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关于“国宝”的出镜——论“国宝”之殇(2)



时间:2018/2/25 11:29:24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多年不看春晚了,今年本来就没想看。难得在家中尽兴,喝完之后在电脑前的椅子上就睡着了,真是呼呼大睡,醒来已经是初一的0:20。因为北京今年禁放,所以,没有被零点的鞭炮声吵醒,感觉到无比的幸福。能够睡踏实的觉是最幸福的。这个年就是这样安静地过去,那也算是特点。今年的禁放不像过去的禁放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今年没有,人们好像习惯了移风易俗。可是,因为春晚的一个特别安排而使得年三十之后不得安宁。本来人家是娱乐,没有当真,偏偏有当真的;有写帖的,有删帖的。特别是闹得那些删帖的不得安宁,真有点于心不忍,真是可怜他们。

  按照惯例,央视从初一开始就不断在重复播放那些春晚中的被认为是精彩的节目,其中就有“盛世中华,国宝回家”这一特别的内容。扫了几眼,才知道网上质疑的具体。就我的专业认识,我认为那天演播室里展示的是复制品,可是,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没有说明它是复制件。抱歉,我在回放的过程中才知道这个世上有个“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在演播室缺少温湿度控制,在演播室强烈的灯光照耀下,无论如何不会把“国宝”的原件展示在这样的空间之内。这里先抛开所展示的是否为“国宝”不论,但如果是复制品,001号讲解员应该说明,这样可以让人们放心,让人们感觉到专业的尊重。至于001号讲解员,他说好说坏都不怪他,因为他是演员,是在背书;如果有错,那也是写台词的错。我还是喜欢演员张国立的,但是,他到专业行当中来演是有相当危险的。如果是专业行当中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说错话那就很难原谅,哪怕是在背书。

  中国的卷轴画通常是画于绢和纸之上,它们都比较脆弱,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打开一次伤一次,特别是绢本。所以,对于绢本的保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少打开,尽量避免强光。因此,中国各级博物馆中绘画馆的灯光,国外绝大多数博物馆所展示的纸质文物的灯光,都极其暗淡,有的还设有感应装置,在没有观众的时候会自动灭灯。这一点,相信是博物馆人的共识,一般的观众也能够理解。如此来看,央视春晚演播室内展示的还会是原作吗?是“国宝”吗?那些馆中之人不是经常把温湿度挂在嘴上吗?怎么到了央视、到了演播室就不看看温湿度呢?

  在这个大概只有4分04秒长的节目里,能够听到有关画的内容不多,但有几句关键词——“盛世中华,国宝回家”“一件国宝级的书画”“它非常珍贵”“把流落在海外多年的国宝带回家”“国宝回家,全民共享”。客观来说,如果不是看在央视的名号以及台上嘉宾头衔的份上,还以为是“国宝帮”在忽悠。虽然全长30.12米的手卷限于场地和时间,只展示了其中的部分,毕竟是在非博物馆的娱乐空间中的展示。如果所展示的是原作,那可能实在对不起“专业”这个词。专业的单位做业余的事是最可怕的,就好像当年专业单位的“撼祖国强盛”的笑话一样。如果演播室里展示的是原作,那么,看看在大英博物馆中受到礼遇的中国的“国宝”——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吧,大英博物馆是不可能让还不是属于英国国宝的《女史箴图》出馆门的,更不要说拿到国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去展示,去忽悠。这不是一般性的能与不能、可以不可以的问题,是对国家文物、国家文化的基本尊重的问题。当然,不属于国家文物的可另当别论。这里要加一句,如果国人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和文物,遑论他国之人来尊重中国的文化和文物?

  从另一方面来看,不要说“国宝”,就是通常的国家一级文物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也是不合适的,也是极其不严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为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拍摄馆藏三级文物的,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拍摄馆藏一级文物和馆藏二级文物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那么,央视的这次拍摄,画作的持有单位有没有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国家文物局批准?如果是由国家文物局的批准,那么,主管单位有没有看到该“实施条例”的第四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关于文物保护,这一条例同样适用于“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的央视及其主管部门。

  献宝者在演播室现场还说了一句:“把流落在海外多年的国宝带回家”,就更是在忽悠亿万观众,考验亿万观众的智商。这是典型的“国宝帮”的口吻。明明是有人从日本倒腾回来,而且到了国内还几经倒腾,有钱的献宝者只是最后一棒的接手者,怎么能说是自己“带回家”?说谎都说不圆,应该也有智商的问题。至于其中如何倒腾的,过程在网上都有,这里就不赘述。

  博物馆是国家的公器,但往往是落到少数人的手里成为个人把玩的玩物。如果有真正的“国宝”回家,像国家文物局从海外征集回来的交由国家博物馆保存的商末周初的青铜重器“子龙鼎”,以及北朝石椁、唐代天龙山石窟菩萨坐像和头像、宋代木雕观音菩萨坐像、五代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等,它们在国家博物馆的展出真正体现出了“全民共享”。这些海外回流的文物之所以没有争议,是因为流传有序,是因为有专家的多年跟踪、反复鉴定和研究,是国家有关部门慎之又慎的决定。因为为了它们而动用了纳税人的钱,必须对纳税人负责。春晚中的所谓“国宝”回家,只反映有钱人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而献宝也只是这一剧本中的一个环节。本来悄悄的,献也就献了,几十年之后的后人也闹不清楚来龙去脉,也就漂白了。可是,就是眼前的事,哪位革命群众的眼睛不是雪亮的。这一剧情的最后一幕,不安寂寞的不仅是献宝者,这下砸了。

  娱乐也是双面剑,当你想娱乐别人的时候,有时候自己也被娱乐了。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中的子龙鼎。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的“宋代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未完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