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黄永玉近160件“新作”展出,很认真地“吓你一跳”

时间:2024/6/26 19:56:04  来源:艺术中国


黄永玉生前在家中 摄影:瞿中华

  2022年,98岁的黄永玉接受央视主持人鲁健采访时说:“一百岁,开画展。开100张画的画展。”鲁健问:比起八十岁和九十岁时候的画展,百岁画展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头儿直言:“好,比它好。好在有头脑,还有自己觉得比以前画得好。”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现场 摄影:瞿中华

  2024年6月25日,值黄永玉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与大家见面。这次展览集中呈现黄永玉晚年的新作近160件,这些作品均是他90岁以后所作。果真如黄先生生前所言,“这些画是所有同行都没有见过的”,他“很认真的”吓了大家一跳。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这一主题,源自黄永玉1979年12月31日所写的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在文中这八个字之后,还有六个字“那么色彩斑斓”。恰如黄永玉的一生:浓郁而色彩斑澜。

牛年月历-3 46cmX50cm  2021年

  那些被众友珍藏的“邀请函”

  在黄老上百张的作品中,极具黄氏特色的“邀请函”格外引人注意,这其中有生日卡也有中秋佳节的约饭邀请。黄老每年的生日都很热闹,不仅请来朋友们欢聚,好酒好菜,伴随着抽奖,更重要的是每年都会有一件作品应运而生,即专为自己生日邀请宾客而创作的请柬。98岁的生日卡中老者张开双手高举酒杯,双脚呈大字型张开,咧着嘴巴仰天大笑,发出共饮的邀约:“我九十八了,活该请您来万荷堂喝一杯”,长长的桌案上放满了酒杯,家中的猫儿、狗儿也围坐一排,与主人共同期待朋友的到来。

 世上难得醉夫妻 96.5cmX179cm  2021年

  图像与文字的并置,二者的互文使得作品获得了更大的阐释空间和艺术魅力,为观者营造了一个更容易感知的艺术世界,正与他“艺术是让人高兴,让人没有距离”的艺术观念相符合。画面尺幅不大,却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气氛,感性的绘画手法和生动的色彩发挥构成了引人注目的画面。中秋佳节,他又写下“九月十日是中秋,请来我家看月亮(管饭)黄永玉一家老小邀请”,邀约中括号特别注明“管饭”,朴实真切的文字更能看出黄老的率性与真诚。画如其人,他做人做事都如这般朴实而真切。“愿上天给人间每个人都有美好的今夜”,不要辜负大好时光,更不要辜负当下的情真意切。朋友在身边,随意小酌,尽情欢乐。

生前在创作中的黄永玉  摄影:瞿中华

  九十多岁的黄永玉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新鲜感,他用画笔记录着这个他深爱的世界,朋友送来的大龙虾,湖边远方飞来的大雁,晨起之时的习作场景,圣诞老人与王羲之都成了他画中的主角,形式上极具装饰性,配以黄氏幽默的发言,倒像是黄老的Plog。

  “吓你一跳”的不仅有巧思,还有尺幅

  黄永玉一直对新事物怀有少年般的好奇心。他关注现代文化与科技,对当代艺术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他画圣诞老人,还在作品上洋洋洒洒写下:“我查过书,圣诞老人的年龄和我们大书法家王羲之差不多,如果交通像今天那么方便,而两个互通书信早就是老朋友的话,那么兰亭雅集那一场一定少不了圣诞老人。你想那是多好的一场文化交流。熟人说那时间仓促,怕来不及找翻译。我说不怕有我。朋友说你又不懂荷兰文和英文。我骂我这个朋友,几时晓得我不懂外文的!”透过他的画面与文字,仿佛他本人就站在对面叼着烟斗跟你交流。

 李时珍先生随想 179cmX97cm 2021年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批令人拍案叫绝的白描作品。比如作于97岁的《李时珍先生随想》,他不但精心描绘了想象中的李时珍人物形象,还在主体人物的周边,用墨线勾画了数十种植物、昆虫和药材,整幅画面被细若游丝般的线条布满,繁而不乱,极具视觉冲击力。除此之外,黄永玉还常用小楷在画中写题跋,字体工整严谨,丝毫未见衰老之笔。作为一位90多岁的艺术家,用笔用线如此灵动,如此稳健,不得不让人感叹。

  令人久久回味的“题跋长文”

  “我的半辈子是一刀一刀地铲,一笔一笔在画,后来,一个字一个字在写。”黄永玉这么形容自己的人生历程。他曾说“文学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因此,欣赏黄永玉的作品,不仅仅是看画面表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读画中的题跋。此次展出的作品更是如此,少则数十字,多则数百字,像《宋元君到底想画啥图》这样的作品,画中题字多达上千字,相当于一篇精彩的短文了。他把自己的文章写到了画面里,并且和画面的内容相结合,处处透露着黄永玉独特的幽默风格。

展出的“颠三倒四集”系列,充满了黄老的睿智鞭挞与辛辣幽默 摄影:许柏成

  吴洪亮这些评价“依然到处都是视觉惊艳和脑筋急转弯。满满的金句彰显黄氏幽默,带着乡土气息,搅拌着湖南人的霸蛮与灵泛。”细读这些作品,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更能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对青春的回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份冷静、睿智、风趣、幽默,汇聚成一个如此有趣的画展。

  在一次采访中,黄永玉回顾自己的一生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一生不停地走动”,除了谋生、逃难以外走动是为了工作。另一个特点就是“每天都在画画、写生”,没有浪费时间,很认真地工作。他说要一直画到不能画了,他也信守了他的承诺,一直画到了去医院前的一天。

黄永玉生前在读自己的《见笑集》 摄影:瞿中华

  终其一生,黄永玉不是离经叛道的异见者,但也不是妥协的顺从者。他的整个创作生涯都遵循着内心对自由与艺术的渴望,其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散文、小说,涉猎广泛堪称全能,像是当下的“斜杠青年”。他将各门类艺术融会贯通,为观众带来极具趣味性与感染力的视觉盛宴。他借助手中的画笔、刻刀,记录着他对青春的回忆,编织出一个带有黄氏幽默的宇宙,引领我们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境地。

  陈履生先生说:“这个世界因为有了黄永玉先生,我们感觉到了精彩。我们也足以感受到因为他的离去,我们看到了属于他的一个时代的终结。今天,我们在怀念他的时候,正如他的指引,我们会看看到天上飘动的云彩,那种变化万端,正是他的艺术精华之所在。”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现场,作品《今夜》 摄影:瞿中华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6、7、8、9号厅,持续展出至7月11日。(作者:韩晓雪 许柏成)

  更多展出作品:

黄永玉 深山何处钟 137.5cmX69cm  2017年

黄永玉 年年水仙 137.5cmx68.5cm  2018年

黄永玉 龙虾姻缘 178.cmX96.5cm  2021年

黄永玉 去年元月时 136.5cmX69.5cm  2017年

黄永玉 兔年月历-3  48cmX45cm  2022年

黄永玉 日出东海上,月照洞庭湖 69x70.5cm  2022年

黄永玉 玉簪花 127x121.5cm  2022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