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元龙:当现代中国的马可·波罗
- 时间:2014/2/7 11:33:56 文章来源:上海采风 文/马信芳
巴黎市长Bertrand Delanoe 向姚元龙颁发荣誉奖章和荣誉市民证书
2004年,法国巴黎,著名的塞纳河畔金色大厅第9区。
此刻,一场前所未有的展览在这里拉开帷幕。当你走进大厅,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栩栩如生的泥娃娃、细致入微的各色剪纸,争奇斗妍的年画……还有石雕、根雕、竹编、竹刻等艺术品,麻绣、麻布等纺织品,手风车、稻桶、织布机等民用工具,马灯、龙灯、狮子灯、滚灯等娱乐道具。这些展品与老百姓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却又以自己的审美而充满艺术感。穿行其中,俨然进入一个中国民间文化的大观园。
这是由中法两国元首共同提出的“2004法中文化交流年”中,民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策展人和组织者,就是欧中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上海民间艺术研究专家姚元龙。
骄傲的法国人惊讶了,震撼了:“从来不知道中国人这么艺术”。直观东方的乡土文化,凝聚着人类生活最真实的情感,和着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优雅乐曲,一下把观众带到了神秘而浪漫的东方,“噢,那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莉叶”。内心的共鸣产生强大的口碑效应,一批批学生来了,一批批艺术家来了,旅居法国的中国人邀约街坊邻居匆匆赶来。看,那是我们中国的艺术,百姓的艺术。在现场,一位中国老太太拿起蓝印花布忍不住哭了起来,说:“没想到我还能在这里看到家乡的东西。”
展览大受欢迎出乎了组委会的意料,最后不得不决定增加展览的场次,并从巴黎到南部省城科兹进行分场展览,前后长达两个月,激动万分的观众写下数百条赞美感言。
这个展览,无疑是成功的。为此,姚元龙荣膺“法中文化交流年”的最高殊荣,巴黎市长在授予他特别金质奖章时说:“你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巴黎欢迎你,你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对民间艺术抹不开的情结
姚元龙曾供职于上海市文联,作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老理事,从协会初建后十多年间一直负责上海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工作,曾为上海民间艺术国内首展、首次赴海外展示赢得了第一张名片。近日,喜闻姚元龙从欧洲归来,我专程访问了他。一见到老朋友,当年他在上海时的情景又一幕幕映现在眼前。
姚元龙对中国民间艺术抹不开的情结,源于他年轻时的经历。
姚元龙师从老一辈著名画家颜文樑,年轻时,他的油画学作就备受颜老的称赞。1956年,他父亲被内定右派,20岁的姚元龙人生轨迹陡然转变。在接到劳动改造通知书的那一天,浙江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也悄然寄到家里。被拒之高校大门外的姚元龙,天还没亮就下地干活了,直到晚上8点才回到窝棚。在那个动乱年代,一些同样遭遇的人因忍受不了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选择用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姚元龙每天都要克服闪过的诸如此类的念头,从西安到北戴河再到黑龙江农场,支撑他走下去的是一枝笔和一把刻刀。那枝笔让他写出一手好字,亦能速写亦能水墨;那把刻刀,使他成为最早一批雕刻艺术家,后来还用它为80岁的巴金做过雕像。
“我就像电影《牧马人》里的许灵筠,刚20啊,最美好的时光全部抛洒在社会底层……”强烈的失落感袭扰着姚元龙。一旦失去优越的生活,跌入底层,想爬起来的愿望就更强烈,“生活就像一根鞭子,逼使我去拼搏,锻炼。”
正是这段经历,丰富的民俗生活让姚元龙与民间艺术为伍,他看到了这门“土艺术”的智慧和魅力。当民间艺术在“文革”中遭到破坏时,他却开始搜集、整理和研究。也是这段经历,成就他后来用乡土艺术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979年,上海举行首届民间艺术作品大赛,姚元龙以树根造型《苍鹰》而一举夺魁。随之,他调入上海文联所属的民研会(“民协”前身)工作。自此,他在民间艺术领域为打“上海牌”而尽情努力。 造型“非洲风情”大显功力
1982年5月,当红的东方歌舞团来沪演出。一位全身非洲妇女装束的“黑人”走上文化广场舞台,她歌喉一开,风韵不同凡响。这就是中国的“阿贝蒂”——朱明瑛。当观众们交口赞誉的时候,前排座席上的一位中年人,飞快地用笔在早已准备好的本子上勾下了她婀娜多姿的神态。他就是姚元龙。姚元龙到文联后,一方面抓紧对上海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工作,另方面没有放弃他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在擅长的树根造型中继续新的开拓,那就是竹根、竹鞭造型。这门艺术,当时国内很少有人问津,而用它来表现组合人物,反映现实生活,则更属罕见。姚元龙的树根造型当时在国内外已享有声誉,他创作的《苍鹰》《流浪者》等一系列作品,有的被送到人民大会堂陈列,有的作为友好的使者飞向国外。当他听说东方歌舞团来上海演出,不由欣喜万分,这是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来表现非洲题材的极好机会。因为当时,去非洲只是一种奢望,所以能在上海近距离看一位“非洲姑娘”演出,虽是“假的”,却已不错了。
