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牙雕

上一页
1/41页 共1199

清同治年间“武魁”匾

时间:2019/5/31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刘燃冰/陕西


  图中所示是一块清同治“武魁”匾额,攒角匾框已遗失,只剩匾心。匾心横187、纵58厘米,香樟木质。斑驳的匾地为黑漆素面。匾心榜书楷体“武魁”两字,字径近40厘米,大字双勾雕刻起边,笔画凸起,涂朱砂(因年代较久,已老化为紫红色,并有些剥落)。

  此匾书法浑厚,遒劲有力,两个大字气势磅薄;上下款均阴刻填红,右首款识大部残破漫漶,刻字依稀可辨:“兵部侍郎都察院……巡抚陕西……督理粮饷 邵宁豫 为”;左侧落款:“同治癸酉科中式第七名举人苏应荣”。癸酉,即同治十二年(1873)。

  苏应荣中武举第七名,荣获兵部侍郎邵宁豫的“武魁”题字牌匾。据《重续兴安府志》载,兴安府(现陕西安康)民间尚武风气很浓,仅清嘉庆至光绪年间,就有武进士李红标(道光六年、丙戌科)、哈元祥(同治十年、辛未科)等8名;武举张曾念(嘉庆癸酉科)、朿文锦(道光戊申科)等124人。其中有载:“清代汉阴县武举苏映荣”,不知和匾额所题“苏应荣”是否为同一人?

  邵宁豫生平不详。兵部侍郎,兵部副长官,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唐至北宋前期为正四品下,元丰改制后从三品,北宋前期为文官迁转阶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兵部”乃六部之一,“兵部”源于三国魏“五兵制”,隋唐以后设立兵部,掌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历代相沿。

  孔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备”。习武之人中“武举”,被人尊之为“武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清同治年间“武魁”匾-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