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7/175页 共5207

清代银质珐琅嵌宝如意饰

时间:2020/4/1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白尼/江苏苏州


  这枚清代银质珐琅嵌宝如意饰(见图),呈八曲如意头形,如意饰内镶嵌一块近似蛋面形红黄色蜜蜡,蜜蜡所刻花鸟纹,是清代常见纹饰。蜜蜡是琥珀的一种,是由古代松柏或其他树种的树脂,历经千万年,甚或上亿年地质变化所形成的天然有机宝石,物理和化学所作成分检测,表明蜜蜡和琥珀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化石树脂,只是蜜蜡含琥珀酸高于琥珀,形成时间长于琥珀。老蜜蜡颜色通常显深黄、明黄、红黄等,人们将之制作成饰品,亦作为中药药材使用。

  桂花黄、浅蓝、深蓝、茄皮紫四色珐琅银质如意头,边饰为间距0.2厘米的如意形深蓝珐琅,内外各焊银绞丝作衬,内层绞丝纹又缀连起整圈四色珐琅图案。图案左右两侧,各自蓬蓬勃勃生长着一棵花繁叶茂的桂花树,繁花朵朵色泽金黄,象征着折桂夺冠,金榜题名。两树之间假山重叠,秀石奇巧,青草旺盛而张扬,蕴含着喜悦、收获、成功、胜利诸美意,满满的吉祥兆。各色树木、花草、山石之珐琅图案边沿,均无一例外焊饰着银绞丝。

  珐琅如意饰背面,为如意形光素银底片,一条高0.8厘米,弯曲成如意形的光素银片,将面片和底片相互焊接。底片边沿处,錾有二十七小孔,有小孔孔内还存留着古时系帽所用细银丝。此枚如意形银饰为贵族饰品,亦称帽正,系佩于帽前正中,也可饰于衣物,喻意吉祥如意、飞黄腾达等,工艺精美精致,材质珍贵。面片长4.4、宽5.9厘米,底片长4.3、宽5.85厘米,面片略大于底片。如意饰总重20.4克(含蜜蜡),系由剪片、弯片、镂空、绞丝、珐琅、嵌宝、焊接、錾孔、锉磨等多道手工艺制作而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代银质珐琅嵌宝如意饰-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