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不能信口开河

时间:2008-10-11文章作者:陈履生

 


陈履生


方土闯祸了——口无遮拦。他最近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其整理后的文字以大半版的篇幅刊登在《广州日报》上,其标题是,“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谈花鸟画创作及市场”,这样的标题是突出他的社会地位,以表明其论点的代表性或权威性,这是当下媒体的通常做法。这篇采访文字的第二部分(总共三部分)的一开始有这样一段方土的话:


“高剑父将东洋艺术与传统中国画嫁接,强调对景写生,给当时颓废的中国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成就了中国画的新样式。这种做法虽博得了民众的喜欢,但也背离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即重精神轻物质,重表现轻描写,重主观轻客观,直接导致了外界对岭南画坛的这种看法:脂粉气、娇媚、小气是岭南美术的特点,一旦有粗犷大气的作品出现,便被定义为‘学北方’。接下来,岭南的画家又开始讨好市场了,有人说关山月就没带好头,我赞同。”为了突出重点,记者选择了“岭南书画市场 关山月没带好头”作为了小标题。这就把方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时的议论纷纷可想而知。因为关山月作为历史人物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受到了普遍的尊重,后人的随便议论,尤其是业内名人的不负责任和不具学理的言论,不仅会伤害到公众的情感,也会伤害到学术的尊严,还会伤害到言者的德性。


细读这篇采访文字,通篇既没有谈到关山月如何或怎样“没带好头”,也没有指出坏头在什么地方,甚至通篇文章中没有第二次出现关山月的名字。那么,方土的意指就令人揣测。文章以黑体字标出——方土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近年来,大写意花鸟的市场状况远不如工笔或工写结合的花鸟画红火。究其原因,是当今藏家欣赏水平有限,他们只用“像”与“不像”为标尺衡量书画的价值,看不懂以简驭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大写意花鸟。关山月也是画写意的,因此,这与关山月没有关系,关山月并没有用工笔画引领市场。相反,当人们看到了“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的方土的言论,却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推销自己。如果他不是“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而是换一位工笔画家或评论家来说,可能更有说服力,或者说更客观和公正。


方土对于前辈关山月的批评,实际上就是一句话——“讨好市场”,如果就这一点来论,关山月可能比窦娥还冤。关山月和他同时代的画家经历的是一个奉献的时代,仅仅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商品社会的初期,艺术的商品化在他们的作品中基本上没有表现,而这个“讨好市场”不知从而说起。说到“讨好市场”,关山月和他的同时代的画家真不如当代的画家,这是由各自所处的社会形态决定的,他们在晚年,功成名就,已经没有必要按照市场需要什么画什么。客观一点说,他们这一辈子只是社会需要什么画什么。如果就方土所论的岭南书画市场而言,好头、坏头都和关山月没有多少关系。对于前辈的批评,如何客观公正,具有学理,而不是戏说,对于美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的美术界却很重要。

  
-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