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2024西泠春拍丨新发现的味真书屋藏北宋拓明库装本《集王书圣教序》领衔金石碑帖

时间:2024/7/2 22:27:31  来源:西泠拍卖

西泠二十周年 新发现

北宋拓 明内府库装

《集王书圣教序》味真书屋藏本

 

王镛、查开、李国松、钱亚杰等旧藏,

王铎、王澍、张运、吴湖帆题跋题签,

黄若济题观款,

吴湖帆绘《味真书屋图》于明内府库纸之上。

 

历年公开拍卖市场

明内府库装本宋拓唐碑仅见三种,此为其一。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简称《集王书圣教序》,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集字碑刻,有“三绝碑”、“千金碑”之盛名。集字成书此为首创,此碑摹刻王羲之书法极精,且自真迹出,故为世所重,历代皆为王书之首选范本。

  明赵崡《石墨镌华》云“此碑为百代书法楷模,今时尤重”,清初杨大瓢谓“右军笔法犹可想见者,唯西安府学圣教一碑”。王虚舟《竹云题跋》云“右军书登无上神品,圣教序为右军书中无上神品”,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云 :“此碑自刻成为世所重,捶拓无虚日。”可见《集王书圣教序》自宋以来即广受青睐与珍重,堪称唐碑第一名品。

2024西泠二十周年春拍

北宋拓 明内府库装《集王书圣教序》

(吴湖帆绘图、味真书屋藏)

北宋拓本

1匣 1册 21开 纸本

著录:1.《清仪阁题跋》,(清)张廷济撰,清光绪十九年(1893)钱塘丁立诚刻本。2.《清仪阁金石题识》卷二第四十七叶,(清)张廷济撰,清光绪间徐氏观自得斋刻本。

开本:38.9×24.5cm

  碑帖拓本的收藏,向以宋拓为贵。前人每得一孤本或珍罕之碑帖,辄矜为宋拓,如海内孤本《张黑女墓志》、《王子晋碑》等,均题宋拓。又衡量明拓汉碑的价值时,往往将其等同宋拓,由此可见宋拓在碑帖收藏领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于《集王书圣教序》传世宋拓本的情况,现代碑帖鉴藏大家张彦生曾撰《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拓本概述》一文作了详细的梳理,这篇文章也是鉴定《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各个时期拓本的权威之作。文中共记载《集王书圣教序》北宋拓本十六种,绝大多数已入公藏,其中明内府库装本仅三种,分别为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刘正宗本、现藏上海图书馆的张应召乙本以及妙鉴斋藏吴乃琛十三跋本。

西泠春拍味真书屋藏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刘正宗本

上海图书馆藏张应召乙本

  张彦生著录之外,目前尚知有明内府库装本三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松本、上海博物馆藏张应召丙本、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刘健之本,共计六种,此六种均为北宋毡蜡,除妙鉴斋藏吴乃琛十三跋本之外,其馀五种现均为公藏。对比这几种明内府库装本《集王书圣教序》,其纸墨拓工高度接近、装裱形制几乎完全一样,在《集王书圣教序》北宋拓本中属于精佳上品。

  西泠春拍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隆重推出的味真书屋秘藏《宋拓集王书圣教序》,是新发现的一部明内府库装本。从纸墨拓工来看,味真书屋本与刘正宗本最为接近,拓墨精湛,浓淡相宜,望之精光四射,神完气足,确为北宋拓致佳本。

  诚如吴湖帆跋中所言“余所见《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生辣,犹见方笔,以此为冠,精神充沛处,烁烁逼人。”宋拓善本既重拓工,装潢也特别讲究,明代内府库装本为善本碑帖装潢中之绝品,历来为藏家所珍视。现今存世的明内府库装本宋拓碑帖,绝大多数已归公藏,遗落人间者绝少。

  据统计,截至 2023 年,海内外拍卖市场中出现的明内府库装本宋拓唐碑仅有两种 :一、《宋拓唐欧阳询皇甫府君碑》,北宋拓“务”字不损本,2004 年经马成名先生之手释出 ;二、妙鉴斋藏吴乃琛十三跋本《集王书圣教序》,北宋拓,2023 年海王村拍卖释出 ;加上此次上拍的味真书屋藏本,三十多年国内外公开拍卖市场,明库装本宋拓唐碑可流通者唯见此三本,可谓稀如星凤。

