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时间:2008/6/1 14:20:24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石芳芳 

  “当我的手握住你的手时,我们同时获得了救赎。

  在你是生命,在我是心灵。

  所以,你要相信,我决不会放弃,我会和你一起坚持,坚持绝境中的希望和永生。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我数秒等你消息,我相信血脉能创造奇迹。我们从前素不相识,我们从此亲如兄弟。我和你患难与共,我和你生死不离!”

  ——题记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然而我们始终不能忘记5·12地震灾难的悲痛。那一天电闪雷鸣,那一天山摇地动,那一天大雨滂沱。当一排排倒塌的校舍扑面而来;当一具具遗体从瓦砾中缓缓抬出;当一个个母亲亡命般地冲出隔离带,冲向担架上已经永远沉默的孩子。

  还有谁,能够忍得住悲伤?!

  悲伤犹如泄洪的潮水,让每一个中国人陷入无尽的哀思。然而,哀痛始终不是我们战胜灾难的利器,这一刻我们更应该团结。忽然想起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大自然并不需要动员自己全部的力量,只需要一滴水,就能置人于死命。这就注定了人类不可以被分割,被孤立。只有以人类整体去面对,灾难才是可能克服的,恐惧才是可能走出的。于是,每一个中国人含泪而泣,全球的华人都携手相牵,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朋友们彼此温暖彼此鼓励。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了,捐钱、捐物、献血……一切让大地母亲为之动容。

  在这样国难当头的日子里,或许每一个人都愿意倾其所有,帮助受难中的同胞们。然而,在这样8级地震的深重灾难面前,所有的帮助和劝慰都显得那样的无力,面包有了,水也有了,房子盖起来了,又可以读书了。可是,灾难也会就这样过去了吗?我们不会忘记唐山大地震的孤儿们至今在回忆起那时的沉痛仍有一种撕心裂肺之感,几十年岁月的冲刷都刷不去他们内心的恐慌,更何况是那些失去爱女的父母,失去父母的幼儿呢?心灵的伤痛永远不是简单的抚慰和物质上的丰裕可以弥补的。艺术,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艺术铸就脊梁

  或许,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当一个民族处于灾难中时,往往也是各种艺术作品最为丰盛的时候,苦难往往能铸就艺术的绝美和永恒。20世纪初,当中华民族深陷危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在我们的文学界、美术界、音乐界、书法界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至今仍享誉中外的艺术家们,他们所攀登到达的艺术高峰或许是当下很多所谓的艺术家所难以企及的。

  常言说,多难兴邦。当每一个人都在那里为民族的命名劳神时,这个民族也就到了崛起的时候了。而这样的时刻,艺术家们,热爱艺术的学子们,在捐钱、捐物、献血的同时,却多了一份更加重要更加艰难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创造的艺术来鼓励灾区乃至每一个受伤的中国人,告诉他们,我们一起努力,我们用心灵共同创造未来。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希冀和愿景,中国美术学院和《美术报》共同发起了一次“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公益海报征集”活动。活动倡议所有设计师、所有广告人、所有创意人、所有与之相关的同仁们,团结起来,用抗震救灾的激情,创作出最能表现感情和思想的海报作品,用最直接的感情、用最大的力度去影响所有的人,来实现设计师在这一时刻所有的价值体现。设计界团结起来,发挥创意的力量,向全球的人们传达出我们所有的人都与受灾的人们在一起,不弃不离的精神,用我们爱的创意感动每一个人,与灾区的同胞同渡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的力量。

  重拾血脉相连

  2008年,似乎是一个多事之年。2008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深信,中华民族将从此腾飞。2008年,百年奥运将在此时圆梦。2008年,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就此升华。只是,我们不曾想到,崛起前的阵痛会如此强烈;我们不曾想到,腾飞的道路会如此曲折。

  年初的大雪、三月的骚乱、四月的胶济惨案、五月的四川大地震,灾难一次又一次降临中华民族,考验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然而,中华民族从来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民族,中华民族是经受过苦难而又崛起的民族。因此,我们不妨将这一次次的苦难看作是凤凰涅槃前的阵痛,期待明天的辉煌。

  记得曾经一度,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斥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市场逻辑下的人们的拜物,曾经一度伤心绝望于人情的淡漠,忧虑于80后、90后的自我,斥责于媒体的不道德和不作为,愤懑于某些官员的腐败不堪……然而,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这样的灾难正铸就着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忍的民族气质,这样的灾难却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个转型期的中国,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血脉相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