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动态

5/77页 共2278

文博会创意金奖得主张清雷大师白玉创作展

时间:2016/5/18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第12届文博会获奖作品 灵璧石雕刻作品《雄霸天下》作者:张清雷

  皆一堂举办 “文博会创意金奖”得主张清雷大师白玉创作展

  5月15日,第十二届文博会颁布“2016年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来自南京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清雷创作的灵璧石雕刻作品《雄霸天下》获得了特别金奖。这件获奖作品巧夺天工,一块平凡无奇的黑、白、红三色灵璧石经过张清雷的设计与雕刻,焕发新生,一幅北极熊群倨傲山崖之顶的画面扑面而来。

  5月16日,皆一堂推出“美玉无双 张清雷大师创作展”。张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玉石雕刻大师,以“返朴”、“汉玉”风格闻名业内,其作品于2015、2016连续两届在文博会斩获创意奖金奖,多次在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中国玉器百花奖等评选中获奖。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清雷

  展览将展出张清雷的白玉、青玉玉雕作品30余件,其中部分作品为国内玉雕大赛获奖作品。其中,《父子情深》获2015年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多为白玉,即大家口中的“和田玉”。经历了90年代以及2000年之后,一波又一波的热炒,如今“和田玉”的价格已经是“百倍于黄金”。作为玉雕师,张清雷表示,原材料上涨让身为“手艺人”的他十分苦恼,他说,“我们手艺人最大的快乐就是通过自己的创意与手艺,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但是如今白玉的原材料太贵,让我们手艺人’下刀’的成本和风险都急速提升。人们关注得更多也是材料本身的价值而非我们的创造设计和手工。其实,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没有匠人的手,再美的玉也不过就是一块石头罢了。”

张清雷玉雕作品 和田白玉

  而对于玉雕创新的问题,张清雷表示,任何艺术都具有时代性,但他反对盲目创新,“玉是中国文化。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之上。”以雕刻瑞兽辟邪闻名的张清雷以辟邪为例,解释了玉雕的传统与创新,“同样是瑞兽辟邪我的作品就和别人的不一样。我下刀凝练,化繁为简,体现张力和现代性。”张清雷说,自己平时闲暇时就喜欢逛博物馆,看过去的古玉雕刻,他称自己最喜欢汉代玉雕,简洁、大方、高贵、凝练,“汉代的审美其实与现代审美很接近。”

张清雷玉雕作品 和田白玉“辟邪”

  张清雷先生1986年入行学习玉器设计制作,他琢磨南北玉雕工艺上的差异,取长补短,汇集中国历代石雕、玉雕的辟邪形制,摄取六朝两汉玉辟邪的神韵,创作了玉雕“避邪”,其外形威猛,灵动,气韵复古,飘逸,可谓一绝。正因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工艺,所以,张清雷被玉雕同行们尊称为“辟邪王”。 他的玉雕作品,以“返朴”为目标,走“汉玉”之风格,以“避邪”牵头,碾琢文人诗词及写意山水,镌刻名家款识,追求文人高雅的情趣。其挂件,多系人物、动物、花草、文字和其他一些图案,寓意长寿、祝福、快乐。其玉雕作品古朴大气,线条流畅,既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在业界又有“玉雕小魔手”之称。

张清雷玉雕作品 青玉茶壶 白玉杯

  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雕古称琢玉。中国玉雕技艺传承千年,玉雕师通过双手把冰冷的玉质原石雕琢成一件件精美的玉器,美名远扬,中国的玉雕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张清雷先生表示,“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认为玉器携有瑞意吉祥、定惊避邪的功效,它高洁的品性和昂贵的价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张清雷先生是创造型的艺术家,他扩大了玉雕艺术的题材和内容,使玉器从神秘走向与世俗审美趣味相投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境地,使玉器与日常生活更加相近。

  本次展览将由5月13日延续至6月20日。

  展讯

  地址:皆一堂雅趣艺术生活体验馆

  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欢乐海岸购物中心3楼蓝楹坊10号

  展馆开放时间:周日至周四 10:00-22:00,周五、周六10:00-22:30

  联系电话:0755-86960533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