《集王书圣教序》北宋拓与南宋拓对比

  此本约明代晚期出库,为王铎二弟王镛收藏,首开帖心右下角及末开裱边有王镛藏印。前有王铎为王镛题签云“宋拓圣教序第一品,二弟仲和副宪,丙戌春二月,兄王铎书制”,下钤“王镛之印”并“王铎”连珠小印。

王铎题签:宋搨圣教序第一品。

二弟仲和宪副,丙戌(1646)春二月兄王铎书制。

钤印 :王(朱) 铎(朱)

藏家简介 :王镛(明),字仲和,号虎邱,王铎二弟。明贡。顺治元年授睢陈兵备道佥事,后改授山西冀宁道佥事,升浙江金衢严道右参议,以铎四子无愆为嗣。

题签者简介: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痴庵、东皋长、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清兵入关,至南明福王朱由崧任东阁大学士。顺治三年仕清,官至礼部尚书。博学好古,工诗文、书画。其书法名重当时,与董其昌并称。

  关于王铎收藏与鉴定《集王书圣教序》,薛龙春先生撰有《王铎与 < 兰亭 >< 圣教 >》专文论述,据文献记载及现存实物可知,王铎在多本《集王书圣教序》上留有题跋或题签(西泠印社 2021 春拍 529 号高士奇旧藏南宋拓本《唐怀仁集王圣教序》即有王铎题签) ,其弟王镛亦收藏有多本宋拓圣教序。今知王镛藏《集王书圣教序》有两本存世,即日本三井美术纪念馆藏松烟拓本与此本,均为北宋拓本。

2021西泠春拍 Lot529

南宋拓本《唐怀仁集王圣教序》(王铎题签)

  而丙戌(1646)此年,既是清顺治三年,也是南明隆武二年,更是王铎与天启二年(1622)同科进士黄道周走向各自人生拐点的重要一年。时年五十五岁的王铎虽然在正月被命以原官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但国破人犹在的他显然有许多不能言说的情绪,寄情翰墨便成了最好的排解方式。此时的《集王》对于王铎而言不仅是开启创作之路的始发地,更是看遍万山归来后灵魂的收容所。

  册后有王澍为岱青先生题《宋本圣教序赞》:“右军为书,凌今轹古。圣教一出,妙迹咸聚。仰配兰亭,有目共覩。唯此宋本,圣教之冠。幽光油然,生香不断。数十百秊,明神诃护。以及于余,罔有尘污。亦愿寸灵,默持此帖,授受得所。永绝灰劫,即如僕身。享此帖焉,于万斯年。右宋本圣教序赞为岱青先生书,年来目眵,笔荒书日益劣,迩日眼光短浅,视物如在深雾中。勉尔作楷,尤为悚息,愧不成书,烧之自可。王澍。”此跋为王澍晚年手笔,王澍为清乾隆初期重要碑帖鉴藏家,张彦生称“王澍考据碑帖最详 , 其藏碑帖旣伙且佳,见其跋旧拓集圣敎序十馀本,又见跋宋拓道因碑、多宝塔碑等甚多,所跋各碑帖莫不精确。”由此可知王澍之善鉴。

王澍题跋:右军为书,凌今轹古。圣教一出,妙迹咸聚。仰配兰亭,有目共覩。唯此宋本,圣教之冠。幽光油然,生香不断。数十百年,明神诃护。以及于余,罔有尘污。亦愿寸灵,默持此帖。授受得所,永绝灰劫。即如僕身,享此帖焉,于万斯年。右宋本圣教序恭为岱青先生书,年来目眵笔荒,书日益劣,迩日眼光短浅,视物如在深雾中,勉尓作楷,尤为悚息,愧不成书,烧之自可,王澍。

钤印 :王澍印(白) 恭寿(朱)

