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7/175页 共5207

精“打”细“算”数紫檀

时间:2016/9/15 文章来源:华夏收藏网


  算盘算不得高贵之物,但作为收藏品玩赏至今的自有其风雅之处。图中所示这件算盘,为紫檀木精打细作,为直角长方形。一般来说,算盘有九档、十一档至十三档不等。此算盘为十三档式,属形制比较大的一种。梁上每档有珠二个,梁下有珠各五。木框正面简洁木纹,四角和及横梁交接处以铜活加固。由于算珠及框由紫檀制作,木料结实,木性稳定,所以至今仍可使用。由于藏家平时打蜡养护,愈发显得古雅。

  中国汉代便有“珠算”,宋元时期珠算盘与筹算并行发展,明代才有了与今天的算盘基本一样的算盘。有关算盘的古书记载,最早见于吴敬的《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也正因为此,算盘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因此,古代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辟邪的百眼筛上,便也有算盘。除此之外,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六证”中,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安宁,赢得广茂财源。

  明清时期作为吉祥物的算盘,金银珠玉制作的都有。旧时的实用算盘,各种白木、核桃木、红木制作的都有传世,而以紫檀算盘最为珍贵。明朝,紫檀为皇家所喜爱。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庞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员赴南洋采办,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办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明代采伐殆尽,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都需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可以想见,如此一件由紫檀制作的算盘,当年一定是相当名贵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精“打”细“算”数紫檀-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