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后的唐云 《上海采风》2013年第一期
- 时间:2013/5/20 14:54:31 文章来源:上海采风 文/周正平
前年夏天,为纪念著名画家唐云先生百年诞辰,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唐云全集》精装四册的大开本,逸览画家也给我留存了一套,并告诉说:第四册里还转载了我昔日写的回忆文章——《唐云的情趣》。
这一说,又勾起了我的无限怀念,唐云先生的言谈举止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嗜好古器物
唐先生嗜好古器物,这是熟知他的人都知晓的事。
一天,我到大石斋,唐先生正在静静地完成一幅半成品画,过不多久,他停下笔,点燃一支烟坐到椅子上小憩,画桌边缘的小碗内贮满清水,里面浸泡着一个白色的古玉璧。 我脱口而出:“这是汉代的玉璧。”
唐先生抬起头,高兴地问:“你倒懂的?”然后一拉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块鱼形的玉器说:“我考考你,这是什么年代的?”
我摇摇头回答:“这个年代不远。”
唐先生不加理会,再次追问:“什么年代?”
“应该是明、清两代的。”我勉强回答。
“错了,是宋代的。”唐先生纠正完我的话,将那件小玉鱼放了回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许多大陆文物都流入港台地区,一次,唐先生从木架上搬出一个青灰色的汉代大陶罐,告诉我是费了4000元从香港买回来的。
我说:“太贵了!”
他说:“不贵的,因为上面有字的。”
他指着陶罐口刻的“大吕”两个字,命我回去查查,下次来说答案。
过了一会儿,唐先生用手指着陶罐下方一个很小的像是封泥的印迹说:“字太小,眼神不好,里面有一个字看不清楚,你看看。”
我仔细辨认,那是一个很细小的篆体“宜”字,便用上海话告诉他,可唐先生听了几遍还是不清楚,我情急,找了片纸写出来,“宜!”唐先生一看就用杭州话纠正我……
怀旧之情
唐云先生是重情义之人,他有几首怀念故友的诗,写来情真意切。
比如,回忆与挚友若瓢和尚在杭州少年时代的生涯:“苍水祠边负手行,一秋十日住南屏,寺僧与我都飘泊,剩有湖山入梦青。”
又如,题好友来楚生书画七绝二首诗:“画笔对君难出手,酒兵输我破重围。侵寻四十年前事,烂醉西泠送汝归。”“展图重瞻墨犹新,老笔纷披越有神。不信楚生竟死去,腾腾活气有余春。”
我知晓唐云先生才艺极高,有时候还很自负,唐先生在同龄人中可谓最全面能画的画家,但这两首诗将自己写得很谦虚,最后写得也很动情。
唐云先生迁新居后,有一次,我前去请教,因我的名字与他的杭州老友边政平先生相同,便问我:“边政平怎么样了?”我摇头说不知道,他使我前去问候,我就来到了中山公园附近兆丰公寓三楼的房间内。
边先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别名边成,长唐先生数岁,瘦瘦的,留着山羊胡子,他的双腿已行动不便,盘坐在床榻上,但人很精神;墙上的镜框里挂着一幅唐云先生十多年前为他画的水墨《兰竹石图》,六尺开四的条幅,用笔苍劲,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边先生言谈和蔼,身旁有一个女儿叫边含光,长我许多岁,圆而略尖的脸上戴着眼镜,不时插上几句话来。
下一次,唐先生见到我就说:“边政平来信了,里面还夹着字和照片!”
两位老先生已多年没有见面了,彼此也难以走动,边先生在信中述说很想请老友寄一张照片看看,聊慰平生。
唐先生又对我说:“可惜没有现成的照片。”
我立刻自告奋勇:“过几天我带一个照相机来。”唐先生点头赞同。
不久,我就带着一个海鸥牌DF2型手动对焦距的照相机前来,这一天,唐先生很开心,因为是加底片的,无法预先知道效果,为保险起见,我选择多角度进行拍摄;中午时分,来了一位推拿师傅,乐呵呵的样子,唐先生将他引入隔壁的房间,我也顺便告辞了。 几张照片和几幅画
我当初为唐先生拍摄的这些照片,经过许多年以后,到如今也是弥足珍贵的资料了,我仔细端详,好像往事再现:
照片中,唐先生在画桌前,插手而坐,手边有一把井栏壶。从照片的左下角可以看到,他晚年作画舔笔用的小纸片,往往是他认为不满意的画裁下来的。
画桌上有一张鱼形图画草稿,这幅正式完成的画现在已被收入《唐云全集》第三册第677页,名为“杨梅熟时”;画面的中偏右侧是一盆从树上采折下来的杨梅果实,底下有一条刚捕捉到的黄鱼,一束芦草从鳃间穿将出来,画上题两句诗:“石首鲜呈黄蜡面,杨梅浓绽紫晶盘。”
记得创作这幅画的前几天,我来到大石斋,唐先生用杭州话问:“花绽开的绽怎么写?”又补充说:“就是花开的意思。”见我还不理解,他调侃我说:“你还复旦大学毕业呢!”