跋者简介:王澍(1668~1743),字若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恭寿老人,良常山馆主人,别号竹云,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年进士。精鉴古,尤工书法,法欧阳询,亦工篆书,称一时好手。著有《古今法帖考》《淳化阁法帖考证》等书。此本有查嗣瑮之子查开(香雨)、查奕照(丙塘)鉴藏印,册后裱边有嘉庆二十二年(1817)黄若济观款。

  黄若济,嘉道时期浙江嘉善人,与屠倬、姚燮等人交游。张廷济曾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查嗣瑮后人查文藻处得观此本,《清仪阁题跋》内记载“昔年戊寅初冬,嘉善查友文藻(查浦太史之后人)视余不断本,库纸装,绢籤,阔寸六七分许,行书题二行云宋拓圣教序第一神品,二弟仲和鉴藏,丙戌春二月,兄王铎书……近闻归其兄丙塘刺史”。“丙塘”即为查奕照,此段题跋乃张廷济时隔十五年追记于他本之上,且《清仪阁题跋》为后人整理成书,细节处略有出入,然其所提及之“查文藻藏本”即为此本,殆无疑义,自查丙塘(奕照)之后,流传经历不可考,或一直为海宁查氏家族秘藏。

黄若济观款:嘉庆丁丑九月,黄若济获观一过。钤印 :黄若济印(白)

  黄若济(清),浙江嘉善人。国学生,道光间曾任高州知府。与屠倬、金洤等名家倡和往来,著有《百药山房集》等。

张运题签:宋搨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记并心经。木公先生珍藏,庚午夏五,张运题籖。

  张运(1863~1938),一名文运,字子开,合肥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举人。曾任合肥县学教谕和合肥教育会副会长。工诗词,尤擅古文,精鉴赏,收藏善本、名帖数千卷。

  民国初年此本归合肥李国松,有“李国松藏”、“木公辛亥以后所得”、“槃斋珍秘”诸印,并有其亦师亦友的同乡前辈张运庚午(1930)夏五题签。

  李国松是晚清民国时期一位声名显赫的大收藏家,众多国宝级的文物精品都曾经他收藏。如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水前拓本《瘗鹤铭》、宋拓本《争座位帖》以及《傅青主草书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宋拓本《李思训碑》,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石涛《双清阁图卷》,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宋拓本《黄庭坚题琴师元公此君轩诗刻石》等等,都曾为李国松旧藏,而这些藏品现在均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此本《集王书圣教序》想亦是李国松珍爱之物。

鉴藏印 :王镛之印(白) 香雨珍赏(朱) 李国松藏(白) 木公辛亥以后所得(朱) 查香雨鉴定珍藏印(朱) 丙塘过眼(朱) 湖颿鉴赏(白) 肥遯庐(朱) 槃斋珍秘(朱) 王镛之印(朱白)

鉴藏者简介:

  查开(清),字宣门,号香雨,浙江海宁人。寓居海盐,晚居魏塘。查嗣璪次子,查慎行侄。诸生。曾任河南武陟知县。与查为仁、陈皋等有交往。有《吾匏亭诗》一卷。《词综补遗》录其词一首。

  查奕照(1760~1844),字丽中,号礼斋,又号丙堂、丙棠、丙塘,别署龙山樵者、龙山赘叟等,室名“敬业堂”“东望望阁”“卯餐午讽之斋”,海宁袁花人,晚年寓居嘉善。清诗人、书画家。查嗣瑮曾孙,查基孙,查本子,查世璜父,张廷济亲家,张常熹夫翁。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淮安同知。工书善画,晚年寓居嘉善魏塘,以歌咏书画自娱。著有《东望望阁诗钞》等。

  李国松(1877~1951),字健父,又字木公、匏公,号盘斋,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之弟李鹤章孙,云贵总督李经羲子,陈三立弟子。光绪举人,工诗古文辞。近代著名收藏家,藏书处称望云草堂、集虚草堂、肥遯庐。

  李国松出自著名的合肥李氏家族,他的叔伯祖是曾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祖父是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父亲是曾任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的李经羲。除了家庭背景与幼年所受的良好教育,他自己也勤奋好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先后担任过度支部军饷司郎中、庐州府中学堂监督、充谘议局议长、合肥商会会长等职。民国后他远离政坛,寓居上海以经营典当为业。他在经商之馀,锺情艺术,热爱收藏,熟谙诗文,曾辑安徽籍学人著作十种刻成《集虚草堂丛书(甲集)》,嘉惠学林。

