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鉴定青铜器要了解用途命名

时间:2017/12/11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要鉴定青铜器,首先要了解它的用途、分类、命名。我认为三者中对用途的准确判断,是青铜器鉴定的关键。例如在1976年以前我们不知道“承弓器”的用途,只发现承弓器与车马和弩机共同出土。曾一度将一对承弓器安装在弩的前端,并编入《辞源》中。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一、二号铜车马后,真相大白。原来承弓器是战车的组成部分,安装在战车前端,与车为一体,是战车上挂弩的支架,有的学者还提出承弓器具有协助开弩的功能。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铜双面兽面形件”和“龙形件”初始被误认为“支灯”被收入很多图录资料,后来经过对出土文物的复原和认真研究,方知是西汉的实用屏风上的饰件。出土于汉长安城武库遗址的小铜件,曾被误认为“铜铃”,后来才发现,是长兵器“铍”鞘顶端的铜饰。“铍”区别长矛和其他长兵器的特征,是有鞘,有二緌(ruí)(即类似红缨枪的“缨”),汉代前的长兵器的下端,常安装铜饰,一般统称为“鐏”,安装在戈下的“鐏”叫“戈鐏”,矛下的叫“矛鐏”,也可叫“矛錞”(duì),“铍”下的叫“铍鐏”,同样都是装饰于长柄(柲)下端,起美观和保护柄的作用。

  但我们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横断面却有不同。矛鐏一定是圆形的,戈鐏一定做成水滴形的,铍鐏一定做成长六边形的。为什么呢?这完全与使用有关,与实战有关。让我们分析一下:戈的使用是勾杀、啄杀,有很强的方向性,所以戈头安装木柄后,柄被制成水滴形断面,使用时只要用手握柄,就立即能感知戈头的朝向,不论是遇到紧急情况还是夜战,只要握柄在手,就能正确使用。而下端的鐏又随了木柄的断面形状,所以鐏也制成水滴形。再来看一下铍,铍外形像长矛,可刺、可砍,以刺为主,使用时方向有180度的要求,所以木柄制成长六方形,只要能判断出 180°的方向就可以了,鐏随柄也制成长六边形。而矛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刺杀,握在手中无论怎么转,都无碍刺杀,所以木柄呈圆形,鐏随柄,端口也呈圆形。由此我们可看出三种不同的鐏,断面不同,是有原因的,也看出古人对战争的重视,对兵器制造上的精心。

  另外,要了解各个时期器物造型的特点。自古至今,各种器物都会随着时代变化发生风格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发生在外形上的变化。商代贵族嗜酒成风,所以酒器制造使用的多,出土的礼器中,酒器的比例就多。周灭商后,改嗜酒之风,所以酒器组合的爵、觚等在周时渐渐消失了。爵的流行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短短的几百年中本身也发生了由平底向圆底的演变。青铜佛造像的出现则是由于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北魏的铜佛造像就算比较早的了,之后各时期的造像,都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些特点的变化,我们能判断它们所处的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鉴定青铜器要了解用途命名-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