我听后心急道:“有字典吗?”
“有的。”唐先生说着递给我一本小封面的《新华字典》。
我顺着拼音快速查到“绽”字,递了上去。
“唔!”唐先生接过字典。
再从照片上看,唐先生背后的墙上挂着几幅立轴,自左至右,分别是:石涛《淮扬洁秋图》,属高清晰的仿制品;汉碑拓本,裱件的右侧有晚清沈树镛的题字,赵之谦篆刻的印记;还有何绍基七言对联。 我当时曾肃然起敬地仰视这何绍基的真迹。“蹩脚的!”唐先生简短地说道,我不敢再言语。 《唐云全集》第三册第674页有“雏鸡图”,许多部分是我看着唐先生画的,那时,他手执一支并不算阔大的狼毫笔,出笔准确,当画完小鸡的上半身时,唐先生停下笔来,高兴地问我:“画的什么?” “一只鸟。”我没加思索就回答。 “一只孵壳鸡。”唐先生纠正说。 他画下面坡石轮廓的时候,只寥寥数笔,迅疾而肯定;过了一会儿,唐先生在小纸片上舔净笔,蘸上红色,然后褪去眼镜,认真地画出鸡冠。 “唐先生,您的眼镜几度啊?”我好奇地问。 “500多,近600度。”唐先生回答。
“我也500多度。”我开心地应和着。
他画上面花卉枝干、叶子的时候,用笔也很简练,然后,用一支较尖细的狼毫笔,勾勒出花形,背影处再擦几笔,显现出质感。
“这是吊钟花。”唐先生告诉我。 诗情和最后想见的诗人
唐云先生对古典诗词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的诗人有吴梅村、袁子才等,更喜读唐代李白、杜甫等人的诗句。应该说,他的诗文很严谨,斟酌再三,并亲口告诉我:“没有画笔快。” 故不轻易题咏。
我曾携一印章裱拓件想请他题词,那时候,唐先生与我已经很熟悉了,就将那裱件推开说:“唉,没有句子。”又看着上面遍集时贤的字迹,用手一指,笑着调侃我说:“像发票一样。”
还有一次,我画了一幅时蔬图,上面借题画家沈子丞先生的诗:“园蔬清且腴,梁肉不能及。可怜富家子,只求山海鲜。”我携画前往大石斋,却疏忽了唐先生喜欢肉食,他流露出并不欣赏这样的诗意。
我三十岁时,自画一竿墨竹,并寄题前人诗句:“一枝风篁点笔新”,持去请他指教,唐先生看后说:“有点顾定之的趣味,画得不错。”也喜欢那句题画诗。
我知道唐先生是杭州人,还有一次,特地准备了一首自己《登孤山远眺西湖》的律诗:“临安故事梦成空,吴越湖山旧日同。欲度六桥迷翠柳,重寻净刹有仙风。斜阳帘外轻笼雾,岚树台前晚退红。难得留连为过客,孤山独坐绿荫丛。”想得便请他过目,但那次时间匆忙,未能出示。
唐先生与同样是杭州籍的诗人徐定戡先生已许多年没有往来了,他们也都与杭州前辈诗人徐行恭先生熟悉。
徐定戡先生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抗战前,祖父辈在杭州、上海两地都有纱厂,同仁医院先前就是他们家的厂址。他的诗思是很快的,曾自负地对我说:“你还没有走出房门口,我的诗已经成了。”昔日,他藏有许多唐云先生早年的成扇,都画得极精致,我曾将此事转告唐先生。“画呢?”唐先生提起精神来追问,“可惜文革中都没有了。”我回答,唐先生默然不语。
现在仔细回想,唐云先生很器重徐定戡先生,唐先生在我面前不止一次提起徐先生来,并问起他的诗集,我就到徐先生家索取,可是,大公子出生的徐定戡先生满不在乎的,只在扉页上留了电话号码,并未有任何称谓之语,唐先生性情敏锐,对我说:“代我问候徐定戡先生。”
唐先生很想与徐先生相见,但那时,江苏路大维修,路面被挖得崎岖不平,所以,也一直未能如愿。 古吴轩《唐云画集》与《石涛画集》