  此后己丑(1949)间归味真书屋,味真书屋主人钱亚杰为钱镜塘宗弟,擅丹青,乃吴湖帆、钱镜塘鉴藏密友,与江寒汀等海上画家交游。此册内吴湖帆为钱氏绘画、题跋并题签,可见二人交谊。吴湖帆跋中云 :“余所见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宋拓者不下十本,而字口之生辣,犹见方笔,以此为冠。精神充沛处,烁烁逼人,固不独内下出字尚存为贵也。亚杰先生新获见示,属作小图于帖首,时己丑闰七月,吴湖帆识。”正如吴湖帆所言,此本字口之锋芒,为所见宋拓圣教序诸本之冠。

  册首吴湖帆题《月上海棠》词中亦言“味真书屋所收诸本,此其冠也”,并称“此本胜处,在崇禹舲墨皇本之上”,墨皇本民国年间极负盛名,惜经数次重装,纸墨疲弊,远不及此本之精洁可爱,吴湖帆作为民国时碑帖收藏鉴定大家,他说此本胜处在崇恩“墨皇本”之上,绝非溢美之词。

钱亚杰(1900~1975)

为钱镜塘宗弟,擅丹青,为吴湖帆、钱镜塘鉴藏密友,

与江寒汀等海上画家交游。“味真书屋”为钱亚杰堂号。

吴湖帆(1894~1968)

名万、倩,字东庄,号倩庵、丑簃,江苏苏州人。

为西泠印社社员,其梅景书屋培养了王季迁、陆抑非、徐邦达等书画名人。

收藏甚丰,精鉴别、填词。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为海上重要名家,亦为海上“三吴一冯”之一。

吴湖帆题跋题签

月上海棠 :山阴棐几今谁是,恨兰亭、聚讼莫衷理。定武多翻,与神龙褚摹微异。留真面,祗賸怀仁可拟。唐椎宋拓犹存几,认贞珉、片石断曾未。画方垂圆,校才知、味真真味(味真书屋所收诸本,此其冠也)。墨皇谥,七佛同龛愧矣(此本胜处在崇禹舲七佛龛墨皇本之上) 。亚杰兄出眎, 假读快怀题,吴湖帆。钤印 :倩盦(白)下半阙“贞珉”二字改成“咸亨”,湖帆校注。

钤印 :吴万(朱)

余所见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宋者不下十本,而字口之生辣犹见方笔,以此为冠!精神充沛处,烁烁逼人,固不独内下出字尚存为贵也。亚杰先生新获见示,属作小图于帖首,时己丑闰七月,吴湖帆识。

钤印 :倩盦(白)

  又观吴湖帆为钱氏精心绘制《味真书屋图》,这与其所藏知名的宋拓《四欧宝笈》册前《校碑图》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此图作于明代内府库纸之上,尤显珍贵。《味真书屋图》不仅是“画坛盟主”吴湖帆的铭心之作,亦是他结合古代《文会图》和当时校碑现实场景的融创之举。吴湖帆还专门填《月上海棠》词题于册首,将诗、书、画、印四者完美融合入册页之中。

吴湖帆绘《味真书屋图》

味真书屋。亚杰先生得王孟津旧藏宋集王书圣教序第一品,出字未全泐本,秘笈于味真书屋,索画小图于册首。时己丑闰七月,吴湖帆。

钤印 :倩盦画记(白) 迢迢阁(朱)

  时值西泠拍卖成立二十週年之际,我们秉持着“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隆重向大家推出此味真书屋旧藏宋拓明内府库装本《集王书圣教序》,诚邀各位一览王铎、王澍、查开、李国松、吴湖帆、钱亚杰等一众名家摩挲赏鉴的珍爱之物,更希冀以此鲁灵光殿与诸位同好共襄研讨,开新时代之金石新声!