演出结束,姚元龙回到家里。家人已经安然入睡,他独自在灯光下,审视着一根根竹鞭,又翻开速写簿,神思遐想,反复揣摩。随着烟蒂一个个扔进烟灰缸,竹鞭组合人物造型“非洲风情”的构图一幅幅展现出来……为表现人物,他打开采集箱,在一根根竹鞭中细细寻觅象形的材料。为表现乐器更加逼真,他干脆买回了一只吉他,让女儿模仿弹奏,他边看边刻。
一个月过去了,一组“非洲风情”竹鞭造型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生动的场面,两位黑人歌唱家丰神秀韵,歌喉婉转,一个自然流畅,一个热情奔放,她们的两重唱配合得那么默契。竹鞭的自然节块巧妙地表现了非洲服饰色彩,令人惊叹的是,她俩的嘴巴和耳环竟是竹鞭上的天然痕迹。“歌星”两旁,是两位配乐者,一位手持吉他,侧仰着身子,大方脱俗,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一位手击皮鼓,身子弯曲,节奏明快,好像她的胯部也在随之摆动。悦耳的歌声,召引着人们,一位过路少女被吸引了,她顾不上放下顶在头上的瓦罐,竟加入了这一欢快的行列。
“非洲风情”构思奇特,栩栩如生。这组造型保持了姚元龙树根造型的艺术特色,不追求形似,重在“象形取意,以形传神”。作品因材施艺,融合了我国唐代木俑古朴典雅和非洲民间雕刻洗练遒劲的特点。用竹鞭表现现代人物,而且是反映异国的风情,这是一种独创。更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因为作品要表现非洲风情而抛弃我国民族传统风格,观后余味无穷。 将丝绸上作画的女人带回上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姚元龙变卖所有家当,换来一家人前往比利时定居的机票。期间,他的个人雕刻和绘画作品到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举行展览。但他没有忘记对中国人文艺术和世界原始艺术的收集和研究,而促进中欧间的国际友好文化交流渐渐成了他的主业。
1985年夏天,姚元龙站在比利时米佳亨姆(Middel heim)露天雕刻博物馆前。这里是现代雕塑艺术的荟萃之地,园内芳草如茵,树木葱郁,自然景色迷人。一座座青铜的、钢铁的、大理石的或其它硬质材料的雕刻镶嵌在花团锦簇之中,矗立在旷野草坪之上。姚元龙陷入沉思,一个念头在脑海闪过:有一天,我要把欧洲的现代艺术带到中国,把中国的民间艺术带到欧洲。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有机缘巧合。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法国女人,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画家安兰(Anne-lane)。
两人的结识得追溯到1994年。作为已在欧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姚元龙在欧洲各国办过不下20次展览,那年夏天,他来到了安兰的家乡,在那里举办他个人的雕刻艺术展和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许多法国艺术家前去参观,安兰特意从1000公里外的巴黎赶到那个法国南部的小城。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安兰被眼前的作品深深打动了,她找到姚元龙说:“这样的展览一定要放在巴黎做。”这从此成为两个人的约定。不成想,三年后,姚元龙却先把安兰请到了上海。
1997年5月12日,“法国安兰丝绸之路绘画展”在上海隆重举行。整个展览由姚元龙亲自策划,丝绸连接着整个大厅,近2万支郁金香铺就的地毯上,伫立着精致的艾菲尔铁塔。莫扎特的音乐,法国的甜酒,特制的蛋糕上印制着丝绸之路的图案,步入展厅,顿有一种典雅、清新、自然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作者本人身兼欧亚两种血统,在丝绸柔细的光线映衬下,那些画上的主人公,虽然仿佛身处遥远的异国,但眉目之间又似乎带着几分东方人的神韵。说是画展,其实并不尽然,因为它融绘画、灯光、雕塑、园艺、古典音乐于一体,让观众不但在视觉,还在听觉和嗅觉上得到了享受。没想到,画展得到了政府高层领导的关注,就在开幕后第三天,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而这次画展,成了当时最富象征意义的文化盛事。画展结束后,安兰一直与姚元龙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安兰是活跃于法国上层社会的艺术家,有一次,她透露给姚元龙一个重要信息,法国议会希望跟中国搞一次文化外交,希望在巴黎做一个中国民间艺术的大型展览。经过多方努力,2004年,两人在法国南部小城的约定,在法中文化交流年中终于得以实现,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叙述的情景。 轻车熟路:给外国人最想看的
外国人最想看的,是他们没有的东西,办文化艺术展,姚元龙轻车熟路。
20年前,姚元龙创立“欧中文化艺术促进会”时,原本是想建立一个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交流合作的基地,没想到,这一举动居然成就了一个“中国民间艺术的嘉年华”。欧洲是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民众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学习。长期的海外生活经历,姚元龙知道什么东西能抓住外国人。
中国的民间艺术,永远是吸引外国人的法宝。那些民间手工艺,是人民大众由心而发的产物,他们画一只蝙蝠、雕一朵花,都有丰富的寓意,“鱼要装在画有鱼的盘子上,吃完了鱼还有一条‘鱼’留在上面,意味着年年有余(鱼),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姚元龙把这些民间手工艺品,按节日喜庆、劳动生产、生活用品、文化娱乐、民间信仰等分门整理,不断挖掘、不断优化。“既然外国人感兴趣,为什么不把它们带到国外去?”