记得1993年夏天,我告述唐先生:苏州古吴轩出版了一本《唐云画集》,他回说自己还不知道,让我取来看看;过了几天,我带去两本画册,先递上古吴轩的画册,他快速翻阅一遍说:“里面有几张画选得不够好,不能代表水平,不算数的……”我笑道:“唐先生,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当翻阅到画册后面时,许多画上都有巧娟、李健的名字,我好奇地问:“唐先生,巧娟、李健是谁?我看张大壮的画册里也多有他们的名字,你给他们画得真多啊!” 唐先生听后只简单地回答我一句话:“我们是朋友。”临近中午,我将要离开,匆匆请他在画册里签名,唐先生看着我问:“用钢笔可以吗?”我学着他往常的样子答道:“随便。”他就在空隙处题写:“一九九三年新秋,唐云。”不曾想,这竟然是唐先生最后一次为我题字。
还有一本就是《石涛画集》,唐先生看得很仔细,我乘兴追问:“石涛的老师是谁?”他冲我道:“石涛是没有老师的。”停了一会儿,他又说:“除了石涛,还有黑涛也画得不错。”他用手指着画册中的一幅画说:“喏,这就是黑涛画的……”可惜,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搞懂黑涛是谁!
他让我将这本《石涛画册》留下,准备闲暇时慢慢赏阅。但数月以后,唐先生就去世了,我也没有将这本画册再取回来。 最后的唐云
1993年中秋,一天午后,我去苏渊雷先生家,刚进得门来,傅韵碧师母迎面说道:“唐先生故世了!今天早晨,逸览来过,请苏先生写了挽联。”听到这里,我一下跌坐在椅子上,愣了片刻,才慢慢道:“真难过!真难过!”苏先生是乐天派,靠近安慰说:“够了,够了。”我抬起头问:“苏先生,怎么能这样说话?” 苏先生补充说:“比起钱瘦铁、江寒汀够了。”我立刻站了起来说:“你比唐先生还大几岁呢!” 苏先生笑着解释说:“我不一样的。”
1993年10月15日,唐云先生追悼会那个上午,时由蒙蒙细雨变成中雨,仿佛天也流泪,我与边政平先生的女儿边含光女士相约而至,手里各持一支鲜花。唐先生还戴着宽边的眼镜,魁伟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我们默默向前,奉上鲜花,随着人流走了过去,边先生的女儿突然提议:“再看唐先生一眼吧!” 于是又各持鲜花,再次奉上,我的心情倍感低沉,侧眼一看,边先生的女儿不知何时起,已泪流满面。对面正遇见唐先生的长女涤览,相互示意,边先生的女儿又用手一指我说:“这是唐先生的学生。” 涤览女士含着眼泪,点点头说:“见到过。”
记得那天韩天衡先生主其事,刘旦宅先生在人陪同下经过,翁闿运先生拄杖而过,有唐先生老友为此大恸……
第二天,《新民晚报》刊载苏渊雷先生的诗句,苏先生在诗中回忆与昔日友人谈画论诗、文酒相会的场景,至此,苏先生与唐先生已有四十多年的情谊。据他们的友人符骥良先生回忆说:“苏渊雷和唐云两位先生,如按古人的观念来衡量,几可为刎颈之交。”
日后,我每每忆及往昔观唐先生作画,谈论石涛、谈论诗文之旧事,感慨良多,也成一对联表示怀念:
“画笔千秋,清湘月下真名士;
文心几度,大石斋前小学生。”
前四字是借用晚清吴昌硕悼任伯年的诗句,我受唐云先生启发,都深爱清湘老人石涛的画艺,唐先生身前名士风度,故又有下句;我写了几篇回忆唐先生的文章,故末句转用元代黄公望回忆大画家赵孟頫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