金石碑帖集萃

2024西泠春拍

Lot4756

宋拓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

南宋拓本

1册20开半 另题跋1开 纸本

开本:36×23cm

  《九成宫醴泉铭》为唐贞观六年,魏征奉敕撰、欧阳询奉敕书。文叙九成宫来历及发现醴泉之经过,颂唐太宗之文治武功,为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为唐碑楷书之首,碑今在陕西麟游九成宫。

  自90年代拍卖以来,见北宋拓本一册,第六行“栉风沐雨”之“栉”字完好,为龚心钊藏本,2016年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成交价人民币175,250,000元。其次南宋拓本,第五行“重译来王”之“王”字存半,国内公开流通者所见三册最优:一王有林藏本,2015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成交价8,625,000元。一孟宪章藏本,2023年中国书店海王村春季拍卖会,成交价人民币3,967,500元。一小玲珑馆藏本,2021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1,897,500元。今将此次上拍之本,与上三种“王”字相校,依石花损泐变化,知此次上拍本传拓最早;孟宪章藏本次之;王有林藏本再之;小玲珑馆藏本再之。

  此册凡北宋拓本已损字,为阅读原文方便,用别本补出,前人用红点标出,成一字不缺本,无作伪之迹。宋拓者,有乾嘉人题跋者以为珍重,此册有明人题跋,清康乾人题签,且明人题跋虫蛀处与前拓本相合,知不为移来;为清嘉道间仿明库装本;在拍卖所见四册南宋拓本之中称甲。

2024西泠春拍

Lot4760

黄士陵、陆恢题跋沈塘旧藏《北魏张猛龙碑》

清初淡墨精拓本

1匣1册26开 另题跋2开?纸本

开本:32.5×17cm

  《张猛龙碑》,又名《张猛龙清颂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是为张猛龙颂德而作。现存山东曲阜孔府西仓汉魏碑刻陈列馆。书风在魏碑中属于风格雄健一类,历代书家给以极高赞誉。康有为云:“《张猛龙碑》结体为书家之至,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

  此本金丝楠木面板潢装,罗纹纸旧裱镶黑边,碑文十行“冬温夏清”与明末拓基本相同;十七行“庶杨烋烈”之“烋”字下泐去两点;十八行“盖魏”二字间石泐有连,墨色匀净,字口清晰,无填墨,阅之气息清雅。因传世无宋拓,最旧为明,故此清初淡墨精拓之本,诚可珍视,拍场更是罕见。

  扉页收沈塘、陆恢题签,后并黄士陵、陆恢长跋。沈塘作为陆恢最早入门弟子之一,于碑学用力颇深,并与黄士陵等名家多有研讨,故此拓不仅如黄士陵题跋所云:笔画肥润,非后期纤瘦者可比,亦是清末其三人碑学考据之体现。

2024西泠春拍

Lot4763王文焘旧藏初拓精本《汉三老碑》

(王文焘、易均室等四家题跋)

清咸丰初拓本1轴 纸本

刊载:《古典文献研究》第20辑P221蔡渊迪《王文焘旧藏<三老讳字忌日记>拓本考述》,程章灿主编,2017。135×52.5cm

  《汉三老碑》全称“汉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石”,约刻成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清咸丰二年(1852)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为近村严陵坞周世熊所得。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攻陷余姚,此碑被义军扑地起灶,幸碑文未受到大的损伤。民国八年(1919)被上海房地产商陈渭泉购得,十年(1921),此碑辗转至上海,沪上外商闻之欲出重金收购,事为浙江同乡沈宝昌、姚酝石获悉,后经西泠社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等积极呼吁,同乡募捐集8000大洋购得此碑,并在西泠印社筑石室永久保存。因江南地区汉碑珍罕,故此碑堪称“浙中第一名碑”。

  此即为周世熊藏碑之初拓精本,碑文第四列第一行“次”字及边栏完好,栏外余石尚多,属三老碑之最早拓本。据魏锡曾《书汉三老碑后》可知,此碑刚出土时,周世熊仅“命工拓百十纸”。卷端王文焘手摹吴恒题名及跋记,称与此碑曾有一面因缘。下方录周世熊详述此碑出土岁月及辛酉贼乱之经历题跋三则,可补史阙。又布震宇、易忠箓、孙太初跋记,王文焘、孙太初、徐无闻等名家递藏,诚可珍视!

