现实中,中国现有的社会、文化在表象上构成了一种迷幻的景观。在很大程度上,这前所未有的现状是用一种不断制造、产品堆积的方式来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让我们乐此不疲的沉溺其中,被动地接受传媒、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等种种信息。在被一切视觉映像装备起来的新系统中,这些被物质填充的幻象,已史无前例地形成了当下的社会生活,同样地在潜移默化中也形成了人们行动的目标。正因为这样的生存事实和文化事实,才使得我们企图用上海美术馆这个特殊的场馆,来回应我们今天的文化处境,我在想,中国的前卫艺术,如果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坚持它一贯的先锋态度进而探讨由资本扩张、国家传媒所植入的中国式的思维转变,我们的展览就会形成不同于过去的思想维度。

  客观地讲,信息、传媒以及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成为当今每个人生存逻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一种新的消费景观。尤其在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于本质的时代,艺术创作如何在这样一种新的语境下来实现艺术家关于我们生存境遇针对性的审视与思考,建立起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或许,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反过来也会促使我们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产生出不同于过去的经验和想象, 而这样一种想象的释放,就有可能实践性地启动中国当代艺术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指向性,建设性地传达出那些被遮蔽的真实,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真正应该面对的艺术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景像2012”中的“2012”既是当下这一概念的时间定语,展览也试图借用“玛雅预言”中这一警示性的数字来隐喻我们生存空间的潜在忧虑,同时它也是对“景像”的干预。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一数字与“景像”并不形成必然的联系,然而公共生活的全部现状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已经暗示出种种从未显现的迹象。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刻,但展览仍将通过这个数字来进一步地强调出:艺术家如何在这样一种状况中,通过对这一象征性的符号的借用和理解,而做出的预警。尤其是,中国艺术早已经浸润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切都是消费的组成部分时,当代艺术将如何衔接它自身的“先锋”特征,重新还原艺术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展览虽不涉及艺术家的职能是否只是一个文化上的革命者,但我们仍愿同艺术家一道重新成为这个新世界的怀疑论者。对艺术本身的怀疑、对现象的怀疑来开启这次展览之旅正是我们的初衷,因为艺术家在这一特殊时期的身份,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家……


  展览的学术目标

  本次展览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它的内容:

  通过对“媒介”的合理质疑和对视觉文化的重新审视,考察出中国当下文化生态的现实处境;

  关联性地讨论艺术创作与消费社会的关系,并摒弃惯性的视觉表达,探索性地催生出个性化的艺术方式,以此形成新的知识境遇;

  强调对艺术批判性的反思——回避当代艺术简单的问题角度,借助艺术家的个体想象,转而思考艺术作品与社会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打破以往常态化、直观化、符号化的意识形态思维和二元对立模式,强调艺术自律性的一面,并在创作中完成思想超越与文化升华;

  展览将强调“上海”这个典型化的城市与参观公众之间的互动。由此,作为展览的延伸——论坛、作品导读……等等系列举措,都将遵循这一逻辑,促进观众对于艺术家文化观点和艺术思想的了解,在社会范畴中诠释出艺术展览的意义所在。


上海中华艺术宫

  浦东新区上南路161号(近国展路)

  2012年10月1日中国馆更名为中华艺术宫,而地铁8号线周家渡站更名为中华艺术宫站。



机构网站:http://www.sh-artmuseu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