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

上一页
1/73页 共2146

集邮探究系列邮票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时间:2019/11/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2014年第23、24期《集邮报》连载了訾春敖先生的《浅谈系列邮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訾文”),该文对“系列邮票”三个问题提出了看法,“供大家共同探讨”。笔者也认为探讨“系列邮票”很有必要,拙文仅就“訾文”谈及的三个问题谈点看法,欢迎同好讨论、指教。

  关于“什么是‘系列邮票’”的问题

  笔者赞同“訾文”对“系列邮票”需具备“发行多套”及“对同一种事物进行介绍”这两个条件,但不赞同“系列邮票必须是先后发行的,同一时间发行的多套邮票,不是系列邮票”的说法。我国邮政至少已4次同日发行过系列邮票: 1959年10月1日,发行了(第二组)至(第五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系列邮票(纪68-纪71);1974年10月1日,发行了两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系列邮票(J.2、J.3);1979年10月1日,发行了五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系列邮票(J.44-J.48);2009年10月1日发行了2009-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和2009-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两组“建国60周年”系列邮票。

  此外笔者认为,“系列邮票”还应有一个必要条件,即系列邮票应是邮票发行部门按系列邮票发行计划发行的,这个问题与后面的问题有关联,下面还会进一步说明。即“系列邮票”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按系列计划发行,同题材,至少已发行了2套。

  关于“新中国邮票中有计划发行的系列邮票”的问题

《保卫世界和平》第一组

  “訾文”称“保卫世界和平”系列邮票,“到1952年7月先后发行了三组,每组邮票都在名称后面注明是第几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同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三组“保卫世界和平”系列邮票的票名不尽相同,其中1991年版至1997年版目录的标注为:纪5《保卫世界和平》邮票的票名中没有组号,纪10和纪24的票名分别是《保卫世界和平(第二次发行)》、《保卫世界和平(第三次发行)》。笔者幸运地得到这3套邮票发行通令的复印件,得知1991年至1997年版目录中标注的就是这三套邮票的原始票名。

  “訾文”称“从1950年开始,我国邮政部门有计划发行的‘系列邮票’,都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发行”。除“訾文”中列举的三种方式外,我国邮政部门有计划发行的系列邮票还有一种方式,即票名中无系列名称的系列邮票。笔者依据邮票发行部门的相关资料,认定票名中无系列名称的纪特系列邮票有19种(以各系列首套邮票的发行日期为序排列,其中有的系列名称可能不够确切):“各行各业中的妇女”、“青铜器”、“普及大寨县”、“京剧”、“生肖(第一轮)”、“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佛教四大名山”、“国宝”、“五岳”、“近现代美术家作品选”、“生肖(第二轮)”、“香港回归”、“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和 ’99世界邮展”、“澳门回归”、“传统节日”、“木版年画”、“生肖(第三轮)”、“世博会”、“建国60周年”。显然,“訾文”称“到2012年为止,邮政部门有计划发行的系列邮票共26套98组”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关于“自然形成的系列邮票”的问题

  首先,“訾文”列举的自然形成的系列邮票中有些是有计划发行的系列邮票,如“木版年画”、“民间节日”、“京剧名角”、“古代邮驿”等(系列邮票的名称未必确切)。

  “自然形成的系列邮票”确实是白纸黑字写在最具权威性的《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中,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副司长邓慧国先生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2005年第1期《集邮》杂志刊出该刊记者《2005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解析——访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副司长邓慧国》的报道中说明:“如果没有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这个契机,6月份或许安排发行的就是跟2004年的《司马光砸缸》类似题材的邮票了。这两套邮票都是儿童题材的邮票,从传统意义上的系列邮票的角度讲,这两套邮票或许分属不同系列,但从内容角度看,这两套邮票是同一系列的。我们已习惯了系列邮票短期内集中统一发行的方式,其实那是一种平面的角度。针对内容来理解的话,我们需要从一种立体性的角度来看待系列邮票,毕竟‘司马光砸缸’、‘安徒生童话’的称谓只是符号性的。” 2005年11月5日《集邮报》刊出中国邮政报李潮记者《题材广泛 系列较多 关注热点——邮资票品司副司长邓慧国谈200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的报道中说明:“多年以来,系列邮票一直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欢迎。2006年,计划安排《丙戌年》、《武强木版年画》等系列邮票7套。其中,奥运会运动项目是奥运会系列邮票的第二套。表现石窟艺术的邮票,以前曾经发行过《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大足石刻》等,虽然是分别发行的,但从艺术的分类来说,表现石窟艺术的邮票属于一个系列,所以,《云冈石窟》应该属于石窟艺术系列。这样算来,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将达10套左右。”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一种立体性的角度来看待系列邮票”的思路很好,但这只能用于制定系列邮票发行计划;而有关石窟题材邮票的话题,正说明我国系列邮票的发行存在不足。

  那么,“系列邮票能够自然形成”的看法是否正确呢?我们只能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如果系列邮票可以自然形成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邮票都能或将能划入系列邮票之中,而且同一套邮票往往能够划入多种系列邮票,笔者试以2014年新邮发行计划予以印证。

  2014年计划发行27套纪特邮票。可以认定的系列邮票有8套:《甲午年》、《猛禽(二)》、《动画——大闹天宫》、《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水果(一)》、《中国梦——民族振兴》、《中华孝道(一)》、《中国现代科学家(六)》。已发行过同题材邮票的有5套:《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教师节》、《长江》、《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三十周年》。已发行过同类题材邮票的有7套:《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外建交、中外联合发行)、《浴马图》(古代名画、美术、文物)、《黄梅戏》(中国戏曲)、《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国际运动会)、《诸葛亮》(历史名人、古代思想家、古代政治家)、《元曲》(古典文学)、《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探月工程、航天、科技成就)。其余的7套邮票:《保护消费者权益》可列入国际日系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六十周年》和《新疆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可列入社会组织、团体、机构、部门等成立纪念系列,《鸿雁传书》可列入民间传说系列,《唐卡》可列入绘画、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等系列,《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可列入博览会、航空航天等系列,只有《网络生活》这套邮票目前尚不能自然形成系列邮票。如果绝大多数的邮票都能自然形成系列邮票,那么系列邮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集邮报》2014年第29期(7.23)第3版

  注:笔者认为探讨“系列邮票”的必要性至少有四方面的理由:一是《中国集邮大辞典》已修订了两次,三种版本均未收录《系列邮票》这一辞目。二是我国在系列邮票的发行方面存在种种不足。三是《中国邮票史》(第九卷)及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副司长邓慧国先生对“系列邮票”的某些说法值得商榷。四是从各年集邮报刊对新邮评论的文章看,集邮者对“系列邮票”的认定差异甚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集邮探究系列邮票研究中的三个问题-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