2024西泠春拍

Lot4801唐颜真卿书李玄靖碑

明中期拓本1箱4册91开半(附题跋1开半) 纸本

开本:32×17.7cm

  《李玄靖碑》,全称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于大历十二年(777)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南宋绍兴七年(1137)断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此为王世懋、叶志诜、赵大溎、孙多巘旧藏,原装两册,后孙氏重装元、亨、利、贞四册,并配木盒护之。此为断后全文本,每册有杨熊祥题签,贞册尾有梁国治、魏戫、孙多巘跋语。

2024西泠春拍

Lot4774罗振玉、姚华、钮嘉荫等题跋孙秋帆旧藏《毛公鼎铭及全型拓》

清晚期精拓本

1轴 纸本

192×68cm

著录:《陈介祺研究》中P529,齐鲁书社,2021。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重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铭文凡499字。是商周有铭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记录西周珍贵史料,训诰辞令最完整,赏赐封爵的等级最高,在古史、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都具有重大价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咸丰二年(1852)为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以重资购藏,此后一直伴随陈介祺三十余年,直至其逝世,转为次子陈厚滋秘藏,清宣统二年(1910)被陈厚滋次子陈孝笙售于两江总督端方,民国间归叶恭绰、陈咏仁,今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存世情况看,如今可见 全型拓分为陈介祺藏器时期拓本、端方藏器时期拓本、叶恭绰藏器时期拓本等,以陈介祺时期拓本最为常见,而现存明确端方时期之拓本仅见此一件。

  此本铭文为“四靴头式”,“靴头”向内,字口扑拓极精,墨色乌亮匀整;全角腹部重环纹拓四组,一足在前,两足在后,锈斑自然,器型稳重。挖裱镶绫边旧装。钮嘉荫篆书墨笔题端,称此为孙秋帆藏端方时期 全型拓。孙氏不仅是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著名古玩商,也热衷金石文字,与端方、王懿荣等人交往频繁。边侧罗振玉、冯恕二家题跋,考据陈介祺及端方拓本存量,称此“忠敏拓赠,犹可宝也”。下方有姚华长跋,记载孙秋帆为端方购鼎之事颇详。故此重器、精拓又颇具传奇之本诚可为诸同好所宝!

2024西泠春拍

Lot4775王福厂为陈汉第题《散氏盘铭及全型拓》

民国间拓本

1轴 纸本

175×67.5cm

  散氏盘为西周晚期青铜重器,内铸铭文三百五十七字,记录了西周中晚期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井田制的动摇和王室权力逐渐衰弱的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嘉庆时阮元购之进呈内府。后久藏禁中,不闻其名,以致朝野传闻各异。

  1924年,马衡等人逊清内务府,发现散氏盘于养心殿库房,民国十三年(1924)故宫博物院成立,因经费困绌,乃于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929~1932),由院内古物馆负责传拓多种重要青铜器,钤“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朱文印进行发售,当时散氏盘每张售价已是50银元。

  此幅即为故宫古物馆传拓之本,存北京文物商店旧签。上钤专用朱印,铭文清晰,器型周正。卷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禔墨笔篆书,为伏庐主人陈汉第题名。

  1924年,王禔应聘于“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前身)”,出任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与寓居北京的同乡陈汉第颇多交集,曾为其刻“伏庐清暇”等印,此1934年题跋之本亦为一证也。

2024西泠春拍

Lot4776西周大克鼎铭文及 全型拓(潘祖荫得鼎初拓未剔本)

清光绪十四年(1888)拓本

1轴 纸本

157×87cm

  大克鼎又称善夫克鼎,西周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记录了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奖赏大量土地、奴隶的内容。清光绪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为天津柯劭忞购得,未久即归潘祖荫。现藏上海博物馆,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海内三宝”。

  据光绪辛卯(1891)陈寅生跋潘祖荫所得克鼎云:“潘文勤公博求钟鼎古器,收藏甚富。戊子岁获得周克鼎一器,由关中运以至京,形质丰伟,殊为大观,惟其铭字土蚀模糊,几不可辨,复细加剔抉,居然完好可读……文勤公生平所藏之器以此为最,曾镌印章曰宝藏第一。”故此鼎从出土到归潘氏剔抉不过几年,未剔之本尤为罕见。

