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报名火爆
- 时间:2011/9/21 23:55:37 文章来源:美术报
艺术快男、超女劲吹集结号
上周本报刊登了《年轻就是力量——美术报艺术节策划团队就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答疑》一文后,最近这段时间,艺术节热线电话就再也没有消停过,打不进热线的就打编辑部其他的电话,搞得整个美术报编辑部变成了艺术节专属办公室。
“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因为分提名和推荐两个部分,其中的提名部分是可以自由报名的,推荐部分又名额有限,所以,在上周有关美术报艺术节连续报道后,报名的咨询电话不断。
9月18日,星期天,最早打进美术报艺术节热线的是上海读者冯海鸥,她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研究生,现居上海。在和组委会几轮沟通后,仅用了4个小时,冯海鸥凭借批评家谢春彦、林逸鹏和画家井士剑三封推荐信成为“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的首位“保送生”,获得推荐部分第一个参展名额。 同日,一大早,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罗小珊发来邮件,是“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单元中首位提交完整材料的艺术家。
9月19日,星期一,这是正常不过的工作日,但这一天是很多读者看到当期报纸的第一天。上午,安然无事,下午,戏剧性的变化开始了——艺术节热线电话一直处于接听状态,搁下不需多少时间一定响个不停,接着,有一些“灵光”的艺术家开始拨打策展团队成员的手机……晚上,因为加班而留守的策划团队成员没有逃过“电话劫”,手机电板打爆,插着电源打,一手持手机、一手拿座机是那个晚上的工作常态。插曲是当晚来组委会商谈艺术节衍生品的代表和本次艺术节独立单元“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展”策展人章琳 “实在看不下去”,也帮忙过了一把“自愿者”的瘾。凌晨,美术报艺术节组委会当天打样时,收获了41份有效报名的信息。
9月20日,报名大战持续上演。北京、上海、云南、江苏、山东和浙江报名最为踊跃。当天,组委会发现很多报名者所提及的问题多集中的几个小的环节,于是,立马向一些知名艺术网络求助,有意思的是,非但没有减少咨询电话的数量,反而因为兄弟媒体的给力,前来咨询的电话有增无减。
9月21日,一位策划团队的工作人抱怨道:睡觉都是电话铃声,太可怕了。不过,这一天让人欣慰的是,前来报名不仅有初出茅庐的新锐艺术家,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还有唐添、肖娟、杜广欣、刘懿、赵怡文、刘兴凯、李少言、杨怀武、陈艺等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学术展览艺术新晋。更离谱的是,著名策展人杨维民一次提交由他精挑细选的20人大名单供组委会二次选拔。
提名部分材料申报时间最后截止日是10月5日,美术报艺术节组委会希望各地年轻艺术家踊跃报名。其中,被问及较多的问题——推荐展僧多粥少的情况如何解决?组委会近日也给出了答复:“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规模不扩大,一些好的艺术家通过协商推荐至其他独立单元,或单独再找场地增加新的独立单元展。
小贴士 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友情提示
1、提名展提交参展材料时,请提交电子文件。 组委会将统一打印送评,作者寄送的打印件或画册,可能无法达到我们的申报材料体例要求。
2、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提名部分凡符合条件的艺术家都可以自由报名的“符合条件”指的是年龄条件。 即油画、雕塑、版画的作者35周岁以下,中国画40周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不限性别、学历和地域。
3、 推荐部分是不可以直接报名的。 该部分的名单产生是通过艺术机构、基金经理、拍卖公司CEO和策展人、批评家推荐,通过验证,直接入选。
4、 参加提名展的艺术家应提供有效材料。 有意参加提名部分的年轻艺术家需提供个人近照1张、500字以内含个人详细联系方式的个人简历1份、6张(组)作品电子文件(非出版用图,每个图片不超过1兆jpg),每张图片必须标注作者名、作品名称、尺寸、创作年代、材质。现在很多艺术家提交的信息不规范,比如把图片嵌在文档里,或PPT演示文件里,给组委会带来很多工作上问题。初评不需要印刷用大文件,我们这次收件过程中收到了多份几百兆的文件,显然,根据我们征稿要求10兆以内是最为合理的。另外,为什么每一张图片上要注明作者名、作品名称、尺寸、创作年代和材质,是因为在评选过程中可能会打乱评选,最终入选的照片如果没有完整文件名就会出现遗珠之憾。
5、提名部分材料申报时间是10月5日前。
6、入围作品公示。 目的在于让艺术家有更多公开展示的机会,同时艺术机构、基金经理、拍卖公司CEO和策展人、批评家也可以考量入围艺术家的作品质量。
7、入围作品根据网络访问量和各种渠道反馈信息数量、评价作为参考依据,结合专家评审,确定入选名单。10月15日前,向入选作者发放官方邀请函。
8、媒体公布入选名单,宣传入选艺术家和作品。
9、有意报名的艺术家请将有效材料提交至邮箱:awaf2011@163.com。邮件主题需注明“中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