就这样,20多年来,他凭借“欧中文化艺术促进会”在欧洲国家的庞大网络,开始了他的民间手工艺嘉年华之旅,从美国到日本,从塞尔维亚到法国,从荷兰到比利时,一路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办展览就像组织一场浪漫的约会,要让参与者有积极性,还要让参观者有所回味,不至于空手而归”。以展带销是他的秘诀,举办展会的费用,一方面来自赞助,另一方面就是靠销售展品所得。他选择展品有两个标准:一是艺术感染力强,二是具有装饰性,以美化生活为好。有一次,他从上海发了四集装箱民间手工艺品到国外,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销售一空。
如今,74岁的老姚思维依然敏捷,对新鲜事物饱有热情。那天,姚元龙告诉我,新的一年,他的任务很重,第一个就是向欧洲介绍上海的“土家湾”。
姚元龙说,沿着比利时王宫外的环路一直走,很快就能看见一幢散发着浓厚古代中国色彩的建筑,那就是中国宫。中国宫门前有一对造型别致的石狮子镇守着,正面4根蟠龙金漆柱子巧夺天工,二楼左右一对木雕彩凤仿佛在展翅飞翔。四周朱栏玉砌,浑然一体。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流丹,金碧辉煌。中国宫前的草坪上还有一个精致的八角亭,飞檐上翘,下面8根柱子都刻有盘龙,四周围以朱栏。然而想不到的是中国宫的建造者就是一百年前上海“土山湾”的孤儿们。
土山湾位于上海徐家汇南面的肇嘉浜沿岸一带。19世纪,因疏浚肇嘉浜、蒲汇塘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故得名“土山湾”。1864年,进驻徐家汇的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命人将土山削为平地,在此间创设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并将此建成近代中国成就最显著的职业教育学校。几十年间,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的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形成了近代中国印刷工业的发源地,创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多个第一,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
1900年,当法国巴黎举办第五届世界博览会时,应邀前往参观的比利时国王莱奥波德二世在一个展台上看到了包括土山湾模型在内的充满中国情调的亭、台、楼、阁时,立刻触动了孕育已久的心绪,吩咐宫廷大臣发出定单:制作包括中国宫在内的一组东方建筑。
经过四年劳作,工程于1906年顺利竣工,比利时方面十分满意,另外又下了一份新定单,再造一个同样有着浓郁中国古典气息的八角亭,作为中国宫的配套建筑,矗立在莱奥波德二世的王宫中。
随着时光流逝,中国宫今天已成为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专门陈列代表荣耀、财富和文化品位的中国瓷器。一千余件瓷器中,大多数为来自中国17世纪至19世纪的外销瓷,有极高的审美和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宫的建筑和环境所体现出来的东方特色以及宫内所藏珍贵丰富的陶瓷藏品,使其成为布鲁塞尔的一大观赏胜景而名闻遐迩。
然而,中国宫与八角亭的建造至今虽已逾百年,但今天当地人只知它们出自法国建筑师的设计,而忘却了它们更是产自中国的一对宁馨儿,绝对的Made in China——真正催生它们的是中国上海土山湾的一群孤儿!
为此,姚元龙再也坐不住,他要把此真相详告比利时和欧洲的老外们。而如今,在当年“土山湾”的遗址上也已建成土山湾博物馆。所以,姚元龙另一重要任务,就想促成布鲁塞尔中国宫与上海“土山湾”两大博物馆的交流和互展。
姚元龙最后说道,当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写回的“游记”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他表示,愿当现代的马可·波罗,他将把当代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同时把欧洲文化带来到中国。
布鲁塞尔中国宫
老外对布鲁塞尔中国宫饶有兴趣
姚元龙接受科亥省议长迪朋颁发的荣誉证书
布老虎
儿童(竹根雕)
皮影(演具)
双头枕
上海土家湾博物馆“牌楼”
姚元龙与钱伟长
姚元龙正为巴金80岁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