  此本铭文右上钤“戊子(1888)”朱文纪年印、左下钤“郑盦藏鼎”白文印,当为潘祖荫戊子获鼎后初拓本,铭文经锈斑所掩,字口古朴天然,下配以版刻全角,镶绫边装裱,气势撼人。旧时潘氏剔本已不易得,故此初出土拓本尤可珍视。

2024西泠春拍

Lot4777

张燕昌、徐传经、李嘉福、王祖锡旧藏《西周大盂鼎铭文未剔本》

(吴云、徐康、吴廷康等九家题跋)

清道咸间拓未剔本

1轴 纸本

拓本:38×36cm?全幅:94×44cm

说明:1. 吴云、徐康、吴廷康、李嘉福、唐翰题、周闲、陈德大、方浚益、王祖锡九家题跋。

2. 民国著名收藏家味真书屋主人钱亚杰旧藏,委托人直接得自其家属。

  此拓本右下角钤有“娱老书巢□饥之品”朱文印,“娱老书巢”为张燕昌藏书处,为其子张开福沿用,此本当为张开福所藏,据今人研究,张开福在陕西的时间为道光十八年末至咸丰元年以前,故此拓本很有可能为此间所拓,为大盂鼎早期拓本无疑,且在早本中属精拓之本,极为难得。后归徐传经(颂鱼)收藏,同治间为李嘉福(笙鱼)所得,墨笔为之通篇释文,清末又归王祖锡(惕盦)。

  李氏曾官江苏候选知府,同治五年(1866)罢官后寓居苏州,与潘祖荫、吴大澂、吴云等名家金石相交。其间徐康、吴云、吴廷康、陈德大、唐翰题等名家考释来历、铭文及相关所见墨笔题记,是为同光间江南地区文人金石交谊之体现。

  大盂鼎,又称“盂鼎”,西周康王时期著名青铜器,内壁镌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布局严谨,用笔方园兼备,端庄凝重,为西周早期金文代表作。此器道光间出土于陕西郿县,经岐山宋氏(宋金鉴)、袁保恒、潘祖荫递藏,为攀古楼镇库之宝。

  此幅整纸棰拓,挖裱成幅,素绫配惊燕,旧装古雅。铭文尚是初拓未剔本,鼎下部每行二三字为锈所掩,然字划精神完足,较已剔本尤胜。

2024西泠春拍

Lot4778赵叔孺题跋《师酉敦二器全型拓》

旧拓本

1幅 纸本

136×70cm

  此师酉敦二器,铭文各一百零八字,旧为阮元积古斋藏器,铭文被摹刻入《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并被集拓入《积古图卷》(该卷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咸丰庚申之后器归吴云,民国间吴云藏师酉双敦俱归周湘云收藏。

  此师酉敦二器全型拓,每器铭文分两纸拓出,器形前后交错拓出,营造出一种立体透视的视觉效果。有民国九年(庚申1920)赵叔孺题名,并长跋考释铭文兼叙此二器之流传,时赵叔孺寓居上海,为海上金石学泰斗。赵氏跋称此二器“文字精美,一无残损,洵宝器也”。

2024西泠春拍

Lot4800王献唐题跋《上陶室砖瓦文攈》十二册

(清)高鸿裁 藏拓 刘毓干订

清晚期拓本

12册  白纸

开本:40.4×27cm

  潍县高鸿裁精研汉学,且好藏书,于金石收藏方面重搜集历代墓志及古砖瓦,高氏所藏之古砖瓦为海内有数之精华,均为金石精品。王献唐对高鸿裁与上陶室砖瓦评价极高“中国古代的金石家,最初不甚注意砖瓦。要讲物品真确,文字精雅,花样美富,恐怕任何哪一家,都比不了高翰生。”

  拍品即为高鸿裁《上陶室砖瓦文攈》初拓本十二册,首册前有王献唐亲笔长跋,高鸿裁、刘毓干序、高君翰生墓志铭(高鸿裁序及墓志铭为刘毓干誊录)。据王献唐、刘毓干序跋可知,此为高鸿裁己丑年初次手拓之本,后经刘毓干(高鸿裁外孙),倩工整理装订成12册,据称仅成3部,极为罕见。

  拍品共十二册约收有550余拓,前六册为砖文拓本,后六册为瓦当拓本,册前夹存刘毓干委托北平东来阁书店装订十二册、写书根的收费凭据等二纸。

  《上陶室砖瓦文攈》尚有山东省立图书馆拓本,仅见有拍卖过1册,恐不完整,然亦稀见。高氏秦汉砖瓦之收藏水平,王献唐评价甚高。高氏殁后,藏品散出,几为日人购去。幸为时教育部当局一再交涉,始将原物辇藏山东图书馆内。惜秦十二字瓦(图1)等共十二种已先为日商携去,莫由珠还。山东图书馆后补刻此十二种,终非原器,故此高氏初拓本可宝也。

2024西泠春拍

Lot4806

顾浩题签《汉尹宙碑》

明末清初拓本

1册12开半 纸本

开本:34.5×21cm

  《尹宙碑》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立。元皇庆元年(1312)发现于洧川,后又没入土中,明嘉靖间洧水泛涨崩岸,碑石重出,再立于鄢陵孔庙。现存河南鄢陵县立第二初级中学。书法圆健,工整中透出洒脱,后世多以此碑与《孔宙碑》并称“二宙”。

  此本碑文十三行“位不褔德寿不随人”之“德”字右上部笔画清晰,“不”字完好。与上海图书馆藏刘体智本同时拓。面板顾浩墨笔题签,顾浩为上海爱好碑帖收藏的老先生,拍场偶见其旧藏碑帖。

2024西泠春拍

Lot4750

清早期淡墨拓《汉杨淮表记摩崖》

清早期淡墨最旧拓“当隶”未损本

1幅 纸本

192×59.5cm

著录:1.《汉杨淮表记拓本考》,《书法丛刊》2020年第4期。

参阅:1.《碑帖鉴定概论(增订本)》P153-154,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2.《中国碑刻全集》编委会:《中国碑刻全集》第二卷P69~96,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杨淮表纪》,又名《司隶校尉杨淮表纪》、《杨淮表记》、《汉司隶校尉杨淮碑》等,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刻。刻石原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褒河西岸褒斜道的石门洞中,今在汉中市博物馆。其书法遒劲纵逸、笔势开张,是石门摩崖石刻最为著名的《石门十三品》之一。

  此本为整纸淡墨本,皮纸精拓,与石门摩崖早期拓本如《大开通》未剜本、《石门颂》“高”字本、《石门铭》“此”字本纸墨类似,神完气足,应为同一时期拓本。

  据宋松、王欣二位《汉杨淮表纪拓本考》一文(载《书法丛刊》2020年第4期),刻石拓本由早及晚分为“当隶”未损本、“郎”字完好本、“郎”字已泐本、“黄”字半损本、“黄”字草头本和“约”字已损本六种版本。最早版本“当、隶”未损本时间在清早期,其有“黄”字本典型特征如下:1.首行“尚书侍郎”之“郎”字左下方可见一片向上凸起的石皮层,其顶端为半圆弧状;2.五行“功德牟盛”之“牟”字,该字“厶”部与“牛”间有一呈四边形的笔划空隙区域,表现在拓本上是一处小色块。早本为近长方形的形状,稍晚本则是小倒梯形,其面积较早本泐损少许;3.五行“当究三事”之“当”字,该字下部 “田”字左下有一小石皮层,早本呈拇指,顶端较平,晚拓皆损伤变小;4.六行“司隶”之“隶”字,早本笔划明显,右部撇画与捺画清晰,两笔交叉处上方有一椭圆形小石斑,稍晚本则笔划交叉处模糊不清,椭圆形小石斑已脱落不见,再晚本则“隶”字右下部已损伤。此本即《汉杨淮表纪拓本考》论文所刊登之图三底本,依考据点定为清早期淡墨最旧“当隶”未损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